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西部乐韵与信天游审美

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西部乐韵与信天游审美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歌的演唱风格也是表现其地域性的重要特征。一种有特点的、被某一群体所普遍采用的演唱方式也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它是人们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反映。演唱风格也是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是随着歌手心境的变化而变化。润腔的运用也是民歌演唱中具有风格标志的艺术手法之一。黄土高原、陕北人民、信天游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生态系统。

王晓平音乐研究文集:西部乐韵与信天游审美

民歌的演唱风格也是表现其地域性的重要特征。一种有特点的、被某一群体所普遍采用的演唱方式也受到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它是人们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反映。“一首短小的民歌能够在极为有限的篇幅里表现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与歌手艺术修养、演唱技巧,甚至于歌唱音色中所表现出的审美追求、审美理想都有极大的关系。”[4]我们知道,在过去的岁月,黄土高原上交通不便,人们生活贫苦,运输靠骡马驮运,于是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脚夫。他们跑口外,闯宁夏,常年跋涉在崎岖偏僻的山川,生活十分艰难、寂寞,“走一道梁来过一道弯,唱上(个)酸曲解心焦”,为了排解忧愁,以信天游为伴,久而久之,他们唱的民歌就被称为“脚夫调”。在大自然中,他们以牲畜为友,与天地对语,歌声悠远、深沉、凄苦、苍凉,“三月里(的个)太阳红又红,为什么我赶脚的人儿(哟)这样苦命”,这样的民歌,这样的风格,也只有在这种场景下才能生存和发扬,才能体现出它的悲凉美。不同地域的人有着不同的传统观念和审美心理,对演唱风格的喜好也有所不同。信天游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如同它的名称一样,有随意漫游在大自然里的意思,旋律是极其自由、悠长、宽广的。演唱风格也是不受约束,随心所欲的,是随着歌手心境的变化而变化。有时,如遇歌手心情特别好时,歌手会在旋律上巧妙地加花添彩,想让那个乐句上扬,就用假声翻高八度演唱,其高度往往超过了C3,高亢、华丽、酣畅淋漓,歌声铺天盖地,任意驰骋,信天游中有一部分歌曲基调悲怨如诉、凄凉愁苦,其手法往往上句以缓慢、平稳的速度展开,欲扬先抑,以典型的陕北直声唱法上扬拉长,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尽情抒发,有时以衬字,如“哎哟哟”等作铺垫,使放出去的长音、甩腔具有极强的宣泄作用;下句则沉浸在惆怅感叹的状态中,充满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凉。如《脚夫调》,一开始旋律连续作展开性的四度跳进,在主音作上扬延长,使其甩得舒展悠长,好似天外有天,紧接着两小节像在空中划了一道弧浅,滑腔运用自如,情感哀叹宣泄无遗,又好似放羊的人儿唱一句歌曲,甩一下鞭子,听觉、视觉相互交融,给人以多维的感受,地域格调鲜明。那苍劲、质朴、富于激情的声音,将苍茫、厚重的大自然和凄凉、惆怅的情感交织于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审美风貌,就像裸露的黄土地,坦荡、苍茫、质朴、雄浑。信天游的演唱风格大体分为真假隔断唱法和纯假声唱法两种。中低声区完全用真声,随着旋律五度、八度乃至十多度大跳到高声区时突然间改用假声,如同器乐演奏中的泛音,真、假声对比明显。例如《三十里铺》中“提起(个)家来家有名”,第一小节三个字用洪亮的真声演唱,接着翻上四度的“家”用假声一掠而过,声带刚一拉紧又即松开,一紧一松,具有相当的技巧。语言风格的不同,其润腔也有所不同。润腔的运用也是民歌演唱中具有风格标志的艺术手法之一。在民族杂居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历史原因,信天游的润腔运用也很丰富。《蓝花花》中“青线线(那个)蓝线线(哎),蓝格英英的彩”,就是真、假声的结合,尤其是“线”落在高音区使用小假声,“彩”使用了下滑音,句间不同音区的音色变化,中低音区用真声,高音区用假声,不同音区真假声交替,成为信天游的特色,使之韵味顿起。

例4:《蓝花花》(www.xing528.com)

榆林地区的神木、府谷由于汲取了内蒙古爬山调的因素,大跳增多,旋律音调跌宕起伏,歌手演唱时高音全部用假声,形成音区、音色上的对比,坚实嘹亮、响彻云霄。例如,我们在欣赏王向荣演唱的《你把哥哥的心扰乱》时,特性音调四度跳进起着支柱作用,下句是上句下移四度的变化重复,整首歌曲最为光彩的地方,要数一头一尾,第三、四小节刻意安排运用的甩腔宽广、悠长,极具代表性,结尾时一个流星似的下滑,感情挥洒自如。这就是大自然的陶冶和滋养,也是陕北人民豪爽、粗犷的气质在音乐上的体现。民歌是劳动和生活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离不开特定的环境,正如信天游离不开黄土高原一样。黄土高原、陕北人民、信天游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音乐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是基础,像母亲滋养、哺育陕北人民,陕北人民是主体,她们创造了自己的精神财富,信天游便是这种财富的具体体现。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形成统一与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