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水与中国古代建筑,探讨中国旅游文化

风水与中国古代建筑,探讨中国旅游文化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二)风水与城市规划中国古建筑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风水史。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建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风水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明十三陵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优秀范例。

风水与中国古代建筑,探讨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风水学与中国营造学和中国造园学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是中国古代建筑活动的指导原则和实用操作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灵魂。

人类生活于天地间,无时无刻都与周围环境相接触,如何改善生活,避开灾祸,增加安全感,是人类的本能反应。因此,我们的祖先发挥了人类的智慧,结合当时的哲学观念、社会意识、生活实际,形成了风水学说。中国风文化的灵魂思想是“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这正好反映了中国建筑文化的特质。

(一)风水与宅基选址

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制并反作用于周围的环境系统。人与环境的这种复杂的关系就是风水理论的核心内容。风水书中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纵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总的来讲,住宅环境选择的理想模式是:地基宽平,背山依水,交通方便,景色优美。

“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之地。”我们单就景观和功能来看,也不得不承认它是一块好地方。左边有流水解决了饮用、洗涤的问题;右边的大道解决了交通行走的问题;前边的洼地解决了下排水的问题;后边的山丘增添了田园气息,起到园林中的借景的效果。“凡宅,东下西高,富贵英豪。前高后下,绝无门户,后高前下,多足牛马。凡地,东高西低,生气降甚;东低西高,不富且豪;前高后低,必败门户,后高前低,居之大吉。”因为,宅基东低西高的话,可以增加庭院内上午的采光量,符合人们喜欢朝阳,避开夕阳的心理,而且这样还能阻挡冬季的西北风。前低后高,可以使房屋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

(二)风水与城市规划

中国古建筑史,很大程度上就是风水史。从西安半坡发现的氏族村落,到《诗经》所载周朝祖先的选址,从三国时期的铜雀台,到清朝颐和园,无不渗透着风水观念。风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传统建筑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主街和两条侧街均从四方街的四角和腰部辐射开,每条主街又分支出诸多小街小巷,形成逐层外扩的格局;同时街巷与古城的水系有机组合,从而形成了古城路网与水系相依相傍、水乳交融的城市特色,构成了古城完美的城市布局。

我国许多古城的建筑,都有着自己严格的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城内街道东西、南北,成棋盘格子状。风水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古代大多数城市的位置可以说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选定的。风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城市重要建筑的布置和城市中轴线的确定上,即以全城(宫殿、寺庙、陵寝等建筑群)的中轴线面对某些山峰(祖山、主山、朝砂、案砂),构成一组对景,用来烘托城市的势。例如:北京故宫就被布置在全城的中心位置,其中轴线就正对着景山;隋唐东都洛阳城的营建也运用了这一手法,城中心前端指向龙门山双阙,背后对着邙山的一座山峰,颇为壮观。又如,南宋临安府城在营建过程中为了合于风水之说,依山傍水,将它的禁城布置在城西南凤凰山麓一隅,打破了城市规划中通常将宫殿布置在城的中心居北的传统。

知识链接

龙 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脉”就是山脉的神化。“龙脉”虽不为皇帝所专有,但也不是所有山脉都可称为龙脉。龙脉是指地表在外形上连绵起伏,好似地中有生气贯通、有始有终、有根有源的山脉。“龙”指的是山之外形,而“脉”则指隐藏于山里的生气。

龙脉不是随处可寻,要望势、察迹、辨形、观色,其中,最重要的是望势。简单而言,龙脉要悠远,才有深度,才有根本,才显气势,所以定龙脉要认脉归宗。“根”“宗”“源”说的是龙脉所发源的地方,龙脉源头愈远,则愈有气势,因山是气,山大则气大。

(资料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211/22/156649-171561417.shtml。)

(三)风水与陵墓选址

古人具有“灵魂不死”“祖宗崇拜”等信仰观念,因此,陵墓选址一直是古代风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会影响后世后代福祸兴衰的重大问题。风水理论的数千年沉淀对101当代中国的殡葬观念有着很深的影响。起初风水文化对陵墓的选址提出基本功能要求:地势高燥、土质丰厚,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等。魏晋南北朝之后,风水文化逐步完善成熟。风水文化的科学层面对我国墓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远古时代殡葬极为简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为一件大事。今日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春秋时期,孔子大力提倡“孝道”,厚葬之风日盛,并逐渐形成一套隆重复杂的祭祀礼仪制度和墓葬制度。风水理论认为,祖墓的风水,会影响后人的命运,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则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www.xing528.com)

明十三陵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优秀范例。明十三陵规模宏大、典制完备、选址审慎、设计精到、用材考究。其布局经营,在满足礼制功用的同时,与山川、水流等自然环境因素密切结合,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十三陵自然环境幽雅,陵寝建筑规模庞大,体系完备,各陵总和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突破了唐、宋时期陵寝建筑彼此不讲究统属和整体的格局,发展为一个崭新的陵寝建筑形制,是陵寝规划和建造的最高代表。

清代帝陵也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他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南北延伸相对称。中轴线的北端依次有隆恩殿、方城等主要建筑,一律坐北朝南。中轴线的顶端是横行的山脉,组成丁字形。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如望柱、壬午,彼此呼应。比如,清东陵整个陵区的山川景物,皆由从昌瑞山到金星山的神道(中轴线)所左右,大小数十座建筑物沿神道排列,配合有序,蔚为壮观。

(四)风水与建筑美学

1.对称美

无论是阴宅还是阳宅,传统风水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讲究“左青龙、右白虎”,这一风水模式就是美学对称均衡原则的最好体现。此外,各种建筑本身也处处体现出一种对称美。

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天安门,天安门内有端门,端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对称排列着内外两城最重要的建筑群,东面是天坛,西面是先农坛,以及太庙和社稷坛。进入午门之后,所有建筑物都采用了更加严格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以及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且每座大殿上的蟠龙宝座,都坐落在中轴线上。

2.和谐美

传统风水学说追求的美,是整体的美,而非零散的、支离破碎的美。“山管人丁水管财”,“有山无水休寻地”,这种整体美,就是有机统一的和谐美。

清代帝陵就非常注意建筑物与大自然的和谐。以横向的山脉作为天然屏障,使陵寝的背后呈现气势磅礴的背景。各条排水渠都因地制宜,在水沟边砌石、架桥。在小山包上建殿宇,独具匠心。清代帝陵还能突出中心,孝陵在中央,两旁分别是景陵、裕陵等陵墓,进入陵区,先是稀散的建筑,越接近地宫,建筑越紧凑,从南至北,由疏而密,整个陵区无不是和谐美的体现。

现代的一些城市建筑,整体建筑群高矮不一、参差不齐,单体建筑的外观造型也缺乏整体统一,严重破坏了整体的和谐美。城市建筑的整体和个体面貌,都应当和谐,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力求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和谐美,首先体现在人为建筑与周围大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这个前提之下再追求建筑与建筑之间和自身的和谐美。

案例分析

“三号门外,在老槐树下面有一座影壁,粉壁得黑是黑,白是白,中间油好了二尺见方的大红福字。祁家门外,就没有影壁,全胡同里的人家都没有影壁。”老舍先生在他的《四世同堂》这样写道。那他说的影壁是什么建筑呢?影壁,又称照壁、照墙、萧墙,是设在建筑或院落大门的里面或外面的一堵墙壁,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同时,它也是一种极富装饰性的墙壁。影壁在造型上,一般来说和普通的墙壁没有多大区别,可以分为壁顶、壁身、壁座三个部分。影壁从建筑材料上来分的话,则主要有琉璃影壁、石影壁、砖影壁、木影壁等几种。

那么,古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在家门口修建一堵墙呢?仅仅是为了起到屏障作用,用来装饰吗?试从风水的角度,分析古人修建影壁的用意。

案例分析:影壁除具有装饰观赏的作用,还与风水有关。风水讲究导气,气不能直冲厅堂或卧室,否则不吉。避免气冲的方法,便是在房屋大门前置一堵墙。为了保持“气畅”,这堵墙不能封闭,故形成影壁这种建筑形式。而且,影壁墙上有各种迹象图案、文字,营造出的吉祥气场,也对居住者形成影响,使得人气、财气更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