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中的山水文化发展

中国旅游文化中的山水文化发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这是先秦时期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主要方式,也是当时名山大川的主要功能,相应地,也产生了一系列山水祭祀文化。可见,中国名山大川的开发和建设,一开始便有许多有文化素养的人士参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于是悟之于胸,发之于笔端,开辟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新纪元。

中国旅游文化中的山水文化发展

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

(一)自然崇拜

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来看,在人类社会早期,自然崇拜现象已十分普遍了。由于人们对大自然缺乏科学认识,将各种自然现象,如日、月、天、地、山、川等,当作自然神加以崇拜,借以寄托人们精神和心理的祈求。

山海经》所记的几百座山,都有不同规格的祭祀,说明当时自然崇拜很普遍。在诸多自然崇拜对象中,山和水逐渐成为大自然的代表,五岳四渎则象征神州大地。帝王封禅泰山包含祭祀天和地、祭祀四渎,亦代表了天下河川。封禅祭祀主要是出于“神道设教”,即为了政治目的,借自然山水之神来加强对人民的精神统治。群众祭祀山水之神,是祈求吉祥平安、五谷丰登,亦带有功利性。这就从远古时期祭祀具体的山水,发展到祭祀那些富有象征意义的名山大川,从而把名山大川从普通的作为物质利用的对象中分离出来,保护起来,作为象征性的祭祀对象,加以崇拜。这是先秦时期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主要方式,也是当时名山大川的主要功能,相应地,也产生了一系列山水祭祀文化。

在普遍自然崇拜中,民间也萌发了自然山水的审美苗头,如《诗经》中一些歌颂自然山水的诗句,如“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等。有的学者、思想家、隐士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见解,如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理论虽模糊抽象,但都力图探索解析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提出自然至上,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对后世关于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孔子提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山水观,认为山和水的形象内蕴涵着值得人们效法和崇拜的美德,值得作为审美对象欣赏。

(二)宗教与审美

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统一交通便利,人们的地理视野扩大了。至汉代,中国产生道教,传入了佛教,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逐渐产生影响。道教认为名山是神仙之居所,故上山修炼,以求成仙得道。佛教则要求信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通过苦修以求解脱。出于教义和修身养性,他们把名山胜境作为超脱尘俗的“佛国仙山”,进行宗教活动的理想场所。道教和佛教虽与自然神崇拜有许多联系,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即宗教是崇拜人神鬼神,而自然崇拜是崇拜自然神。“天下名山僧占多”,他们占名山胜境,只是借助于自然环境,推行宗教,不是崇拜自然山神和水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游览自然风景已成为士大夫、文人们的新风尚,自然山水开始成为人们独立的审美对象。士人、诗人、画家、官宦、僧人和道士们常常集结于名山大川之间,欣赏山水,清淡玄理,吟诗作画,参禅悟道,创建寺庙、开发风景而结成朋友。可见,中国名山大川的开发和建设,一开始便有许多有文化素养的人士参与。优美的自然风景激发了他们的灵感,于是悟之于胸,发之于笔端,开辟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新纪元。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山水诗,在中国绘画史上诞生了山水画派。风景的审美亦从“比德”阶段,进入了“畅神”境界,即自然景观已成为人的一种情感观照的对象。自然山水已独立地进入了人们的审美意识之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山水——风景的概念也产生了。(www.xing528.com)

人与自然的精神关系,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完成了从自然崇拜到宗教与审美的转变,并产生了崭新的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绘画以及渗透在名山大川之中以寺庙宫观为主的人文景观文化。风景区的拓展也沿着宗教审美的道路而展开。士族豪富进而把自然山水引入自己的居住环境,营造山水园林,以随时享有大自然之美。

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宗教隆盛,文人学士游览名山大川、群众性的朝山进香和游览活动相当盛行,这就大大促进了名山胜水的建设,不仅有寺庙、宫观等宗教建筑,而且有许多驿馆、书院、亭阁、路桥摩崖石刻等文化景观点缀于自然山水之间。即使是寺庙、宫观,也无不渗透着山水审美意识。大批山水诗人、山水画家、山水文学家和跋山涉水的旅行家,为追求自然风景之美,而踏遍天下名山大川。他们寄情山水,触景生情,著之于文字,再现于书画,将山水文化推上了历史高峰,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不在宗教文化之下了。

唐宋时期出现了大批闻名全国的名山大川和游览胜地,不仅有传统的五岳、五镇、四渎,以及省、府、县的十景八景系统,而且形成了道教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和佛教的“四大名山”等诸多名山胜景系统。此外,还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如杭州、苏州、扬州、桂林等。现在我国大多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唐宋时期就已成名。

明清时期,反映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山水文化虽无重大突破,但也在继续发展,尤其是风景区的建设实践和理论方面皆有重大贡献。如明代武当山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以及计成所著的园林建设理论专著——《园冶》,都显示了中国在风景建设和造园艺术方面的特色和成就。现存于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观,大多是明清时代的作品。

(三)审美与科学

清末以后,帝国主义入侵,社会动荡,战争频繁,风景文化趋于衰微。然而,现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兴起,却给风景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对于自然山水成因规律的科学探索,虽然早有不少科学家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如宋代沈括,考察雁荡山风景地貌的成因,认为是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前后用三十年时间,遍历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洞察山川的美学特征,而且探索其成因,尤其对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都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用现代自然科学来研究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观,还是开创于20世纪之初,而全面广泛地研究风景区的自然科学,如地质、地貌、植被、野生生物、水文气候、生态等科学,则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自然景观的典型性,多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山水观认为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今天从自然科学观点来看,也往往具有其科学价值。所以,这些风景区,不仅是审美对象,而且也是科学研究对象,也是了解地球演变、沧海桑田的天然博物馆,是进行自然科学普及教育的课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