对以上列出的三个研究问题要进行广泛的主题调查,且有必要确定更具体的问题,以便使每一个主题都可通过实证手段进行测量或探索,即实现研究问题操作化。表1-1具体指出了每一个主题下项目组希望解决的问题。
首先,为研究三语教育课程的情境因素,表1-1列出了民族语言社区实证研究的五个问题,包括政策、第一语言(L1)的客观活力和主观活力、第二语言(L2)的使用、第三语言(L3)的使用。第二个主题涵盖用以收集数据的五个子问题,包括三种或少于三种的语言是如何在学校和教室环境中教学和/或使用的,以及三语教育人力资源的可用性或者缺乏性。少数民族学校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和可接触到的政策制定者的看法和态度与第二个研究问题和学校密切相关。通常,语言距离是在多语教育中要考虑的问题(Cenoz,2009;Ytsma,2001),列表在这个维度上添加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被认为没有其他问题重要,因为它只与一些案例研究有关。
表1-1 实证研究操作主题
项目设计了一整套研究工具,旨在基于2006年的小规模研究成果和进一步的前期试点研究,探讨所有的(子)研究问题。研究工具的设计遵循通常被称为“第三范式”或混合方法的要求,即在一个研究中混合或组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策略(Greene,2008;Tashakkori et al.,1998,2003)。混合方法背后的哲学理念是折中的多元主义,由此可得到有质量的研究(Johnson et al.,2004)。因此,这个范式能提出开放、不同的观点和理论信念,并同时在特定语境中选择出最合适的可行模式和方法,以获得具有共同认可价值的结果。这个特征在全国性项目中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不同地区的研究小组面对不同的情况,他们不得不考虑什么可以做,以及怎么做可以“符合研究目标”。符合研究目标是选择研究方法的一般指南(Cohen et al.,2007)。对于一些研究团队而言,事实上,通常能做什么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他们进行什么样的研究。(www.xing528.com)
项目设计的这一整套研究工具共有12个(见表1-2),基于两个基本原则。首先,研究工具按照三个总的研究问题进行编辑。除观察表、民族志研究、档案研究外,主要的研究工具如访谈和问卷调查包含寻求所有问题数据的项目。这么做的目的是确保研究人员有与所有核心问题相关的数据,即使他们只能使用数量有限的研究工具。另外一个基本原则是参与研究的小组可以自由地使用列表中的任何研究工具或修改后的研究工具,同时运用他们认为最适合受试者的语言。因此,所有上传到网站的、专门为中国三语项目设立的研究工具均可被修改、变更、翻译成任何语言。
表1-2 中国三语项目的研究工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