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多元化发展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多元化发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底蕴”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生活习俗也是文化的范畴。一个民族生活习俗的先进与落后,体现着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生活习俗包括服饰、居住、饮食、婚姻、葬丧、宗教等方面,与该民族的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源泉。尽管现在的“锅庄”曲调流畅,节奏明快有力,歌词多为歌颂爱情、家乡风光和劳动生活,难以见到宗教音乐神秘的痕迹,但是它的诞生却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多元化发展

文化底蕴”有着十分广泛的内涵,生活习俗也是文化的范畴。文学、艺术、生产技术、科学技术本就来源于生活,也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创新的。一个民族生活习俗的先进与落后,体现着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高低。生活习俗包括服饰、居住、饮食婚姻、葬丧、宗教等方面,与该民族的文学艺术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民族声乐风格形成的源泉。四川阿坝州藏族同样历史悠久,是吐蕃王朝向东扩展,与当地许多羌氏部落不断融合而逐渐形成的。在一千多年的发展中,本地区的人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习俗,也直接反映在他们的文化艺术中。藏族地区盛行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

宗教活动以念经为主要内容,其中喇嘛在念经时要吹奏曲子,以显示喇嘛教的神圣和仪式的庄严,由此产生了本地区的佛教宗教音乐。这种佛教音乐,音乐形式单一,旋律单一,但节奏平稳,对该地区民族音乐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发展作用,在藏族祭神时的歌舞音乐中表现了这种影响的作用。阿坝州藏区还流行跳“锅庄”舞,相传锅庄起源于8世纪,是为庆祝西藏第一所寺院建设落成,在庆祝典礼上组织的一种民间歌舞表演形式。尽管现在的“锅庄”曲调流畅,节奏明快有力,歌词多为歌颂爱情、家乡风光和劳动生活,难以见到宗教音乐神秘的痕迹,但是它的诞生却与宗教活动密不可分。跟国外的宗教活动类似,天主教在举行弥撒时,也要演唱复调风格声乐套曲《天主怜颂》《荣福经》等,17世纪起演唱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等宗教歌曲,在追悼仪式上还要演唱《安魂曲》,十八九世纪后,由管弦乐队伴奏的大型合唱曲《安魂曲》,还可以在音乐会中演出,如莫扎特、威尔第等人的《安魂曲》,只是内容已逐渐超出了宗教的范围。这些与我们汉民族声乐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同取向。另外,许多民族在婚礼和丧葬上都要唱有关内容的歌曲或演奏有关的音乐,婚礼歌曲曲调欢快,节奏活泼;丧葬音乐旋律深沉,气势凝重,与当时的场合十分融洽、协调。我国现在通用的《哀乐》就取材于陕北的民间《将军令》等曲调,只是把节奏放慢了,某些方面作了艺术加工,但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人民生活中。(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