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情境教育新理念

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情境教育新理念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情境教育汇集了榜样、陶冶、启发、暗示和可读性等诸多教育上的优点,而它的最主要德育意义还在于给人以情境经验和以情传情。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最可信的,而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就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教育科学实验证明情境教育具有重要德育意义。可见情这一品德要素在情境里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而便于实现,因此以情传情也就成为体现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一个重要方面了。

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情境教育新理念

情境教育汇集了榜样、陶冶、启发、暗示和可读性等诸多教育上的优点,而它的最主要德育意义还在于给人以情境经验和以情传情。“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我们就先观察一下客观的实际情况。在社会上,人们总是对深情厚意的心语会引起共鸣而乐于接受,对亲临其境的事物易于相信并付于行动,有人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情境(广义)用于教育,这类故事在我国古代早已出现,如“孟母三迁”和“断织”一直传为母教于的佳话。据现在的情境教育观点分析,这是由于孟母创设了情境教育给儿子以情境经验与以情传情。客观存在的东西是最可信的,而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就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不断的社会实践和教育科学实验证明情境教育具有重要德育意义。

1.给人以情境经验

品德教育过程固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人脑高级神经活动的心理过程的特点),但是离不开人们认识的总规律,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基本原理看品德(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的统一整体),它乃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社会、人生以及自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内部思想的矛盾而形成和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在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和谐统一中而获得的。显然品德必须广泛地吸收古今中外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方方面面的营养。但人们不可能事事参加实践,而可以做也必须做的是在教育实施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德育实践性原则。同时必须提供可以联系的实际或实践的条件和环境。经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创设了情境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情境能为人们提供如同亲临其境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暂时称为情境经验,它包含对情境形象的感知、对情境显于形又寓于内美的陶冶,特别是蕴含情境里情的感染和寓于情境中理的感悟)。可见它能为品德教育创设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良好环境。

科学认识论指出:“就总体来说一切认识归根结蒂都来自实践,但是从个别的人而言,多数认识则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因此人们想方设法寻求更多获得认识的途径与方式。创设教育情境就是其中之一。这种情境是人为优化了的教育环境,人们在这种环境所获得不仅是激发了情感以及其他许多教益,而且还有情境经验。当今社会上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人为优化的环境,供大家仿真模拟实际活动、操作训练或者实验己经很普遍了,人们从这里得到的也是一种情境经验,它显然不是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也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但它是精心挑选真实、生动具体的“材料”构建成形象化的情境,而且还把理寓于其中,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能够把握理性形态的抽象本质又赋予可以感知的生动形式,有利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得到辩证统一,因此情境也成为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者衔接的有效途径。可见情境经验在人们总体认识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这点对学校德育更有特殊意义,以当前品德理论课为例,它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个难以回避而有必须解决的矛盾,即一方面学生阅历浅,感性认识缺乏,而这又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况,另一方面品德理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情境经验对解决学生因缺乏感性认识而造成学习困难能发挥特殊作用。不仅理论课如此对品德提高整体而言,当得不到实践条件时就可运用情境经验这种特殊功能。

2.以情传情(www.xing528.com)

这里再从品德教育过程自身的特点分析情感在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怎样的作用。先联系现实社会,大家不仅可以从民族英雄们的动人事迹中看到爱国之情,就是在极平常的人间活动里真情也无处不有,如春节时亿万回乡探系人的家庭亲情校友会里的同学友情,博士探望小学时班主任的师生真情,可见情感的力量(包括教育功能)是无法用语言所能表达的。社会上对情感的作用早有许多流行的熟语,如“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动之以情”等。

两千多年前孔于对品德有许多论述,他注重品德行为、品德知识、品德意志而提倡言行一致和“自省”、“自克”。他也重视品德情感,认为品德的核心是“仁”,其含义不但有“爱人”的情感,而且还有爱谁或恨谁的情感。近代教育科学更系统、更全面从理论上说明情感在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个从某一。具体品德结构而言,它含有认识要素(知)、情感要素(情)、意志要素(意)和行为要素(行)。情感要素在知、意、行诸要素中发挥驱动和纽带作用。这是由于情能够穿越心灵而成为同类品德认识升华为品德的信念和外化为品德行为的动力,在其作用一下能使知、情、意、行得到协同全面发展。如果没有情的认可,那么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学的世界观,高尚的道德就都难以接受,如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需要情感的认可。由于情境除了传情的功能外,还有给人情境经验的功能,两者融合一起就可以使它成为“教”与“学”活动的共同教育客体和教育信息源,因此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打破思维活动的依赖与定势。再从情境教育的实施角度看,情感会互相转移,我国早在《文心雕龙》中就提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与人之间的爱或恨、喜或悲就更容易互相感染和共鸣。可见情这一品德要素在情境里具有良好的实施条件而便于实现,因此以情传情也就成为体现情境教育的德育意义一个重要方面了。在情境教育中虽然突出情的作用,然而对其他品德要素同样各有其不同的需要,并充分发挥它们自己的独特作用,以知为例,它对情、意行具有先导和深化的作用,所以将“寓理于境”作为一条重要的情境教育实施原则。

上述两个部分,一是从德育宏观上讨论了品德的形成发展及情境经验的意义,二是从德育微观上讨论品德结构和以情传情的意义,两者都是以德育为出发点与归宿而得到统一。再从情境教育角度具体看,情境经验与以情传情两者也是相互相存、互相促进的。世界上情感都不会无缘无故发生,也不能靠人为的煽动。它只能来自人们的实践,而由典型事例所构建的情境也能产生类似的情感,所以有了情境及其经验才能实现以情传情。再就情境经验而言,如果少了情这一其本成份那不成为情境经验而是其他别的经验了。我们讨论情境经验与以情传情的互相依存的关系是为了使情境经验所具有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可以辩证统一的优势以及情感在知、意、行中的驱动纽带作用融合一体而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功能,从而使情境教育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品德诸要素全面协调地发展,还会促使情境经验提高到理性认识上来,同时有利提高观察、思考、想象的自觉性,发展创新思维。综上所述情境教育对提高品德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和现实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