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流行音乐的文化进化与中国节奏因素

流行音乐的文化进化与中国节奏因素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样一来,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种文化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具体表现。当时流行音乐则不少来自美国爵士乐曲调,加入了中国节奏因素。

流行音乐的文化进化与中国节奏因素

该文写道:“中国对流行文化的界定并不清晰。什么是流行音乐?我们现在把流行的音乐叫作流行音乐,这个含义很含糊,以一种状态来代替文化的性质。实际上,流行音乐首先是一种城市文化。”的确流行音乐概念的提出,并没有严格上的学术意义,而采用泛称,容易造成误解和歧义。“通俗音乐(或称流行音乐、轻音乐,即Popular music)是世界音乐生活中最热闹的一个领域。”[2]这种看似界定其实并没有说清概念。尤其是流行音乐与通俗音乐、大众音乐通常互用,容易使人概念模糊,内容混淆,认识上自然就会有所偏差。在平时音乐生活当中,大家都对流行音乐似乎明白、清楚却又难以界定。如果我们采用泛称,即所谓的“以一种状态来代替文化性质”,那么流行音乐所容纳的范围就会很广。中国音乐从流行层面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传统音乐和新音乐,传统音乐又划分为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是否可以理解为都是曾经流行的音乐即流行音乐。如果我们就上述所说“流行音乐首先是一种城市文化”,则把流行音乐界定在工业文明的派生产品,专指和美国的爵士乐、摇摆乐、摇滚乐等音乐形式一脉相承的音乐现象。这样一来,对于流行音乐的认识就是建立在一种文化进化论基础之上的具体表现。通读全文,作者并没有对流行音乐的概念作出一个合理界定,而是指出了流行音乐的性质是“城市音乐”,因此就自然会涉及西方流行音乐的渊源、西乐东渐[3]以及流行音乐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等诸多问题。最关键的问题便是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等一系列的中西文化碰撞、吸收等重大学术问题,这非几句话、几个人甚至几代人所能厘清和解决的。更何况中西文化渊源不同,文化传统各异,用某一种标准衡量、判断有悖文化性质及其发展规律。中国流行音乐原来叫“时代曲”,这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概念。文中说到:“中国流行歌曲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百分之九十几都在上海,为什么?因为上海是中国城市文化的诞生地,是一个国际大都会,它的音乐不是地域化的音乐,不是上海的音乐,不是臣民社会、农耕文明的音乐。上海文化是中国的第一个城市文化,而且它的辐射力一直到世界,最好的证明就是陈歌辛作曲的《玫瑰玫瑰我爱你》。”这就有必要对上海20世纪的流行音乐文化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与梳理。20世纪初,上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其人文环境也具有了外向型开放、包容的特点。其音乐文化组成因素一方面受到国内移民文化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到了大量外国移民文化的重要作用,呈现出多元并存的繁荣局面。当时流行音乐则不少来自美国爵士乐曲调,加入了中国节奏因素。而后又受到美国百老汇音乐和电影流行音乐的影响随着唱片工业和广播媒介而广泛流传。二三十年代作为西方城市文化景观的歌舞厅已成为上海的一种标志,又为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了发展平台。在此期间,一些接受过西方音乐训练的文人谱写的市民歌曲颇为流行,例如陈歌辛就曾受教于德籍犹太人佛兰克尔学习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出了不少当时颇为流行曲调和旋律。因此,有学者认为,“上海20世纪以来的流行音乐是西方流行音乐——尤其是爵士乐、摇摆与伦巴等的影响——与江南传统音乐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城市音乐。”[4]笔者以为,西方流行音乐在中国的传播是间断进行的,至于对中国的影响还在进行之中或许才刚刚开始,如何评价与评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而在此断言“流行音乐就是先进文化”是否有些操之过急?是否就事论事,夸大某一类音乐的作用,以偏概全?文中又写道:“城市文化、市场经济、民主政治都提倡兼容并蓄,音乐也要兼容并蓄,古典音乐(包括中国传统音乐、世界音乐)要发展,现代音乐要发展,流行音乐也要发展。”把古典音乐、现代音乐二者以历史视角划分的音乐类型和以传播层面的流行音乐三者相提并论,造成了概念上的自相矛盾。试问:古典音乐、现代音乐就不是流行音乐了吗?仅指狭义的流行音乐,其本身就是现代音乐的范畴!(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