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与自然精神关系发展过程来看,山水文化是由不同文化素养、不同追求的人,在与大自然精神交往的过程中,通过人景效应或称风景效应,相应产生的一系列特有文化。人景效应是指人与大自然精神往复作用升华过程中所产生的感应、激发、启迪、陶冶、融合、悟化等复杂的精神心理作用。人景效应强度与自然风景质量成正比,即景越好,强度越大。
(一)山水文化的形式
作为人对自然物质精神相互作用结晶的山水文化,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一个系统,它包括山水精神文化、山水物质文化和山水科学文化。
1.山水精神文化
山水精神文化是指人们通过人景效应,悟之于胸,发之于笔墨,凝之于诗、画、文、哲等意识形态的结晶,如山水文学、山水艺术、山水哲学等。
2.山水物质文化
山水物质文化是指以人文景观形式存在于风景区的文化,如风景建筑、寺观庙宇、路、桥、坊、石刻等。(www.xing528.com)
3.山水科学文化
山水科学文化是指人们精神上所追求的自然山水客观实体及反映其实体客观规律的认识科学,构成机理的自然科学,包括反映中国人山水观的种种形式美的自然景观的客观映象,如风景的形象美——雄、奇、险、秀、幽、奥、旷,风景的色彩美、线条美、动态美、音响美等山水科学美学及山水自然科学,风景区的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气象学、山水文学等。山水精神文化、山水物质文化和山水科学文化既各有特点,又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二)山水文化的特征
名山大川、自然风景区是山水文化的发源地。山水科学文化是它的干流,它是直接反映和认识其自然形态和自然规律的科学,尽管人的认识是主观的,但总是不断向客观规律接近。不管这种认识深度如何,正确与否,都不会改变自然景观的客观性,因而也不会损害自然风景,后来者仍可去研究和认识它。
山水物质文化是以人文景观形式存在于自然风景之中,是人主观创造的物质实体,要占风景空间。其优秀作品成为沟通人与自然精神交往的桥梁,而劣者则会破坏自然风景。即使是佳作,如果多了,同样也会影响乃至破坏自然风景、改变风景性质,最终也改变了山水物质文化本身,而成为别的什么文化。
山水精神文化是导源于风景区的真山真水,以意识形态形式流向社会注入人们的心田,成为一派沁人肺腑、清冽甘美的特殊文化流。它不仅陶冶人的情操,而且给后来的山水审美者以先导和启迪。山水精神文化触景而生,激情而作,不占风景空间。景越美,人景效应越强,因而所产生的精神文化也越丰富,这种发展是无限的。以泰山的颂诗为例,从《诗经》中的“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到当代的泰山颂诗,形成连续两千多年泰山诗的长河,它除了给人们以泰山美的享受以外,不给泰山景观实体增减任何东西。由于这种无限的山水精神文化是源于有限的纯洁优美的自然风景,因而影响中国山水文化枯荣盛衰的关键是在于如何发现和保护山水文化源地——自然风景区,精心建设风景区有限的山水物质文化,进而发展无限的山水精神文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