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又称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但只有13位皇帝安葬于此,原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葬于南京钟山,其墓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不知所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从“皇”变“王”,以“王”的身份被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那么这十三位皇帝分别都有谁呢?他们依次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思宗)。
明十三陵建于1409—1645年,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十三陵中以长陵、定陵与昭陵最为有名。1961年,明十三陵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明十三陵被北京旅游世界之最评选委员会评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2003年,明十三陵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2011年,国家旅游局批准明十三陵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知识链接
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谜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在其四叔燕王朱棣(明成祖)发动的“靖难”之役中,当燕军攻陷南京后,便在皇宫的大火中销声匿迹,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样的局面让夺位的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永乐皇帝甚感不安,唯恐建文帝出逃,在外生事。于是永乐帝明里暗里派出了许多路人马去海内外查找建文帝的下落,说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寻找建文帝也是郑和率船队下西洋的使命之一。但是,所有这些查找与寻访到头来终无结果。如此一来,建文帝的下落就成了明史上最大的一个谜。尽管在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史学家与考古工作者从未放弃过揭开此谜的努力,然时至今日,史学界对此却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目前,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说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说法是说他在南京城破时,潜逃到外地,并出家当了和尚。第二种说法是说建文帝在燕军攻入南京后,放火自焚。最后一种说法是说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了。
(一)神道
进入明十三陵,见到的第一个景点就是神道,它由石牌坊、大红门、碑楼、石像生、龙凤门等组成。
石牌坊,它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座石制牌坊,全部是仿木结构,共五间六柱十一楼。
大红门,制如宫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刻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字样的下马碑,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长陵神功圣德碑亭,亭内竖有龙首龟趺石碑一块。上题大明长陵神功圣德碑,碑文长达3500多字,由明仁宗朱高炽撰文,明初著名书法家程南云所书。
石雕群就是陵墓前放置的石雕人、兽,古代统称“石像生”。在近千米的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深为游人所喜爱。其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雕琢之精,保存之好,是古代陵园所罕见的。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艺术价值。
(二)明长陵
明长陵是十三陵之首,也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坐落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明长陵是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的一座陵墓。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形状“前方后圆”,其中的“前方”是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合而成。(www.xing528.com)
第一进院落,最前面是一座陵门。它是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五间,檐下是由琉璃构建而成的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这些装饰下又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明朝时在院子的左边建有神厨五间,右边建有神库五间,神厨之前还建有碑亭一座。清代中期神厨、神库被毁,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是祾恩门,“祾”为“祭而受福”,“恩”为“罔极之恩”,意思是说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其屋顶为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二间,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匾额,书“祾恩门”三个金字。门下是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古称“三出陛”,即古代宫殿前的石阶。中间御路石雕,下面是海水江崖,云腾浪涌,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龙在云海中上下翻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宏伟景象。
进入院内,看到的就是著名的祾恩殿了。大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代表帝王九五之尊。殿内总面积约1956平方米,是我国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大殿全部为楠木构件,不加修饰,这里共有60根楠木立柱支撑殿顶。直径最粗的达1.17米,二人合抱不能交手。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三)明定陵
明定陵修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至万历十八年(1590年),坐落在大峪山下,长陵西南方,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明定陵占地18万多平方米,是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人参观。
陵宫的总体布局也呈“前方后圆”形。其最前面的是“外罗城”,外罗城只有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有一座宫门,是陵寝的第一道门。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宝城之前,在外罗城内设有三进方形的院落。
第一进院落,前面是重门,是陵寝的第二道门,单檐歇山顶,其左、右各有掖门一道。院内没有建筑,院前(外罗城之内)左侧建有三间神厨,右侧建有三间神库。
第二进院落,其制式和明长陵相差不大。最前面设有祾恩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下面是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前后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左、右各设有一座掖门。院内建左、右配殿各七间及神炉左右各一座。
第三进院落,陵园最主要的殿宇——祾恩殿就在于此。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下面是一层须弥座式台基,前设三出踏跺式台阶,左、右各设一出。此祾恩殿有后门,所以台基的后面也设有踏跺式台阶。其中,后面一出踏跺及月台前中间一出踏跺设有御路石雕。上面刻有龙凤戏珠及海水江牙的图案。祾恩殿左、右各有一座掖门。院内沿中轴线有两柱牌楼门、一套石几筵等建筑。
而明定陵的地下宫殿则在其地下27米处,它的规模十分宏大,由五座石室组成。其内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四件国宝。
(四)明昭陵
明昭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大峪山东麓,陵园建筑面积约为3.5万平方米,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及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
昭陵的陵寝制度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它最大特点是率先形成了完备的“哑巴院”制度。其宝城内的封土填得特别满,几乎与宝城墙等高,正中筑有上小下大的柱形夯土墓冢,封土的前部有弧形砖墙拦挡封土,并与方城两侧的宝城墙内壁相接,形成了一个封闭的月牙形院落,俗称“哑巴院”,并称院外月牙形的墙体为“月牙城”。
明朝灭亡后,昭陵先后遭到两次破坏。现存昭陵为清乾隆时期重新修葺,建筑规制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比如其斗拱,按明朝制度各陵均为上檐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重昂五踩斗拱。而修葺后的昭陵却变成了上、下檐均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再如祾恩门、裬恩殿各自的尺度都有所减少。陵内的两庑配殿和陵前的神功圣德碑亭的残垣断壁也都被拆除,只在碑石周围旧亭基上修建了一周宇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