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上半期,最早出现于意大利歌剧中的“美声唱法”传入中国。1942年,张权主演的《秋子》在重庆第一次公开演出,引起极大争论,争论焦点就是汉语发音和“美声发声法”之间的矛盾和不同。意大利语与汉语是完全不一样的语言体系,它们有各自的发音特征,在唱歌发声上展现出各自的特点。我们都知道,汉语是单音节表意语言,在汉字发音的时候,不管音素有多少,最后都必须拼切成单个发音音节。因此,在发音上就逐步表现出“横咬字”“靠前咬字”等特征,在语言发音之中使用嘴的前部的动作很多,使“基音发音管”很短促,使共鸣的最终形成与释放受到限制,导致我国传统民族唱法不能切实应用声音的方法来展现丰富的情感。而意大利语是拼音的多音节语言,和汉语比较,它在语言音素和发音方面很简单便捷。意大利语发音的时候,元音大都形成于口腔的后面,竖向感觉很强,也让口腔相对比较松弛,容易形成很长的“基音发音管”与演唱共鸣的出现,这给“美声演唱法”重视声音的表情展现提供了可能。“美声演唱法”非常注重声音的连贯性,自始至终都在追求优美动听的声音,且最终形成了科学的发声和培训方法。金铁霖认为“找出相同和不同,以同为重点”是教授声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整个“母音”都是构筑在科学演唱的基础之上,唯有这样才可以形成演唱的统一性。“母音”转换训练非常重视,“o、u”母音导致声音直上直下,轻易能获取掩盖之位置,易于人的嗓音打开,这样容易克服民族声乐演唱常见的“挤、卡、白、尖”等问题。所以,用这些母音为根基,让别的母音都附有“u”母音之感觉,会使所发出的声音圆润、醇厚与通畅。其实,这就是“u”母音通道:全部字都需在“u”母音的根基上变化,咬字的时候嘴部松弛,声音要放在放松、放开、通畅的喉部。此外,在平常发声练习的时候,“母音变形”与“母音润色”的手段,较好地展现了声乐教学过程中对美声演唱科学发声方法的吸收。
(二)继承发扬民族声乐唱法的精髓(www.xing528.com)
中国有56个民族,所有民族的成长环境、生活习性、本民族文化氛围、心理素养、方言、个性等方面的不同,注定了我国民族声乐表演的多样性。比如,藏族民歌奔放豪迈,蒙古歌曲广阔悠扬,青海歌儿声音亮丽,南部江浙小调清秀。以上民族声乐不但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且在它们的发声技巧方面都有其特殊的地方,如大都有“混合声”的应用。在中国戏剧艺术中,好多发声技巧是很科学的,如中国国粹京剧中的很多发声技巧,就和美声唱法的很多技巧有相似的地方。中国民族戏曲中的越剧、黄梅戏,其音域窄一些,就在中声区来回反复,无澎湃激昂之高音,不过能在演唱中保持歌唱寿命与声带康健,也证明了发声技巧的科学合理性。因此,只有坚持不懈追求完美,采用完全发挥个人生理上潜在的所有发声能力的正确科学发声技巧,才能使民族声乐表演艺术走向繁荣,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