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继承了克列门蒂在布劳德伍德钢琴上奠定的动力性演奏技术,他以火一般的热情和非凡的气概,在钢琴上倾泄灵感,通过演奏展示他的激情、力量和个性。贝多芬是大胆扩展钢琴键盘使用范围的第一人,他的创新性弹奏法可以让钢琴发出震撼人心的效果,贝多芬的演奏风格是由他的学生车尔尼继承和总结的。1791年,奥地利著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车尔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他3岁时就能弹钢琴,7岁时能将自己的乐思记录下来,10岁时已能清晰流畅地弹奏莫扎特、克莱曼蒂的全部钢琴作品,并且具有超凡的音乐记忆力。1800年,9岁的车尔尼作为钢琴家已在维也纳举行首次公演。1801年,年仅10岁的车尔尼去见贝多芬,贝多芬被车尔尼精彩的演奏所打动,欣然接受了这位学生,其后,车尔尼先后演奏了贝多芬的《C大调协奏曲》和《皇帝协奏曲》,从而使他名声大振。车尔尼潜心研究贝多芬的钢琴演奏风格,曾说过贝多芬的演奏手法是超时代的。车尔尼除了总结、继承和发展贝多芬的演奏风格之外,还兼容并蓄地汲取了古典时期优秀的钢琴家的风格以及弹奏技法。车尔尼一生编写练习曲多达八十多册,不仅技术种类繁多,可以适应不同的训练对象以及技巧要求,而且还包含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多种技术与风格的宽广平台。车尔尼出版过最著名的作品便是其1839年出版的《从初级到高级理论与实践的钢琴弹奏法大全》一书,这部巨著是集其毕生教学法之大成,是钢琴教学史上的里程碑。车尔尼是19世纪上半叶维也纳钢琴学派的创始人,以著有大量的钢琴练习曲而闻名于世,如《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钢琴快速练习曲》(作品299)、《手指完善的艺术》(作品740)、《左手教材》《高级技巧教程》等一整套循序渐进的技巧练习曲。对钢琴演奏技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世界各国钢琴教学的经典教材而广泛采用。所以,后世称他为“钢琴练习曲之王”。作为一名杰出的钢琴教育家,车尔尼的成就不仅在于培养出了一批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更重要的是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车尔尼写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及论文,指引着当时的钢琴演奏艺术得以健康发展。这些练习曲融古典派的雅典风格和克列门蒂的动态风格为一体,经过精心的编排,严密的分类,由浅入深,适应不同层次的钢琴学生练习。[3]
在19世纪,除了车尔尼之外还有很多钢琴家针对各学派的弹奏方法也想要建立各自的演奏技术训练体系,纷纷出版不同类型的钢琴练习曲,其中比较著名的如莱谢蒂茨基的练习曲至今仍在流传使用。但是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仅仅是对钢琴演奏技巧和炫示技术感兴趣,与此同时真正的艺术家诸如肖邦、门德尔松以及舒曼夫妇等则始终在与炫技家门进行对抗。伟大的钢琴艺术家、作曲家、钢琴教育家肖邦,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将浪漫主义的钢琴演奏艺术推向新的阶段,开创了钢琴演奏的新学派。由于肖邦新技法的使用,为了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这种技术,他编写了一系列基本练习曲。他特别强调手指的伸张能力,甚至还发明了训练手指伸张的手操。他要求学生认真练习音阶、琶音和练习曲。用慢速、中速、快速的方式加以练习并采用强、弱、跳音、连奏以及加符点、变化节奏型等多种方法进行练习,用来全方位感受各种新技法。肖邦特别强调连奏法,非常重视演奏中音与音的连贯以及旋律中完美的歌唱性。要通过钢琴键盘均匀地连接各种音型,进而表达完美的歌唱性曲调,一向被认为是最困难的技术之一。肖邦的见解是人的五指力量强弱不同,钢琴的黑白键也有高低长短的区别。所以他在编订指法的时候认为最好不要破坏每个手指触键时所特有的音色,要了解每个手指本身的特点,并将其在演奏的过程中展现出来。肖邦还开创了在钢琴黑键上运用拇指和小指的先河,弹奏方面十分注重柔和的指触。(www.xing528.com)
19世纪的钢琴教学特别注重对手指技术的强化训练,提倡对创作演奏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多位钢琴家的实践和分析,证明了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协调手指、腕部和臂膀的力量是控制音色的有效途径,这一研究结果的确定也预示了后期钢琴重量弹奏法的产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