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音乐新课程优质评价四原则 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高中音乐新课程优质评价四原则 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音乐课程评价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环节,而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实施音乐课程价值的具体落脚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作出价值上的判断,是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宗旨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美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本质之一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程优质评价四原则
西部乐韵: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

音乐课程评价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环节,而音乐课堂教学又是实施音乐课程价值的具体落脚点。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作出价值上的判断,是音乐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高中音乐新课程的宗旨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由于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利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所以高中新课程的课堂评价,在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注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评价标准和要求上,需要体现灵活性与开放性,突出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的实施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化。

第一,音乐教师对模块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到位。高中新课程模块教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原先课程内容的先行梯状的分布格局,使得课程内容体现多开端、多层次、多系列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纵横沟通和相互连接。其中内容包括六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概括为:(1)音乐鉴赏模块: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文化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2)歌唱和演奏模块:学生通过对音乐表演活动的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提高音乐表现能力。(3)创作模块:是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创造力的园地,也是学生进一步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学习音乐基本理论的模块。(4)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密切关系,拓展艺术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对模块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尤显重要。这就需要现在的音乐教师不能局限于以往的知识和技能,主动汲取新的知识,包括音乐专业的新知识、技能,尤其是音乐理论知识的拓展和提升以及其他学科的必备知识,如熟练运用计算机制作课件等。高中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堂好课应保证音乐教学中能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是正确的,深浅适宜,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同时,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问题设置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相衔接,教学的针对性强,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不仅就某一个知识点就事论事,而应当将其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视野来考虑。音乐教育的终极价值应该是审美教育,新课程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类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这才是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上好音乐课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重要。

其次,教学方法、策略的运用、教学情景的设计能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本质之一就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音乐教师应具备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他不但是组织者、管理者,更应是参与者。随着教学过程的逐步展开,一会是主角、一会儿是配角。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享受感觉音乐,体验快乐。所以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课堂评价必须“以学论教”,将课堂教学的关注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过程参与、知识获得、合作交流等方面,强调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要看教师能否依据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知识类型,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能否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如何。音乐课的突出特点之一便是创造能力的培养。音乐的产生过程——作曲、表演和欣赏就是全部的创作过程,我们称其为三度创作。无论学生的表演或欣赏都必然伴随着创造性的表现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音乐的本质来讲,音乐又具有“不确定性”,即同一首作品,有多少听众就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感受,这一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比其他学科较大的优势,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音乐的情感特征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热情,在主动参与中展现它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每个人的表演都是个性创作化的体现,每个人的听赏都有独特的理解和认知。因此,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

第三,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以音乐为主,强调课堂教学的效率及效果。课堂教学是有特定的目的的,讲求效益的教学活动,无论怎样的教学过程观,有效性都可以说是教学的生命。高效率的课堂表现在:知识容量大,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正确理解;教师精讲,注重引导,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且思维含量高。课堂教学效果则表现在知识传授、师生互动扎实有效,教学任务(预设任务和动态发展任务)能完成或基本完成。音乐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诸如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而不是进行枯燥的、单纯的技巧训练和灌输死记硬背的知识;应以整体的方式来体验音乐,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产生情绪反映和情感体验,而不是将音乐的各种构成元素支离破碎地讲授。在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以音乐为中心”,避免单纯的知识技巧学习等。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和挖掘音乐教材的审美因素,将自己的音乐审美体验积极地融入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形成强烈而浓郁的音乐审美动力和审美渴望。要明确是用音乐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音乐,要善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音乐,并充分挖掘音乐,让鲜活的音乐形象走进学生的心里,让音乐情绪感染和熏陶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实现音乐本体的价值和功能是首要的,否则音乐课就会“忘本”和“越权”。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对音乐的体验和把握应贯穿在教学活动的始终,正确合理地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www.xing528.com)

第四,课堂上学生是否得到了尊重,教师的主导地位是否发挥充分。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由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和理解文本,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高中音乐课毕竟不是小学音乐课,它既有感性的体验,也有理性的思考;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而且要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美在哪里!什么是音乐的美?高中学生大都对艺术充满了热情,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在注重艺术实践的本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美,发现美,探究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积极向上地面对人生与未来。这是音乐教育区别其他学科的一项重要的原则。现实中很多高中学生一味地“崇偶”“追星”,以至于失去自我,也是当前音乐教育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音乐课堂是青少年的“艺术阵地”,也是寻求艺术美的“园地”。课堂上强调音乐概念和音响的统一,体验与实践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只有这样我们学到的才能称其为音乐艺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讲是毫无意义的。同时,教师在过程中应该通过体验、表演、对话、提问、比照、分享观点、合作反馈等交往环节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层理解,帮助学生不断克服由于自身认识局限性所导致的主观偏差,引起学生进入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无论音乐课程如何改革,但是音乐课堂一定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性。广大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在完善自我知识结构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音乐课程、音乐课堂的自身魅力和独特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抛开“虚浮的表面形式”,探求“音乐的情感真谛”,让师生在音乐课堂中共同因音乐而歌唱起舞,因音乐而真情飞扬!

(原文发表于《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8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