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很早就被一些人认识。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种类型。第一类认为,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两个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第二类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国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一)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旅游与文化两者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旅游作为媒介有利于挖掘文化、丰富文化、优化文化和保护文化。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旅游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孙尚清指出,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地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1)旅游主体的文化本质。

旅游作为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它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驱使的结果,但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更需要内在的动因。人类在基本生存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长,必然追求更高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享受。但是,旅游活动更是文化驱使的结果。从历史发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固然为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社会发展最根本的是社会文化与观念的革命。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的兴盛,从客观条件看,是全球经济恢复、繁荣的结果,从深层次看,它是文化观念转变的结果。

(2)旅游客体的文化含量。

旅游资源按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人文旅游资源,无论是实物形态的文物古迹还是无形的民族风情、社会风尚,均属于文化的范畴。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3)旅游媒体的文化特征。

旅游者以追求精神享受为目的,可以说是文化消费者。因此,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是文化产品或文化含量高的产品,旅游经营者只有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从交换中实现赢利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旅游资源的开发者不仅要了解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和功能,还必须了解游客所追求的文化特征,开发出满足各类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旅游业的文化特征还渗透在各旅游部门的运行过程中,如现代旅游饭店,不是简单地提供膳食的场所,而是集膳宿、社交、娱乐、审美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因此,优秀的饭店,有必要不断提高餐饮、客房、娱乐等环节的文化品位,有必要培养和提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有必要提供有情调的个性文化服务。

2.文化的旅游功能

旅游的文化性是其产业特殊性的集中表现。文化既是旅游业的物质资源基础,又是它的精神动力支撑。

(1)文化的本质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

文化作为人类劳动和智慧创造的结晶,贯穿着人类的发展和演化的整个过程,从而构成了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类型及其内涵。这些异彩纷呈的文化现象,其特质有三个:首先,文化是人的创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不是自然现象,如原始的名山大川等自然物,不是文化,但经过人们用自己的智慧进行设计和加工后所产生的园林、景观则是一种文化,从而使旅游产品和文化融为一体;第二,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的、为社会所普遍享用的,具有强烈的大众性,从而为广大游客的参与提供了可能;第三,文化不是游离存在的,它体现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之中,体现在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体现了文化,不在于它们的外在建筑材料,而主要在于它们所体现的人类的科技水平和成就及其审美观念,从而极大地扩充了旅游的文化含量。

(2)文化的基本类型决定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讲,每种文化都存在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文化的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一般称为物质文化,正是这种物质层面的文物遗址,为我们发展旅游提供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历史遗存;二是文化的行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一般称为行为文化,正是这种文化的行为要素为旅游业提供了多样化的民俗风情;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一般称为精神文化、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如宗教情绪、道德情操等,都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www.xing528.com)

从文化的分类来看,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各种不同的类型。从旅游的视角出发,可分为主体文化、客体文化和媒体文化;从范围和时间的角度考量,可分为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以文化的物质载体为依据,可分为山文化、水文化、建筑文化等。所有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从旅游开发建设的角度看,要依据各种不同的文化类型,从不同的视角去考虑和发掘各种资源的文化内涵,构建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很早就被一些人认识。“旅游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旅游学家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希肯特·格波特提出来的。在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最先使用这一概念。

由于目前世界各国学者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表述有很大的分歧,导致对“旅游文化”的不同认识和解释,它的内涵和外延都还停留在探讨的阶段。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旅游文化的表述,大致有下面三种类型。

第一类认为,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指出,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义的,举凡旅游路线、旅游途中、旅游景点上一切有助于增长旅游者文化知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二是狭义的,举凡一切能够使旅游者在途中舒适、愉快并能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这两个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我们要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后者,我们要求加速旅游事业的现代化。

第二类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结合,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旅游媒介(旅游业的文化意识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具体地说,潜在的旅游者由于受到旅游动机的冲击和旅游客体的吸引,在旅游业的介入下,实现了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欢快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这种心态和情绪是旅游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没有的,这就是旅游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旅游者处于旅游文化的中心位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取向、审美情绪、心理状态及其文字、形象的记载,构成了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类认为,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它是由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在旅游活动中共同创造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旅游者或旅游服务者在旅游观赏中或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

这三类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本书比较赞同“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因为它表述简洁明了,内涵具体,包含的内容也很宽广,避免了把对旅游事业有用的文化知识排除在外的消极后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可以把旅游文化表述如下: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知识链接

湖北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举办赏花、寻根祭祖等活动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第五届湖北麻城杜鹃文化旅游节暨首届“麻城孝感乡”寻根游活动日前开幕,来自四川、重庆等地的麻城移民后裔和国内外2万多名游客一起春日赏花、寻根祭祖。

此次旅游节于2016年5月20日结束,其间举办“麻城孝感乡”寻根游、杜鹃摄影大赛、旅游招商推介会、民歌大赛等活动。

祭祖大典暨寻根游仪式于2016年4月29日举行,四川、重庆等地的麻城后裔4500人参加大典。在现场,通过礼、颂、祭等方式,表达麻城后裔同根同祖的亲情。据了解,麻城孝感乡是我国古代有影响的移民集散地之一,在两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中,麻城孝感乡都是集散中心。

麻城共有100万亩[1]杜鹃林,其中龟峰山有连片10万亩古杜鹃群落,2015年接待游客480万人次。

(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4/29/1118773668.ht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