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让你感受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让你感受中国旅游文化!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中国古代建筑外形上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或“三分法”。三段式之中庞大的大屋顶始终是其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这种布局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征让你感受中国旅游文化!

(一)中国古代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称为“三段式”或“三分法”。

台基单独看是一个高出地面的台子,与建筑物结合时,它就是建筑物的底座。台基的四面全部为砖石砌筑,里面大多填土,表面也铺墁砖石,坚固坚实,形体大多比较方正。台基的使用可以保护建筑物,避免雨水的冲刷,另一方面也弥补了木构架建筑低矮的缺陷,达到雄伟壮观的艺术效果。中国古代大部分的建筑都筑有台基,而且等级高的建筑,台基也越为显著、高大。

台基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普通台基。用素土或灰土或碎砖三合土夯筑而成,常用于小式建筑。

(2)较高级台基。较普通台基高,常在台基上边建汉白玉栏杆,用于大式建筑或宫殿建筑中的次要建筑。

(3)更高级台基。更高级台基即须弥座,又名金刚座。一般由砖或石砌成,上有凹凸脚线和纹饰,台上建有汉白玉栏杆,常用于宫殿和著名寺院中的主要殿堂建筑。

(4)最高级台基。最高级台基由几层须弥座相叠而成,从而使建筑物显得更为宏伟高大,常用于最高级建筑,如图5-4所示。

图5-4 须弥座台基

屋身部分为建筑主体。其特点是木构架有柱承重,柱子之间填筑门窗和围护墙壁,屋身正面很少做墙壁,多为花格木门窗,柱间处理灵活自由。

三段式之中庞大的大屋顶始终是其精华所在,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最显著的特征。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其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的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主要有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等形式,如图5-5所示。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1)庑殿顶。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稍有弧度,又称四阿顶。

(2)歇山顶。歇山顶是庑殿顶和硬山顶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歇山顶由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组成,所以又称为九脊顶。

图5-5 屋顶样式

(3)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顶。

(4)硬山顶。屋面双坡,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于屋面。

(5)攒尖顶。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有若干屋脊交于顶端。一般亭、阁、塔常用此式屋顶。

(6)卷棚顶。屋面双坡,没有明显的正脊,即前、后两坡出水瓦陇一脉相通,不用脊而砌成弧形曲面。

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总的来说,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

(二)中国古代建筑结构上的特征

中国古代是“木建筑的王国”。在河姆渡文化遗址,人们便发现了木质构件的遗痕,千百年来我国古代建筑一直以木结构为主。

中国人崇尚人对自然的感受,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而不是改造自然。于是中国古代建筑为了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就以有生命的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同时,木材的易取得性、易加工性和易更换性,赋予了建筑新陈代谢的生命力,梁思成曾说“不求原物长存之观念”是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特色的原因之一。

木构架是屋顶和屋身的骨架,由木柱、木梁搭架来承托屋面屋顶,而内外墙不承重,只担负分割空间和遮风挡雨的作用。“墙倒屋不塌”最概括地指出了木构架体系的特色。

木构架结构形式最主要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形式。

1.抬梁式

抬梁式也称叠梁式,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木结构方式。它是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落直至屋脊,各个梁头上再架檩条以承托屋椽,即用前、后檐柱承托四椽栿,栿上再立二童柱承托平梁的做法。抬梁式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细致,但结实牢固,经久耐用,且内部有较大的使用空间。同时,还能产生宏伟的气势,又可做出美观的造型。

2.穿斗式

穿斗式即在地面上立柱,但柱上不架梁,而是直接安檩。柱子的间距较密,柱与柱用数层“穿”贯通联结,组成构架。其特点为柱子较细、密,每根柱子上顶一根檩条。采用穿斗式构架,可以用较小的材料建筑较大的房屋,而且其网状的构造也很牢固。不过因为柱、枋较多,室内不能行成连通的大空间。(www.xing528.com)

在大型木构架建屋顶和屋身的过渡部分,有一种我国古代建筑特有的构件,称为斗拱。它是我国古代建筑最精巧、最华丽的部分。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斗拱层数越多,建筑等级越高。同一时代的建筑,有斗拱的级别高于无斗拱的,斗拱多的又高于斗拱少的。

(三)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分布的特征

在中国传统思想里,“天圆地方”“尊卑有序”“中庸平和”等观念代表其精髓。在建筑群体分布上,这些观念也得到了直接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联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正所谓“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反映出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即封闭性和内向性,只有在高墙围护的庭院之中,才具有安全感和归宿感。同时,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都体现了这种群体组合的原则。这种布局和中国封建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四)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仅是一种技术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彩画是古代建筑最重要的装饰手段,它是用色彩和油漆在梁、枋、斗拱、柱、天花板等处绘制花纹、图案,乃至故事等。彩画原是为了木结构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突出其装饰性。

我国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彩画的雏形,至秦汉时已很发达,出现了龙、云等象征吉祥的图案,南北朝时期受佛教的影响,彩画中又添了卷草、莲花宝珠等纹样。随着不断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画法与名称也逐渐增多,明清时期渐成定制。彩画一般可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三种。

1.和玺彩画

和玺彩画是清代建筑中彩画等级最高的。画面由龙和凤的团组成,其间补以花卉图案,并且沥粉贴金,金碧辉煌,十分壮观。常用于宫殿主要建筑。

2.旋子彩画

等级次于和玺彩画,画面用简化形式的涡卷瓣旋花(故称旋子彩画),有时也可画龙凤,可以贴金粉,也可以不贴金粉。一般用于次要宫殿或寺庙中。

3.苏式彩画

等级低于前两种,俗称“苏州片”,因源于苏州而得名。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苏式彩画是从江南的包袱彩画演变而来的,常用于住宅、园林。

雕饰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木雕砖雕石雕等。明、清两代是木雕大发展的时期,如徽州民居木雕装饰已经用得相当普遍,甚至连室内的落地罩都是由木头雕刻而成。明、清建筑中还大量使用砖雕。石雕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台基、栏杆、柱础、柱身等石制构建上。雕刻的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动物植物花纹、人物形象、戏剧场面以及历史传说故事等。

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这种天花的每一方格为一井,又饰以花纹、雕刻、彩画,故名藻井,它还含有五行中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意。“藻井”一词最早见于汉赋,虽然它和天花一样都是室内装修的一种,但藻井一般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帝王的宝座上方。一般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等形状。

除了彩画、雕饰、藻井等装饰外,中国古代建筑还有额匾、楹联、棂格等装饰,它们也都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具有我国浓厚的传统民族风格。

色彩的运用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特征之一,这和中国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密不可分,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油漆和桐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用榫卯结合的关节部位,同时增加美观,起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终年常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栗、黑、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这两种主要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也有一些差别。

色彩的使用在封建社会还会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最高贵的是黄色、红色,用于帝王、贵族的宫室;青、绿次之,用于官员的宅邸;黑、白、灰最下,普通民居只能用这类颜色。

案例分析

故宫的颜色

故宫的重要标志是红墙黄瓦、朱门金钉。从故宫的色彩来看,主要有黄、黑、绿三种颜色,另外还有各种颜色的组合。

故宫的重要宫殿都是在其屋顶上铺设黄色琉璃瓦的。由天安门、午门进入宫城,是北京特有的碧蓝色的天,蓝天之下是成片的闪闪发亮的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屋顶下是青绿色调的彩画装饰,屋檐以下是成排的红色立柱和门窗,整座宫殿坐落在白色的石料台基之上,台下是深灰色的铺砖地面。这蓝天与黄瓦,青绿色的彩画和红柱门窗,白色台基和深色地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极鲜明的色彩感染,所以,故宫的总体色彩效果就是鲜明和强烈。

那么,为什么故宫主要采用黄、黑、绿三种颜色呢?

案例分析:《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在古代阴阳五行学说中,五色配五行和五方位。土居中,故黄色为中央正色。《易经》里又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当作居中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根据封建社会的礼制,宫殿建筑的屋顶上铺设黄色琉璃瓦,以金碧辉煌的耀目色彩,形成气势恢宏而肃穆庄严的特色。

黑色的琉璃瓦象征什么?按古代阴阳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分别有与之相匹配的颜色。黑色属于水,水能克火。因此,紫禁城内库房的屋顶多不采用黄色琉璃瓦,而是采用黑色琉璃瓦。

绿色的琉璃瓦象征春和日丽,万物复苏。绿色琉璃瓦素雅大方,最典型的古建群是阿哥所,即供皇子、皇孙居住的地方。这里有三套完全相同的院落,都是绿色琉璃瓦的建筑,院中种植树木和花卉,皇子、皇孙在未成年的时候,生活在这个富有生气的环境中,享受着特殊的待遇,是皇室未来的希望。

总之,故宫的色彩运用广泛。各种色彩的运用不仅是为了观赏,而且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把皇室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