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宫建筑讲究轴线对称和中轴线重合,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代表

故宫建筑讲究轴线对称和中轴线重合,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代表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故宫建筑讲究轴线对称,其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这条中轴线与北京城的轴线重合。一宫两用起于清初顺治帝时期,按照沈阳清宁宫的格局,将东边两间改作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内设喜床宫灯,西边四间改为祭祀的场所。1961年北京故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故宫建筑讲究轴线对称和中轴线重合,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代表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心,是明、清两代皇帝处理朝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由明成祖朱棣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故宫占地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四周有高10米多的城墙围绕,城墙的外沿周长为3428米(城墙外有宽50多米的护城河,是护卫紫禁城的重要设施)。城墙四边各有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有四座设计精巧的角楼。它规划严整、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建筑极其讲究风水,依照中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谓之紫宫,有“紫微正中”之说。天人对应,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它虽处于平坦开阔的地带,但也造成了“前水后山”的布局。“前水”指的是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河太和殿前的内金水河。“后山”指的是人工堆成的土山——景山。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正对应古代君王坐镇中央、一统天下的思想。

故宫建筑讲究轴线对称,其主体建筑皆坐北朝南,沿中轴线排列,这条中轴线与北京城的轴线重合。整个建筑群依据其布局与功能分为“前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前朝宫殿建筑造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前朝由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旁的殿阁廊庑组成,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的地方。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全国最大、最富丽堂皇的殿堂建筑,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太和殿的面阔为十一开间,近64米;进深五间,约37米;殿高达27米。大殿为重檐庑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大殿正脊两端各立有一正吻,全用琉璃拼成,重逾2吨。大殿前带走廊,廊下立有红色廊柱,廊内为红色隔扇门窗。门窗上部的额枋上绘有和玺彩画。大殿内设有皇帝宝座,位于中央开间的后部,座上遍布金龙。宝座背靠七扇屏风,座下有七层台阶的高台。

案例分析

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

太和殿是我国古代等级最高的建筑,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它的屋顶、台基和颜色上,还体现在很多细小的地方。比如,其屋顶的屋脊上所安放的很多动物一样的装饰物就是最好的体现,如图5-9所示。这种装饰物称为“脊兽”,它们按类别分为跑兽、垂兽、仙人及鸱吻。其中,正脊上安放鸱吻,垂脊上安放垂兽,戗脊上安放戗兽,另在屋脊边缘处安放仙人、走兽。我国古建筑上的跑兽最多有十个,分布在房屋两端的垂脊上,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由于在佛教里,奇数表示清白,所以,在屋脊上装饰的跑兽大多是奇数。明、清两代有明确规定,全国除皇宫太和殿的跑兽用十个外,其他建筑上都要用奇数,数目因建筑的等级而相应增减。

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脊兽的作用是什么吗?

图5-9 太和殿屋脊上的“脊兽”

案例分析:这些脊兽在古建筑中起到三个作用:一是灭火压邪,二是固定屋脊和脊瓦,三是标志建筑物的等级。

中和殿建在太和殿之后,保和殿之前。中和殿的造型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由于建筑尺寸巨大,而四条垂脊是正常尺度并未加大,因而更显屋顶纤细、精致。这种四角攒尖顶用在中和殿这样重要宫殿上极为少见,因而中和殿也形成了它独特的建筑形象,丰富了前三殿的建筑组群面貌。中和殿的平面呈正方形,每面为五开间,在三大殿中形体最小。

保和殿是三大殿中的最后一座,面阔九开间,前带廊,上为重檐歇山顶。保和殿在明初时名为“谨身殿”,嘉靖时改为“建极殿”,清代顺治时才改成“保和殿”。保和殿主要是皇帝宴请王公大臣和举行殿试的地方。保和殿最为人称道的是位于殿后的雕龙陛石。(www.xing528.com)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不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

乾清宫面阔九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下为一层汉白玉基座。殿前有与基座平行的甬道与乾清门相连。乾清宫是明、清两朝帝王的寝宫,明朝从定都北京的第一个皇帝朱棣到最末的崇祯都居住在乾清宫。清初的顺治、康熙也都住在这里。雍正时,皇帝改居养心殿,乾清宫便成了皇帝举行内廷典礼与内廷其他活动的地方了。乾清宫内中央开间设有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上悬“正大光明”匾额,东、西开间设有暖阁。

交泰宫在乾清宫之后,它是三宫中形体最小的一座。单檐四角攒尖顶,顶部有圆形鎏金宝顶。交泰宫在明朝时曾经是皇后的寝宫,清代时是皇后过生日时接受朝贺的地方。殿内收藏有乾隆时收存的二十五颗印玺,被称为“二十五宝”。

内廷三宫的最后一座是坤宁宫,面阔九开间,重檐庑殿顶。坤宁宫又称“中宫”,明代时是皇后居住的正宫。坤与乾相对,一为天一为地,代表帝王和皇后。清代时,名义上它还是皇后的住所,实际已改为一宫两用,皇后则住在别的宫殿。一宫两用起于清初顺治帝时期,按照沈阳清宁宫的格局,将东边两间改作皇帝大婚时的洞房,内设喜床宫灯,西边四间改为祭祀的场所。因为清代宫廷祭祀活动较多,所以,西边四间常使用,而东边的两间洞房和暖阁,只在皇帝大婚时使用三天,余下时间都是封闭的。

1961年北京故宫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知识链接

午门斩首

“午门斩首”早为人们所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见图5-10),明、清时期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

其实不然,“午门斩首”只不过是讹传而已,无论明朝还是清朝,都没有这样的做法。因为这里是国家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此一个神圣之地,怎么可能作为杀人场所。实际上,明代是在西市执行斩首死刑的,清朝则是在菜市口(这个地方影视中也经常描写到),只有廷杖之刑才在午门外执行。况且,自先秦起,中国古代执行死刑就有较严格的规定,除了“立斩”的犯人外,并不是随心所欲推出去就斩的,一般须到秋季,经过秋审后再交刑部执行。

人们之所以以讹传讹流传着“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将古代的两种行刑方式混为一谈了。在古代军中,将帅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特权,对于罪当处决的人可以即刻“推出辕门斩首”,即推出营门外执行死刑。另外,从明朝中期的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起,开始出现了杖刑(又叫廷杖),就是皇帝命人用棍棒痛打臣下的屁股,而杖刑是在午门外执行的。被皇帝下令施以杖刑的臣下,偶有当廷施杖的,但大多都拉到午门外执行。

图5-10 故宫午门

(资料来源: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04/33492-2.html。)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