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汲取的新启示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汲取的新启示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应用中给教学或学习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启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以下观点: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应用中给教学或学习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性启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包含以下观点:

(1)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

(2)学习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且是真实的,因而更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能够鼓励学习者进行批判型思维,能够更易于培养学习者的个性和易于发挥创造性。

(3)意义建构是学习的目的,要靠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和外界环境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4)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www.xing528.com)

(5)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同化新知识,则要引起“顺应”过程,即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6)同化与顺应离不开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经验与表象,情境创设则为提取长时记忆中的这些知识、经验与表象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传统课堂讲授中,由于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能激发联想,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有关内容,因而将使学习者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发生困难。从而启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正是数学学习方式变革的切入口,以问题方式所展开的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