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它们分别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二)中国道教名山
道教教派众多,从创教之始,在至上最高神上就有所分歧。早期的五斗米道创教时,以太上老君为教主,供奉“三官”,从而魏晋南北朝时,均借“太上老君”之名。太平道开始创教时,则崇拜黄老,供奉“中黄太乙”。东晋中后期,上清派、灵宝派相继出现,不再尊太上老君为至上神。后来在各派协商、融合中提出“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的共识,正是在这种师徒关系下,使他们成为三位一体的“三清尊神”,为道教神仙谱系中的最高神。中国的道教名山主要有武当山、青城山、齐云山、龙虎山、玉屏山、崆峒山、鹤鸣山。道教的第一所国家级道观是洛阳上清宫。
基督教三大主流教派在中国均建有教堂,天主教教堂也称天主堂,新教教堂也称礼拜堂。南堂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在北京宣武门(今称前门西大街)。始建于1605年,以后屡次损坏又屡次修复。现存古碑和铁十字架,铁十字架高4米,是明代时期的物品。
(四)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的形制和艺术形式分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木结构为主,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属中国特有形制的伊斯兰教建筑;二是以阿拉伯建筑风格为主,融入中国地方的或民族的某些特色的清真寺。现存中国清真寺绝大多数为元、明、清以来创建或重建。明代所建之寺,在整体布局、建筑形制、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方面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清代是中国伊斯兰教发展时期,中国特有的清真寺建筑形制于此时完成。中国各地的清真寺建筑,无论以何种风格为主,都是中阿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是历代各族穆斯林智慧的结晶。它们既有别于中国佛寺、道观、文庙、基督教堂,又与国外清真寺建筑风格有一定差异,程度不同地体现着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气派。它们是长期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宝贵财产和重要组成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