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强制性”,对小区而言,其强制的是,小区产出的垃圾应该是分类好的、纯净的垃圾。至于怎么实现,每个小区有很多选择空间。
“定时定点”是做好垃圾分类的重要手段。即便如此,上海推出的“定时定点”办法,也并非强制性方案,而是“推荐方案”或“倡导方案”。如果小区觉得自己有更好的办法进行垃圾分类,不需要“定时定点”,那么小区也可以不选择。
可是,为什么在上海出现了不少强制“定时定点”的做法呢?
首先,政府的政策要求,层层下沉到基层,在传递过程中,很多信息失真,导致一些倡导性要求变成强制性要求。
其次,垃圾分类任务下得很快,基层管理者缺乏开展垃圾分类的更好办法,工具箱里的工具有限,选择空间很小,只能上面给什么用什么,对结果也没有预判,更没有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订预案。
更多基层管理者把“定时定点”理解成必须推进的任务;而在做的过程中,又不遵循社区工作的基本方法,没有征询更多居民尤其是平时参与社区较少的年轻群体的意见,造成少数居民的抱怨,抵触情绪较重。
面对少数居民反感“定时定点”的状况,解决方案一定要超越“定时定点”,回到“如何使交付给政府的垃圾是分类好的、纯净的”这个最本原的问题上。(www.xing528.com)
最理想的状况是:在小区里,居民们坐下来,重新讨论垃圾分类,各种意见都会出来,小区居民选出大家能接受的方案。
如果小区决定由每个居民自己分类,那就必须有人引导和监督居民的分类行为。如果小区找不出那么多志愿者,大家就要商量,如何减少监督的点位和时间,这时,“定时定点”或“减时减点”的命题就应运而生了。
这就是最佳的居民自我治理的模型。在这种模型下,社区的各种公共问题,可以被广泛讨论,被理性分析,被合理解决。
上海其实已有不少比较成功的案例。浦东新区的芳澜苑,是一个有5座高楼的高端商品房小区,在前期跟开发商的沟通中,涌现出一批有公信力的居民领袖。决定推动垃圾分类后,小区召开了居民代表听证会,代表们在讨论后提出,保留目前5个地面点位。但是,这么多点位,谁来监管呢?业主骨干立刻承诺“我们自己管”。居委书记表态,可以给予业主一周时间尝试,如果做得不好,就需要撤除该点位的垃圾桶,但首先要撤除地库的桶,以门栋为单位进行垃圾桶管理。代表也表示,自行招募志愿者,包干楼组工作。
小区垃圾分类正式开始的第一天,骨干人员竟然从单位请假在小区值班,督促居民的分类工作。芳澜苑的工作就这样推动起来了。当然,垃圾分类具体效果有待观察,但芳澜苑通过居民自我组织、自我选择,确定了小区垃圾桶摆放地点和时间,并各自负责自己楼栋垃圾分类的效果。芳澜苑这样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令人敬佩。
真心希望上海有越来越多这样的小区出现。希望更多居民,尤其是年轻人,进入垃圾分类这样的社会议题中,提诉求,出建议,出方案,身体力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同时,我们也希望基层管理者不断提升社区管理能力,有效动员和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推动上海基层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