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古代歌舞时期:古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中国古代歌舞时期:古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具有起步早、种类多的特点,远在中国古代,中国民族声乐就以歌舞的形式出现。由于中国古代歌舞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因而种类划分可以从纵向(种类)以及横向(时间)两个维度上划分。(一)秦朝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秦朝之前的原始音乐主要是歌、舞、乐三者为一体的歌舞形式。可以说,唐朝是古代中国的全盛时期,正是这个辉煌的朝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七)明代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中国古代歌舞时期:古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中国民族声乐具有起步早、种类多的特点,远在中国古代,中国民族声乐就以歌舞的形式出现。由于中国古代歌舞音乐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因而种类划分可以从纵向(种类)以及横向(时间)两个维度上划分。由于第二章会细致阐述古代声乐的种类,因此本节只以时间维度来划分古代声乐。

(一)秦朝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秦朝之前的原始音乐主要是歌、舞、乐三者为一体的歌舞形式。

最初,由于没有形成完整的声乐艺术形式,自然在理论上也没有建树。直至先秦时期,声乐理论才以散论的形式出现在各种典籍中。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系统阐述声乐艺术的专著—《乐记》,其中记载的关于演唱的唱腔要求,至今都是艺术实践的重要指导典范:“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但是,这一时期的声乐艺术,只注重音色和发声,忽视了声情结合,声乐艺术表面上虽然恢宏大气,但是缺少美感和感情。

(二)汉朝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汉朝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稳定的历史时期,有了专门管理音乐的机构—乐府,不仅为音乐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客观条件,而且由于众多文人的参与以及政治风气的宽松,使当时的声乐较秦朝时期更注重声情之间的联系。其中,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就有“声曲折”与歌、歌诗相配的记载。

纵观秦汉时期的民族声乐发展状况,可以看出,虽然这段时期为后世声乐的发展打下了必要的基础,但一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因此,此时的声乐只是歌舞形式的附属品。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士大夫贪图享乐导致民不聊生,却给声乐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契机。由于这个时期的绝大多数当权者都追求“烟云水气”“风流自赏”,因此声乐的创作不但重视声情结合,而且出现了很多声律方面的相关著作。其中比较杰出的著作和论述有阮籍的《乐论》、挚虞的《挽歌议》、韩愈的《送孟东野序》、刘勰的《文心雕龙》等。尤其《文心雕龙》是我国系统地论述声乐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的著作,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演唱者必须要分清声母的发音部位的要求:“古之教歌,先揆以法,……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矣。”

齐梁时期的沈约、王融等首创了“平上去入”四声,不仅丰富了中国的文字,更对中国声乐传统唱论的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四)隋唐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隋唐时期的民族声乐发展到了第一个历史顶峰。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系统阐述声乐艺术的论著或文章,如隋代虞世南编撰的《北堂书钞》,唐代郎元万顷编撰的《乐书要录》、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刘隙的《善歌如贯珠赋》等。

尤其是在唐朝中后期,由于君王的偏好,戏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梨园”一词就起源于唐朝。最难能可贵的是,唐朝涌现出很多杰出的戏剧作品,还前所未有地增添了丑角,使戏剧不但可以居庙堂之高,而且被群众喜闻乐见。

由于当时唐朝国力鼎盛,很多外国人前来中国工作和生活,其中不乏艺术界人士,他们为唐朝的声乐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和活力,使唐朝的声乐艺术增添了很多异域风采。鼎盛的国力促使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大幅度提升和强化,此时人们在声乐方面反而更加追求字正腔圆和声情并茂等符合传统中国审美的声乐要素,与此同时,系统的声乐美学雏形也渐渐形成。在这个时代,大量知名文人进入宫廷,写下很多美好的诗篇,并且被宫廷乐师谱成乐曲加以吟唱,使声乐无论是在思想高度、意识形态还是在审美品位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唐朝是古代中国的全盛时期,正是这个辉煌的朝代,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五)南北宋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唐朝之后,中国由全盛时期进入了一个相对衰落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声乐作品主要由说唱艺术和戏曲艺术组成。声乐开始追求歌词的含义及其所反映的情感,歌曲中歌词的意义、地位得到提升,曲调反而被放到了次要位置,其中重要的标志就是宋词的出现。当时的宋词大都遵循一定的词牌和曲牌以及平仄声律,但文字内容要由作者自己掌握,同样的词牌,不同的内容所体现的感情自然也不同。

此时,指导声乐技巧的理论也由单纯的音乐理论转换成了汉语文字理论,主要是咬字吐字的“正音”理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正音”有详尽的解释:“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凡曲,止是一声清浊高下如萦缕耳,字则有喉唇齿舌等音不同。当使字字举末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此谓‘声中无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南宋张炎在《词源·讴曲旨要》中也指出:“腔平字侧莫参商,先须道字后还腔。”意思是想要唱好词牌,先要把字音正过来。(www.xing528.com)

正是因为对音乐正字理论的看重,使南北宋音乐正字理论著作不断涌现,如陈元靓的《事林广记·庚集》(上卷)中收有《正字清浊》一篇,细致地论述了四声五音的区别,并详细地叙述了如何发清浊音,如何分辨合口音、半合口音等。

在南北宋时期,不但民族声乐得以发展,就连中国的文字和文学水平也借助民族声乐得以平稳发展。

(六)元代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从某种意义上说,元代声乐较之以前的朝代相比,不但没有相应的发展,反而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转折,或者说是平行延伸。由于元代的字音和声腔变化的关系,元代声乐开始呈现出一种声腔屈服于字音的现象,也就是依字行腔,所以元代声乐在一定程度上略显生硬和呆板。

不可否认的是,元代声乐在宋词、元曲等演唱艺术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还是有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发展的,其中的标志就是燕南芝庵所著的《唱论》。该著作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声乐艺术的发音、吐字的理论性著作,针对咬字和声腔建设性地提出了“字真,句笃,依腔,贴调”以及“声要圆熟,腔要彻满”的指导性意见,为后世民族声乐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尽管元代声乐总体发展并不平衡,但戏曲音乐在元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元杂剧的发展最快。在这一时期,涌现出很多著名的剧作家和精彩的戏剧作品,如关汉卿的《单刀会》《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都是至今广为流传的名作。

(七)明代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与其他朝代不同,明代声乐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戏曲和说唱艺术的发展上,这种发展不但体现了语言的日臻完美和精妙,还体现了故事情节的精彩和完善。

此外,明代的声乐理论也有很大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声乐著作有朱权的《词林须知》、王骥德的《方诸馆曲律》等。这些理论著作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侧重对声乐音韵美的研究和考察。也正是在讲求声乐的音韵美的基础上,我国著名的剧种—昆曲就在这个时期诞生了。

昆曲是明代著名的戏剧家魏良辅以昆山腔作为基础,同时融入南北方其他剧种的长处而创新的一种唱腔,昆曲唱腔婉转轻柔,讲究字正腔圆,在有效传达声乐内容的同时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代表作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洪昇的《长生殿》等。

明朝灭亡之后,南明后裔钱谦益曾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意思是明朝灭亡之后,再也没有中国文化。事实上,明朝的灭亡,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是中国声乐艺术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契机。

(八)清代时期民族声乐的发展状况

清朝前期是折子戏和昆曲清唱盛行的全盛时代,当时的清兵刚刚入关,文化底蕴的缺乏导致的自卑感让他们急切盼望学习汉人的一切文化。清代初期,折子戏以及昆曲清唱一直流行于满族人的上层社会中,戏曲演唱技法以及伴奏技巧也随之不断走向成熟。清朝中期之后,昆曲和折子戏开始走向衰败。

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为了迎合观众,创立了以皮黄为主体,同时兼具昆曲、梆子等多种戏曲门类的声腔特点,并且将戏曲表演的语言由安徽方言改为北京方言,之后又与很多汉族剧种相互融合,产生了目前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剧种——京剧

除此之外,清朝的政治制度也给了很多小曲种发展的机会。清兵入关之后,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地位,满清政府对清兵子弟给予种种优待,分给他们土地,强制这些清兵子弟接受教育,并且给这些清兵子弟按月发放一定数额的钱粮,保证他们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于是,相当一部分不用为生活奔波的八旗子弟将兴趣放在了声乐艺术上,岔曲、八角鼓曲等多个满族特有的乐曲在这个阶段得以发展,如目前已失传的满族特有的子弟书,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的民族声乐艺术,无论是在艺术种类,还是在艺术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正是有了中国古代音乐良好的发展做基础,才有了我国如今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加之民族声乐中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有着深刻的内涵和文化底蕴,可以说古代民族声乐的传播和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