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从居民家中出来后,会分类运送到不同的垃圾处理末端,在这些末端的垃圾处理设施里,垃圾又会经过怎样的流程,最终减量并转化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呢?城市的垃圾填埋在哪里?垃圾焚烧后会产生什么?湿垃圾如何转换成肥料回归土壤?
本章节,我们将用插图(见本书开头的三张插图)和案例的形式来一一介绍。
我国最早的垃圾填埋处理标准制定于1988年,自此才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垃圾填埋场,而卫生填埋也成了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所谓卫生填埋,是指填埋场采取防渗、雨污分流、压实、覆盖等工程措施,并对渗沥液、填埋气体及臭味气体等进行控制的生活垃圾处置方法。
然而,随着许多城市垃圾填埋场提前透支,垃圾焚烧场逐渐增多。
焚烧处理被视为比填埋处理更先进、对环境影响更小的手段。垃圾焚烧是指将垃圾归集整理后,用燃烧的方法加以处理。焚烧处理的主要优势在于,能有效减少垃圾的体积与重量。而焚烧处理后,最终产生的烟气、垃圾渗沥液、废水、炉渣和飞灰等,经过特殊处理流程,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出来。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垃圾焚烧处理率要达到40%。
卫生填埋和焚烧主要针对干垃圾,那么湿垃圾又如何处理呢?(www.xing528.com)
其实,湿垃圾可以变废为宝。在一些湿垃圾再生中心,餐厨废弃物经过预处理分拣、高温耗氧发酵和深加工后,可以转化成改良土壤的土壤调理剂产品;而在另一些垃圾再生中心,经过粉碎、厌氧发酵、沼气纯化后,餐厨废弃物可以变成可再生能源——沼气。而在一些社区和家庭中,厨余垃圾、植物残渣、动物粪便等废弃有机物,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易行的生态堆肥方法,变为肥料,真正做到从土壤中来,到土壤中去。
对于公众来说,了解不同的垃圾末端处理流程意义重大。
一方面,会帮助大家更加正确地分类,比如,湿垃圾可以加工成肥料,所以不要把纸巾、牙签等混入,否则会给后端处理带来很多不便;另一方面,也会让大家对垃圾分类产生更多的认同,让大家了解垃圾分类可以让更多资源得到有效利用,那么居民在家花费的分类时间就有了直观的价值。
撰文 澎湃新闻记者 冯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