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声乐通俗化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无论是在艺术作品还是风格演绎上都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并取得了大众审美的认可。
(一)声乐作品的融合
传统意义上,声乐作品的创作和选择是一个严格的分类,民歌曲调委婉,音乐起伏大,旋律性强;而大气、浑厚需要张力的作品则选择美声唱法演绎;流行歌曲则更强调了节奏的多变和动感。随着大众审美的要求和艺术家们对音乐作品的诠释突破,通俗化的尝试打破了传统民族声乐千人一面的局面。一是声乐作品的选择。艺术家们不再只是单一地选择地方民歌和民族性很强的歌曲,而是对通俗音乐中的作品进行全新的阐释,给人以不一样的音乐审美,如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用德文演唱《野玫瑰》,作品选择符合当地地域风情,无论什么唱法,都是以音乐为桥梁进行艺术与心灵的沟通,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更好地印证了音乐无国界的寓意;廖昌永的流行音乐专辑,用美声唱法翻唱流行歌曲,听众对耳熟能详的歌曲又有了深一步地了解和欣赏。二是声乐作品的音乐制作。传统民族声乐作品的伴奏形式多以传统民族乐队为主,而近些年创作的民族声乐作品,在作曲手法上借鉴了西洋作曲技术理论,结合了民族声乐特点进行编曲,多用西洋管弦乐队或混合式乐队,同时在配器上加入现代元素—电子音乐,而电子音乐是通俗流行音乐的标志。电子音乐的加入,增加了传统配器不能完成的音色,这无疑更丰满了音乐的艺术特色,提升了音乐作品表现的张力。
(二)唱法的相互借鉴(www.xing528.com)
对于用汉语创作和演唱的声乐作品,以唱法来分有传统民族唱法、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传统的民族声乐作品唱法以民族唱法为主,采用胸腹式呼吸,气息较浅,位置靠前,咬字清晰,更多地采用头腔共鸣,声音比较持久,音色甜美明亮;借鉴学习西方的美声唱法要求用半分力量来演唱,需要足够的气息支撑,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严格区分,要求明亮优美的声音能穿透交响乐传送到观众耳边;通俗唱法声音比较自然,中声区采用真声,高声区一般采用假声,真假声相结合,多口腔共鸣,声音并不特别洪亮,共鸣相对适中,因此演出一般需借助话筒、音响等辅助设备完成作品的演绎。而民族声乐作品通俗化在唱法上的表现以民通、美通为主,也就是时下流行名词“跨界”“新民歌”“民通”“美通”等。这里主要介绍民通唱法,它是以民族唱法为基础,科学发声,气息相对比较浅,音色不像民族唱法脆亮,而是较为轻柔,声音富有流动感,比较随意,但是相比通俗唱法又要规范;在咬字方面,以民族唱法的咬字为基础,但并不过分强调清晰、归韵,而是借鉴了通俗唱法中咬字自然、随性的特点,因此不仅保持了民族唱法基本的演唱风格,又能使演唱者自然轻松地表达歌曲的情感;在共鸣技术上,位于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之间,声音靠前集中,但位置并没有民族唱法那样高,声音流畅,更具深情。
(三)表演方式的创新
一般来讲,民族唱法的表演注重声情并茂,兼备形神,着装会因歌曲题材选用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或高雅的礼服,整体风格大气,舞台则明亮开阔;表演者一般以独唱、男女对唱、表演唱为主要形式,时而伴以舞蹈等华丽舞美效果做支撑,而较少有重唱、合唱。而通俗化的艺术表演形式则更为随意,贴近生活,不再是千篇一律的民族特色,着装化妆结合了时尚元素,舞美灯光也相应地融入流行元素,表演形式也突破了传统的中规中矩的学院派。近几年的各种演出盛宴上,我们不难看到民歌手与流行歌手的合作,如宋祖英和周杰伦的“英伦组合”演绎《本草纲目》,刘媛媛与成龙合作《国家》,陈思思与周杰伦的“思伦组合”全新演绎《珊瑚海》等,这样的表现形式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我们也看到了民族声乐和通俗音乐的完美结合。表演通俗化还体现在艺术的传播上,通俗音乐的演唱会通常是一个流行歌手对新作的宣传和金曲的回放,吸引着大批的粉丝和普通大众,推动了通俗音乐的传播和发展。而民族声乐一直被视为严肃音乐,是在一票难求的神圣殿堂欣赏的高雅艺术,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因此,民族声乐的歌唱家们也进行着民族声乐普及和传播的努力,无论作品的选择还是音乐舞美都在迎合大众审美,从而使民族声乐走进老百姓,走进普通大众的审美视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