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上课
生:老师您好!
师:同学们好!
师:老师想请大家猜一个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生纷纷举手
师:大家一块儿说!
生:月亮。
师:同学们真聪明。
(师拿出教具,一个弯弯的月亮贴在黑板上)师:这是个怎么样的月亮?
生:有的说弯弯的,有的说镰刀;有的说镰刀月亮。
师:这是一个像镰刀的月亮,谁还会说?
生:弯弯的月亮。
师:这是一个弯弯的月亮。(提醒学生注意把话说完整)
生:这个月亮像一把镰刀。
师:说得太好了!在晴朗的夜空,有弯弯的月亮,有闪闪的星星,同学们多想坐在月亮上歌唱啊!(出示课件“弯弯的月儿”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这首儿歌,“小小的船”,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
一名学生在老师一边写课题的时候一边轻轻地念,“小小的船”。
师:好,请同学们读两遍课题。第七课预备起。
生:第七课小小的船。
师:(觉得学生读得不够响亮,整齐)再来一遍。
生:第七课小小的船。
师:(指导再读)小小的船。
生:小小的船。(这一遍有进步)
师: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76页,借助汉语拼音仔细地读课文。好,现在开始。
生自读课文
师:张佳小朋友读得非常好,她还把生字都画出来了。(其他同学也画了生字)生字画好的同学把生字读两遍好吗?
学生画完生字开始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读完的请举手!(一部分学生举手,老师又等了一会,大多数已经举手了)好,把书放下。哪位小朋友想站起来读啊?好,陈宝昕。
陈宝昕读课文。
师:老师听清楚了,你读得很准确,如果再大声一点,全班同学都听清楚就更好了,谁再来读?(学生纷纷举手)好,陈嘉松。
陈嘉松读课文。
师:老师把话筒给你,你再读一遍。让全班小朋友都听清楚,好吗?
陈嘉松再读课文。(刚开始没读课题,老师提醒读课题,学生重新读)
师:小朋友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
生:读准了!
师:小朋友们一起来一遍好吗?七小小的船起。
生读课文。(刚开头)
师:停,老师发现我们方静文小朋友她的读书姿势是最好的,你们能像她学习吗?(生纷纷坐好)好,我们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读课文。
师:嗯,小朋友的字音读得很准。小星星一高兴啊,都跑了出来,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生:认识(不太有把握)。
师:请小朋友把书合好,放好。
师拿出小星星生字卡片:这组的小朋友表现最好了。(其他学生纷纷学习)师出示带拼音生字卡片示范读(先拼读,再读两遍汉字)
生模仿,读“闪”,“星”,“只”,“蓝”,“看”,“见”,“弯”,“船”,“坐”
师:(把小星星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小朋友们请你们把这些字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练习读。
师表扬两名同学,其他同学更加认真练读。
师:一、二、三。
生:坐端正。
师:(出示课件:不带拼音的生字)同学们你们能用其中的一个字组词或说一句话吗?
生:能。(很有信心)
师:好,你来说。
生:我坐船去珠海。
师:很好。
一生站起紧张,老师轻轻扶着他的肩膀说:你再想一想。又叫起一名学生。
生:我在门口又看见一只小猫。
生:我吃饭的时候坐着凳子。
生:小朋友们快来看啊,我们坐在月亮上了。
师:你回答问题最积极,老师可喜欢你了。
生:我看见姐姐坐到月亮上去了。
师:你说得非常好,能大声地对同学们再说一遍吗?
生:我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谁还想说?
生:我家的小兔子跑到月亮上去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有一位朋友特别想单独出来和大家见见面。(屏幕出示“见”字)同学们认识它吗?
生读“见”。
师:怎么记住这个“见”字呢?谁有好办法?
生:记住它的笔画,竖、横折、撇、竖弯勾。
师:她的方法非常好,呆会儿我们可以用这个方法记这个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我们可以用拼音记住它。
师:(产生疑问)怎么记?
生读出拼音。
师:嗯,好!还有吗?
生:记住见面这个词就好了。
师:非常好。同学们想了许许多多的好办法,今天呢!我们先用孙晓琪同学的办法记“见”字。请同学们准备书空。请你拿出这支笔。
生:我就拿出这支笔(小学生举起右手伸出食指)
师生一起跟着课件书空笔顺。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见”字,(师在黑板田字格中示范写“见”字)先写什么?
生:竖。
师:再写什么?
生:横折,撇。
师:撇注意从竖中线起笔。
生:竖弯钩。
师:好!同学们,还有一位老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它是谁呢?(师课件出示“白”)
生读“白”。
师:怎样记住这个字呢?谁有好办法?(www.xing528.com)
生积极举手:我有,我有!
生:用拼音记。
师:不错,用拼音记住“白”的读音。
生:还有,可以记住它的笔顺。
师: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白菜的“白”。
师:用组词来记住它。
生:别人问你怎么写“白”,你就先写个“日”字,上面再加一个撇。
师:这样写对吗?应该先写一个撇,再写一个日。其实你的方法非常的好,就是说错了。谁能再说一遍。
生:撇加一个日。
师:今天我们就按照你的方法来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先写一撇,注意“白”字要写得宽一点。好,现在请同学们翻开书77页,先描红再写一个字。
师:写字时要注意。
生:三个一要做到。
生开始写,师指出一名写字姿势最端正的一个让大家向他学。
(师在投影下展示两名同学的字):写得好吗?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他哪里写得好;哪里写得不好。
生:他描得很好,不好的地方是他写得字有大有小。
师总结:恩,大小不一。你们写字写字时一定要写得大小一致。
(师展示另外一名同学的字):这是高维明同学写的,怎么样呢?
生:太大了,他描都没描。
师:你写得更好吗?把你的拿来给大家看看。
(展示刚才那位同学的字)生发出一阵嘘声。(字太丑了)
师:不要只会说别人,自己也要写漂亮。好,把书合上。小星星看同学们学得认真,都想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全体起立!我们一块来活动活动!
(课间活动,师生共唱共跳“小星星”)
(出示星空图)师:闪闪的星星很美,弯弯的月儿也很美,我们的儿歌就更美了!下面听老师把儿歌读一遍。(师配乐范读)
师:好,小朋友们请你跟老师读一遍好吗?
生:好!
师:把书拿起来。
师生共读。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读吗?
生:想。
师:谁想读!你来读。
生分别练读。(师一边纠正错误)
师:请站起来,你的读书姿势很好!你做小老师带大家读好吗?好,全班同学向她学,拿起书来。
一生领读,其他同学跟读。
师:好,请坐,刚才第四大组的同学读得最认真,就连我们的星星都要对他们笑了!(课件出示星星的笑脸)老师请你们俩一块上来读一遍,其他同学可以向他们学习。
生配动作背儿歌。
师:她们表演得好不好啊?
生:好!
师:那么下面的小朋友你们还能比她们读得更好吧!刚才我看到赵启月小朋友有一个动作——两头尖(师模仿生动作),你们会做吗?请某同学读。
师:老师发现她第一句读得特别好,比前面小朋友都读得好,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生:上课认真听。
师:你们知道她哪个地方读得最好吗?告诉我。
生:是最后一句,“闪闪的星星”。
师:“闪闪”要加重语气,小朋友能向她这样读一次吗?
生:我能向她那样读!
生读最后一句,“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她还有一个地方读得非常好,你们发现了吗?还是我们赵启月小朋友发现了,你表现得真好,老师奖你一个小星星。请你来说。
生:弯弯的月儿,他读得很弯很弯,很可爱,如果配上动作就更好了!
师:啊,你的建议真好,老师和你们一块儿读。我读上半句,做我的动作,你们读下半句,做你们的动作,我们配合起来。(师引读,“弯弯的月儿”,生“小小的船”,师“小小的船儿”,生“两头尖”,师“我在小小的船里坐”,生“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师:真好!一、二大组的小朋友你们读前半句,三、四大组的小朋友你们读后半句,配上你们各自的动作,好吗?我要看哪边读得好。
生互对朗读表演。
师:真好,全体起立,小朋友配动作背儿歌。
生配动作背儿歌。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课件出示星空图,放音乐)
师动情朗诵:蓝蓝的天空,好大好大,像无边的大海,月儿弯弯的像一艘小船,星星一闪一闪的,眨着小眼睛,小朋友们多想坐着月儿到天空中飞翔啊!(课件说:小朋友们我已经坐到月亮上了,快来吧!)小朋友是不是也坐到月儿上去了呢?哪些小朋友坐到月儿上去了呢?
生纷纷举手。
师:那你告诉我,你坐在月儿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月儿上看到了蓝蓝的天和闪闪的星星。
生:我看到许多小星星和小朋友,
师: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生:我想对地球上的小朋友说,你想上来吗?
生:我坐在月亮上的时候,看着天像大海,星星就像一条小鱼。
师请这小朋友再说一遍。
生重复:我坐在月亮上的时候,看着天像大海,月亮像小船,星星就像一条条小鱼。
师:真好,其他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和它说什么?
生:我看到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生:我看到了杨利伟叔叔,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杨利伟叔叔你就好了可以上天去看到那么多美丽的东西。
师:好,谁还看到了杨利伟叔叔?
生:我看见杨利伟叔叔坐着宇宙飞船到地球那里去了,我还想像他一样!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去和小星星一块表演!我要请四位同学上来表演。
请几个表现好的同学上来。(一位做月儿,师让她摇啊摇;三位做小星星一闪一闪;最后请一个会跳舞的小朋友做小女孩。)
师:其他的小朋友你们在下面做小星星好吗?
生:好!
全体同学在悦耳的歌声中起舞。
师:她们表演的好不好?
部分学生鼓掌。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小小的船“,小朋友们乘着月儿船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像杨利伟叔叔一样真正地坐上宇宙飞船飞到月儿上去探索更多的奥秘,好了,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下课!
生:谢谢老师!
师:谢谢同学们,请坐!
[教学反思]
人教社小语教材(实验版)第一册第七课——《小小的船》,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
为了突出教材特色,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精神,这节课的设计以创设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情境为手段,最终达到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想象,在读中识字的目的;并利用多种实践活动和鼓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