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紫阳民歌发展简史-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紫阳民歌发展简史-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紫阳民歌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五次高潮。紫阳民歌不仅代表着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而且是陕南人民的精神纽带。目前,对于紫阳民歌的价值,人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作为传统艺术的紫阳民歌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的。针对现阶段紫阳民歌的保护和发展,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长期的保护方案,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

紫阳民歌发展简史-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新中国成立后,紫阳民歌的发展曾经出现过五次高潮。(1)20世纪50年代初期,紫阳各界群众欢欣鼓舞,沉浸在建设国家的热潮之中。人们用自己熟悉的民歌形式歌唱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新生活。出现了群众自发创作、演唱新民歌的高潮,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民间歌手,并把紫阳民歌带到了北京,唱到了首都舞台,显示出了紫阳当地民间歌曲的富集程度。(2)20世纪60年代初,紫阳县汉剧团、文化馆等运用紫阳民歌的音乐素材,创作了紫阳民歌剧《王二嫁嫂》。一些基层文艺工作者陆续创作了《春到茶山》《木匠迎亲》《盘河激战》等20多个民歌剧,演出以后都受到观众普遍欢迎,1983年紫阳民歌剧被列入《中国戏曲剧种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3)20世纪70年代初,受“文革”的影响,紫阳县文化馆举办民间歌手座谈会、演唱会、培训班,挖掘、整理了一批民歌曲目,发现并登记了一批民间歌手。然而由于当时受政治气候的影响,贯彻“文艺为政治服务”方针,大搞民歌的政治之风。虽然产生了一批时代性的作品,大部分内容单调、形式呆板、艺术性不高。但是从宣传、普及、繁荣民歌的角度上讲,这次历时数年的大规模音乐创作活动也起到了推动民歌发展的作用。(4)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观念的转变,学术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尤其是国家组织的“五大集成”工作的全面开展,调动了一大批的基层工作者积极挖掘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使得传统的紫阳民歌文化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图2)(5)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加强了传统音乐的保护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各项文化事业。特别是当地大力发展地域经济和地方旅游事业以来,民歌被赋予了新的社会功能。地方政府似乎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把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产品和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扩大当地的知名度,吸引投资者和观光者。

图2 紫阳民歌剧照

纵观以上的几次发展高潮,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关注紫阳民歌的主要集中在“表现出了较为突出的依附于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技法理论的从属性”[13],以及“音乐创作为文艺方针服务”和“包装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上来。而对民歌深层的文化背景研究,尤其是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公约中》所说的“认同感和历史感”则缺少足够的重视和细致的挖掘。

20世纪末,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文化全球化和同质化的危机日益加剧。因此,捍卫各民族或族群文化平等、文化独立和文化尊严,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成了一种普遍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基本识别的标记,是维系民族社区存在的生命线,是奋发向上、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14]民俗民间文艺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就是在于这种具体地存在于小环境中的文化凝聚力和表现力。方言、习俗、俗语、母题、原型、声腔、程式、传统指涉以及即兴性和参与性等,都是民间文艺活动普遍具有的形态特征,而这些形态特征都和具体的、特定的族群、社区的文化特征有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成为文艺活动的社会心理环境,并因此而成为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紫阳民歌不仅代表着当地的历史文化特征,而且是陕南人民的精神纽带。目前,对于紫阳民歌的价值,人们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有些人认为,紫阳民歌在陕西省属于边缘文化,与以关中为代表的三秦文化不属于同一文化风格,非主流、非核心;也与秦腔、陕北民歌相比,地位逊色,知名度不高。然而从以上的历史文化价值来看,其文化多元性还鲜为人知,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来看,那些处于边缘地区,往往历史上有可能是诸多文化的交融地区,也是民间音乐事象较为富集的地区。相对于文化核心区,传统音乐及其文化传统的变化相对较慢。所以我们以为,紫阳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保护是基础,发展是目标。一味地强调保护或强调发展,都会落入极端。作为传统艺术的紫阳民歌也是在不断的发展中进行的。发展是必然的,保护关键在于为什么保护?保护什么?怎么样保护?

还有些人认为,紫阳民歌旋律简单、内容粗俗,相对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来说,是“下里巴人”“靡靡之音”,因此只有改头换面,去除根本,才能发展。笔者手头有一本紫阳县的民歌教材,所选曲目50首,其中传统民歌(号子、山歌小调)有32首,新创作民歌18首。在选择体裁时,为什么不纳入一些经典的、带有强烈的地域风格的风俗歌曲?再者,这是一本歌唱教材,供中小学校使用,歌曲的文化背景资料为什么不列入其中,等等。这样的教材没有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紫阳民歌的文化内涵。由于时下的原因,当地的学生更多接受的是学校标准化的教学,如果教材只是这样一个标准化的唱本或者谱本,价值标准化的音乐教师,体现不出乡土音乐文化教育的基本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传承地域音乐文化就成了一句“徒有虚名”的空话。(www.xing528.com)

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正确处理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和整体性,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利用,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在科学认定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社会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15]这说明保护是核心,抢救是基础,利用是条件,发展是目标。所以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先后进行了:(1)开展普查工作,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数据库。(2)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体系。(3)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认定、保存和传播。(4)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等。针对现阶段紫阳民歌的保护和发展,当地政府已经制定了长期的保护方案,建立专门的工作机构。[16]但是我们必须分清先后次序与轻重缓急,避免随意性或忽冷忽热的现象。保护可以分两步走:先保存,再保护。一是保存是基础,保存现有的乐谱乐器、民间艺人等;二是保存传承下来的教授、学习、演唱方式;三是保存原有的审美习惯。保护是条件,在体现真实性、完整性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确保紫阳民歌的生命力,包括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主要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第一,重点放在民歌文化生态的保护上。紫阳民歌如果脱离了民俗,脱离了民间基层,脱离了当地的文化,紫阳民歌的保护就无从谈起。民歌是当地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媒介,是邻里、乡党沟通和联络的桥梁,即是一种信仰的体现,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

第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传承人,这在上文已有详述。同时积极组织人力整理和研究该歌种,从而提升其文化特质及内涵。“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7]先有继承,再有保存和保护,紫阳民歌才会有发展。在继承中求发展,于发展之中求生存便是民歌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

总之,保护好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才能发展。紫阳民歌是一种地域特色浓郁的民间艺术,它的本质是俗文化。乡土性、通俗性、地域性、多元性是它的特征。抓住这几个文化特性,也就是抓住了紫阳民歌发展的命脉。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当今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热潮,开辟多种渠道,深挖内涵,广为宣传,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诸如传承人进课堂、举办紫阳民歌节等活动,扎扎实实、勤奋工作,为紫阳民歌发展铺就一条健康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