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除强调礼制之外,还强调和谐,讲求中庸、中和的人生理想和人伦观念。“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中庸”即适用而经久不渝。这种思想使中国人形成和平、宁静、含蓄和内向的民族性格,而在建筑上则演绎为不偏不倚、允当适度、不求外显而求内涵的特点,带有冷静、平和的艺术气质。中国建筑往往把精华和高潮放到最里面,放到最后面,而前面则只是朴质的墙,藏于山水间。中国人内敛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必然要选择这种重感悟、重内涵的建筑布局方式。
(一)中庸之道强调社会的一种“内聚”性,在“向心内聚”的基础上达到和谐统一
为了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的统治,权力中心(国都)都会设在国之中央,王宫设在都城之中央,而王行使最高权力的场所——“三朝”则布置在宫的中轴线上,以中央方位来显示王权的威严,并依靠“中央”的方位,使古代中国对“中”的崇拜转化为对“王权”和封建制度的皈依。许多少数民族村寨均有寨心,设在村寨中央。如布朗族的村寨中央立一大木柱,周围用石头砌成高台,以示寨心。侗族的村寨中央设鼓楼,以维系侗乡村寨的秩序与和谐。甚至普通民居中,也以天庭、内堂为中心,使几世同堂达到和谐内聚。
(二)中庸之道讲究兼容并包,万事万物和谐共处,以平和之心包容一切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绝对封闭的文化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只要是美的建筑,外来的建筑,都被吸收、整理,并实现中国本土化。例如,佛教由印度传来,初期佛教建筑受到印度影响,塔庙里以塔为中心,周围建以殿堂、僧舍。塔中供奉着舍利、佛像等,是寺院的中心建筑。晋唐以后,殿堂逐渐成为主要建筑,佛塔被移于寺外,多建于寺前、寺后,或者另建塔院,形成了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佛寺结构。寺院坐北朝南,主要殿堂依次分布在中轴线上,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同时,佛像也被汉化,洋为中用。例如,坐落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之巅的白塔,兴建于1651年,是外来的形式——喇嘛塔,然而它以匀称丰满的造型融入了中国的园林之中。(www.xing528.com)
(三)内外空间的结合,中庸之道以模糊二者之间的界线
中国传统院落虚实相生,或外实内虚,或内实外虚,或自由布局,势态流通。它模糊了建筑的边界,建立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表现出内向、收敛的性格;通过屋顶、墙体、门窗来沟通建筑内外空间,组成丰富多样的群体。中国传统建筑单体的内部空间不发达,它所产生的美主要存在于室内外空间的变化之中。就建筑单体而言,它是外部空间,但就围墙所封闭的整个建筑群而言,它又是内部空间,因而呈现出一种亦内亦外的模糊感,而且即使在水平方向,它也随时可通过空廊、亭子和门窗渗透到其他内外空间去。因此,它的大小和形状都是绘画性的,没有绝对明确的体形和绝对肯定的体积。
正是这种中庸之道,让中国的传统建筑变成一幅“画”,欣赏方式不是静态的“可望”,而是在动态的“可游”画面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玩味各种“画”的神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