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钢琴音乐始于艺术史上的“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时期经历了欧洲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个半世纪,这个时期大约自1600年开始,直到1750年巴赫的逝世才意味着“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巴洛克”一词起源于17世纪,源于葡萄牙语的barocco,当时欧洲艺术风格崇尚奢华、怪异和精雕细琢,后期有些学者认为正是当时的这种艺术崇尚才导致文艺复兴时期世风渐颓的结果,因此将这个时期贬称为“巴洛克”,意为“畸形的珍珠”,直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巴洛克”一词才逐渐不含贬义的意思。[3]欧洲音乐的“巴洛克”时期没有现代钢琴,只有古钢琴(Clavichord)、管风琴(Orgel)和大键琴(Cemhalo)。当时的古钢琴有两种不同性质的键盘乐器:一种是击弦古钢琴(克拉维科德),另一种是拨弦古钢琴(克拉维辛)。从音域上来看,它们只有4组音,音量相当小,没有什么力度和音色的变化,直到莫扎特时期,4组音增加到5组音共61键。
击弦古钢琴(Clavichord)“克拉维科德”,也称楔槌键琴。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键盘乐器。它是由多弦乐器加键而成,依靠置于琴键内端的铜块击弦而发音。其琴身不大,像一个长匣,多用于家庭。它的音量纤细微弱,音色柔和、优美,触键反应敏捷,强弱的力度变化均由手指来控制。
拨弦古钢琴(Clavecin)“克拉维辛”,又名羽管键琴。它与击弦古钢琴共同成为17世纪键盘乐器的主角。由置于琴键内端的羽管或皮制拨子拨弦而发音。这种乐器的音量比克拉维科德的音量大,音质较硬而干,琴上装有音栓和两层键盘,由音栓对音色和力度加以调节。早期拨弦古钢琴有好几种形式,有三角拨弦古钢琴(Clavicymbal),翼形的称为翼琴(Harpsichord)。从发音来看,音色较强而单调,一般用于音乐会或在管弦乐队中担任伴奏。当时的乐曲大多是为“克拉维辛”而创作的。
18世纪上半叶是欧洲古钢琴的全盛时期,也是古钢琴音乐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没有专业演奏家,只有兼演奏家的作曲家,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的J.S.巴赫、亨德尔,意大利的D.斯卡拉蒂,法国的库泊兰、拉莫。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J.S.巴赫和D.斯卡拉蒂。巴洛克时期音乐风格的共同特征是大、小调体系取代了中世纪的教会调式体系,持续低音广泛使用,二部结构的音乐极为普遍,强调对比,和声日趋复杂,旋律富有流动性,并以对位法加以发展,复调音乐成为主体,组曲、奏鸣曲、协奏曲初步成型。
到了18世纪中叶,钢琴的地位逐渐确立以后,上述两种乐器的作用就日益减小了。最早创造出钢琴独立新风格的是英国古钢琴家威廉·拜尔德(William Byrd,1543—1623)和约翰·布尔(John Bull,1563—1628)等,他们的创作与英国民间音乐艺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他们创作了一系列有着浓厚生活气息的乐曲。其创作体裁主要来自民间的歌曲和舞曲,风格大多活泼、明快,同时他们还成功地创造出了一系列织体手法,确立了古钢琴独特的音乐语汇基础。
在近四百年的西方音乐发展史中,钢琴独奏曲浩如烟海,几乎每位作曲家都写过不同形式的钢琴曲,其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当我们回顾钢琴音乐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必须从它灿烂的前期说起。巴洛克时期,风琴、古钢琴异军突起,发展很快,尤其是古钢琴的发明和研制,更为当时的音乐发展锦上添花。击弦古钢琴和拨弦古钢琴在巴洛克时期被广泛使用,曾出现过两个鼎盛时期。
第一个鼎盛时期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乐师,甚至有些外国乐师也纷纷来到英国,为英国的音乐繁荣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其中最著名的有:以风格质朴自然著称的威廉·拜尔德(William Byrd,1543—1623),以炫技大师享有盛名的约翰·布尔(John Bull,1563—1628)和在艺术上完美纯熟的奥尔兰多·吉本斯(Orlando Gibbons,1583—1625)等。[4]他们以民歌为体裁,深入生活,形成了英国的维吉那琴乐派,创作出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品,并创立了音阶型走句、分解和弦、分解八度,把古钢琴音乐从管风琴音乐和风琴音乐中独立出来。伊丽莎白女王死后,英国曾一度出现政治上和宗教上的混乱局面,导致许多乐师纷纷走出国门,古钢琴的辉煌曾一度中断。直到17世纪后半叶,亨利·普赛尔(Henry Purcell,1659—1695)又创作了一些艺术精品(为拨弦琴而作的),把英国维吉那琴乐派推向高峰。普赛尔的艺术风格包含了英国的民间音乐风格,同时还表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
第二个鼎盛时期是法国路易十四(1643—1715)统治时期。这一时期古钢琴艺术在法国发展势头很快,但主要还是供王室娱乐享用。在法国,受贵族美学观点的支配,人们崇尚精致优雅,并讲究装饰的艺术品位。[5]因此,古钢琴的一大特点就是装饰音在音乐作品中大量使用,弥补了拨弦古钢琴余音太短、音值不足的缺憾。当时法国的作曲家有商布尼叶尔(Jaques Champion Chambonnieres,1602—1672)、路易·库泊兰(Louis Couperin,1626—1661)和昂格勒拜尔(JeanHenrid Anglebert,1628—1691)。他们的创作不仅继承了英国古钢琴作曲家的体裁,同时又有发展和创新。商布尼叶尔的组曲,对比原则强,就组曲中某一个别的舞曲加以变奏,同时也可以看到装饰音的运用,使古钢琴音乐具有了纤丽细致的风格。路易·库泊兰的创作有了新的变化,如他把组曲的范围扩大了,常常在组曲之前加上一段自由的前奏曲,从而丰富了组曲的感情内容。
17世纪古钢琴音乐的主要体裁是变奏曲和组曲形式。这种形式由不同国家的四种舞曲组成,最常见的包括来自德国的阿勒曼德舞曲、来自法国的库朗特舞曲、来自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和来自英国的吉格舞曲形式。在法国形成的古钢琴鼎盛时期出现的第二代古钢琴家弗朗梭瓦、库泊兰和拉莫(Jean Philippe Rameau,1683—1764),把巴洛克后期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对钢琴音乐艺术初期阶段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的创作特征属于洛可可艺术,其风格主要强调装饰性,崇尚优雅精致的柔弱之美,体现贵族阶层的艺术品位。
17世纪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的古钢琴音乐也随之得到发展。意大利的弗莱斯科巴尔第(Girolamo Frescobaldi,1583—1643)在赋格方面很有建树。德国的弗洛贝格在钢琴组曲加上前奏曲,而且在曲子中间加带标题的小曲。当时古钢琴演奏家在德国大量涌现,有代表南德乐派的波格列蒂(A.Poglietti,1580—1673)和穆法(Geocge Muffat,1645—1764),他们的演奏风格轻快、敏感,富有欢快明朗的音乐风格。有代表中德乐派的帕赫贝尔(Johann Pachelbel,1653—1706)和库绕(Johann Kunau,1660—1722),他们的演奏风格质朴、严谨,富有哲理。有代表北德乐派的布克斯特胡德(Dietrict Buxtehude,1637—1707),他们的演奏风格深沉而富有幻想。到了17世纪末钢琴艺术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几位非常伟大的人物,最著名的是德国作曲家约·塞·巴赫、亨德尔,意大利的多·斯卡拉蒂,他们是承前启后的人物,在音乐中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他们一方面总结继承了前辈的创作经验,另一方面表达了时代的新思想、新内容,并且积累了新经验。从创作手法上来看,他们创造出一套古钢琴音乐的表现手法,尤其是巴赫的复调音乐发展到了空前完美的高度。
(一)巴赫(www.xing528.com)
约翰·塞巴斯提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出身于德国著名的音乐世家。其家族曾经出现过52位音乐家,巴赫姓氏几乎成了音乐家的代名词。巴赫的音乐启蒙教育是他的父亲J.S.巴赫,在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巴赫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而且还广泛地接触和学习了当地的民间音乐。15岁起巴赫就开始独立生活,进入吕奈堡中学,同时在教堂合唱队担任领唱并以此谋生。在边求学边谋生的过程中,他对音乐如饥似渴,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先后担任过魏玛宫廷的乐师以及一些教会学校、教堂等地的兼职老师。巴赫的一生非常勤奋,其创作范围极广,用瓦格纳的话来讲,它是“一切音乐中最惊人的奇迹”,他的创作除歌剧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6]钢琴方面他先后写下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二部、三部各15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托卡塔》,以及《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2卷。巴赫的《创意曲》是钢琴复调技术训练的一本非常好的教材,它是用来训练演奏者手指弹奏的独立性和歌唱性,同时也可以作为作曲者学习对位法的范例,创作手法类似赋格,速度较为自由,织体上采用复调与主调相交替的写法,是一本学习复调钢琴音乐必弹的教材。
巴赫创作的《法国组曲》共6套,最为著名的是第6套。其感情自由,织体讲究,旋律优美、生动,描绘了欢歌笑语、歌舞升平的场面。以演奏乐器来看,《法国组曲》适用于击弦古钢琴;而《英国组曲》适用于拨弦古钢琴,它的形式较大,织体较密,气势宏伟,充满活力。《英国组曲》也是由6套组成,其中第3套最为著名。此外,巴赫在1726—1731年,还写了6套《帕蒂塔》,也称为《德国组曲》,“帕蒂塔”就是意大利语“组曲”的意思。从作品风格来看,其创作本身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手法上,他减少了复杂的声部交叉,应用了透明的二声部织体,增强了主调和声因素,内容丰富多样。从《帕蒂塔》中可以看出,在创作上巴赫的风格逐渐形成,并且日趋成熟。
《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上、下卷分别写于1702年和1740年,这是一份巴赫为人类音乐文化宝库增添的巨大财富。它不仅是键盘演奏训练方面,又同时是曲式及作曲技术方面的丰富宝藏。由于创作和键盘训练方面不可以分割,风格和技巧的融合,巴赫的键盘音乐表现既是主观的又是理性的。2卷各有24首.按半音阶顺序分别建立在24个大、小调上,每套有前奏曲与赋格组合。在巴赫的套曲中,前奏曲的运用往往是起到引子和前言的作用,形式较自由、流畅,内涵较丰富。在演奏时速度较快,手指的功夫要很好,声音要均匀、颗粒性强,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而赋格的形式则非常严谨,内容丰富而深广,往往主题开始就有深刻的表情。巴赫建造的“赋格大厦”的材料——主题,不仅形象丰富,而且意味深长,是巴赫个人的内心写照,他将这一体裁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用主题的技艺性处理(如倒置、逆行、扩大、紧缩)作为贯串前后的线索,而在富有对比的答题和对题上进行了丰富的和声变化,使乐曲达到对比和统一。巴赫的平均律被世人称为“旧约全书”。由于赋格曲作曲技法十分严谨,演奏中,要从容不迫地把主题、对题、经过句等表现出来。
巴赫的音乐作品内涵深刻,丰富广泛,不仅是德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瑰宝和遗产。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感慨地说:“巴赫不是小溪,而是大海。”时至今日,虽然巴赫逝世已经二百多年,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巴赫的地位却与日俱增,成为音乐史中一颗光耀夺目的灿烂明星。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中,他树立了一座丰碑,不仅推动着古钢琴向现代钢琴的发展,而且将古钢琴曲的形式的基础和表现手法在钢琴复调领域内发展到了高度完美的地步。他用严密精致的音乐形式来表现了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是钢琴史上的第一次新的突破,也是钢琴史上前所未有的。
(二)亨德尔
乔治·亨德尔(George Handel,1685—1759)在钢琴音乐史上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与巴赫同时代,同被后人称为复调大师。他的创作形象丰富,倾向于造型性,不断追求和探索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其音乐创作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了当时的新思想。亨德尔出身于德国哈勒一个理发师家庭,少年时师从当地著名风琴师、作曲家查克乌学习音乐,幼年时就显示了良好的天赋。他10岁就写了一首三重奏奏鸣曲,并擅长演奏管风琴。他的老师弗里德里奇·萨曹(Fridrich Zachau,1663—1722)对他的帮助很大,萨曹向他展示了不同国家对不同作品的不同创作手法。[7]也正因为如此,他一生周游欧洲,汲取了各国的音乐精华,把德国的庄重、意大利的妩媚、英国的朴素、法国的华丽熔于一炉,形成一种广博的“世界型”风格。在创作中他偏重于旋律与和声,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和即兴性。
他的钢琴作品有《古钢琴组曲集》(1720),包括八套组曲。他改变了以往的组曲形式,不再使用阿勒曼德、库朗特、萨拉班德、吉格这样的名称,而只用慢板(Adagio)、快板(Allegro)等对比乐章组成,并把赋格、曲调、帕萨卡里亚等体裁用到组曲中去,使古钢琴的音色效果明亮辉煌,颇有戏剧性。另外,亨德尔还有两首钢琴作品《G大调恰空》和《快乐的铁匠》。这两首作品气势恢宏,情绪上的变化和丰富的和声变化恰如其分,直到现在仍然是演奏家在舞台上演奏的经典曲目。巴赫和亨德尔把巴洛克时期的古钢琴艺术推向了高峰,但随着巴赫和亨德尔的相继离世,巴洛克风格逐渐消失。
(三)斯卡拉蒂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古钢琴艺术的发展促使了古钢琴艺术在意大利的发展,在意大利出现了一位优秀的古钢琴演奏家多美尼科·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他以卓越的演奏而闻名,在他的创作中曾写下了许多单乐章的奏鸣曲,这些作品形象丰富多彩,色调很鲜明,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斯卡拉蒂奏鸣曲的主题都有明确的、独创的外形,清晰简短而又变化无穷,这种主题与丰富的和声紧密融合,使斯卡拉蒂的音乐作品明显带有优雅高贵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斯卡拉蒂坚持不断寻找色彩明亮、不同寻常的音响,创造出有戏剧效果的音乐,因此他的奏鸣曲明亮欢快,西班牙色彩浓重。在结构上,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仍用二部曲式,但已不同于典型的巴洛克二部曲式了,他的二部曲式已带有明显的再现因素。斯卡拉蒂的创造性还表现在作品新颖独到的节奏方面。在斯卡拉蒂的钢琴曲中,节奏的因素比旋律与和声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由于他的性格自由奔放,不愿受到形式和规则的束缚,所以他的曲式大多比较自由,结构上也不那么严谨。在色彩上他经常模仿号角的音型、空五度的音程,还模仿曼陀林的同音反复、西班牙吉他的音型等,使听众在音响中获取极大的满足。斯卡拉蒂扩展了古钢琴的音乐上的表现力,常被后人称为“晚期巴洛克三杰”(巴赫、亨德尔、斯卡拉蒂)之一。巴洛克时期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了古钢琴音乐时代的告终,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的到来。[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