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管执法垃圾分类,实际效果待观察

城管执法垃圾分类,实际效果待观察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条例,执法人员开罚单需要取证,拒不整改的个人需要取证三次,才能开出罚单。不语:垃圾分类7月1日实施,城管第二天上门表示开始执法,从此就不见踪影。我们街道的城管忙于纠察店面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只要店面的垃圾几夜不分类,立刻开罚单。

城管执法垃圾分类,实际效果待观察

薛政(上海居委会工作者):对于基层来说,城管似乎没有如此频繁执法。根据条例,执法人员开罚单需要取证,拒不整改的个人需要取证三次,才能开出罚单。第一次取证后,下一次取证会非常困难;并且,开放式的小区,来往的很多人不是小区居民,更难以执法。因此,政策实施一个月后,志愿者处在了疲劳期,如果后期惩处力度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不语(上海居委会工作者):垃圾分类7月1日实施,城管第二天上门表示开始执法,从此就不见踪影。不论哪个执法部门执法,最后只能由居委会出面解决问题。

贾先生(上海绿化市容局工作人员):这个问题很简单,是成本问题,检查和执法耗费的成本不一样。

不语:执法成本在我这里无从体现。7月1日起,我们小区把所有摄像头对准了垃圾桶,我留存了所有的居民违法信息,只要城管来进行执法,我立刻就可以提供证据。但是我上报之后,城管也不愿意来。

戴星翼(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这也是成本问题,城管如果来执法了,成本才高,不来执法,成本就很低。(www.xing528.com)

不语:如果是这样,最后居民们就发现城管从不进行执法,所以出现了返潮现象,前期做的大量工作慢慢就白费了。

垃圾分类前,有人放言说政策实施后会像禁燃烟花一样严格管制,违反者要被罚款,于是居民在实施前两周都很认真地分类。后期发现管制并未如此严格,部分居民就懈怠了。

贾先生:禁止燃放烟花约束的是少数人,垃圾分类约束的是所有人。

不语:对此我们的办法是,把摄像头换到垃圾桶旁,拍下违规者的视频和照片,警告城管会上门执法。在我第一次告知时,城管上门了,后续没有再来执法,警告就没有威慑力了。我们街道的城管忙于纠察店面的垃圾分类违法行为,只要店面的垃圾几夜不分类,立刻开罚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