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利夫特先生在很多年前曾表明,在大洋洲洞穴内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与现在生活在大洋洲的袋鼠类亲缘关系密切。类似的关系在南美也能见到,甚至连外行都能看出来,南美拉普拉塔一些地方所发现的巨大甲片化石,与现生的犰狳甲片很相像。欧文教授曾指出,埋藏在拉普拉塔的无数哺乳动物化石,大多数与南美现在仍然活着的类型相关。”
难道造物主太缺乏创意了?一批生物灭绝 了,重新创造出来的生物,还跟以前的差不多?
达尔文如是说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种现象很好解释:因为所有生物都是由世代亲缘连在一起的这就像同一个村里,同姓的各户人家都沾点儿亲一样。
“同一个属的物种和同一个科的属,只能缓慢、渐进地增加,因为变异的过程以及一些近缘类型的产生,必然是缓慢、逐渐的过程。一个物种先产生两三个变种,这些变种再缓慢地转变成物种,它们转而又逐渐产生其他物种,直至变成大的类群,就像一棵大树从单独一条树干上发出很多分枝一样。”
化石是生物演化的最好见证(www.xing528.com)
“古生物学上的一些重大事实,在我看来,如果依据通过自然选择而演化的理论,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了。”
因此我们能理解,新物种是缓慢、相继产生的。不同纲的物种不一定一起发生变化,也不一定以同等的速度或同等的程度发生变化。但久而久之,所有的生物都经历了一些变异。老的类型灭绝,几乎是产生新类型的必然结果。一个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再重现,因为其中世代的环节已经断开。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类型愈古老,它与现在的类型之间也就差别越大。古代的灭绝类型的发现,往往会把两个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稍微拉近一些。这类化石,又叫“过渡类型”或“中间环节”。不过,灭绝的类型并不直接地介于现在依然生存的不同类型之间,而是介于这两类的祖先类型之间,并通过中间许多灭绝了的不同类型,把现生的不同类型联系起来。
化石证据表明:物种是通过世代传衍而来,旧的类型被新的、改进的类型所取代,新类型由变异产生,并被“自然选择”所保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