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情境教育:创立学习情境的原则

情境教育:创立学习情境的原则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全新的情境中。当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教师要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它可以使学习活动的过程更加自然和深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之一。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

情境教育:创立学习情境的原则

1.创新性原则

“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全新的情境中。如果学习情境的创设都没有新意的话,那里还谈得上培养学生创新?

2.探究性原则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人类正是在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获得发展的。由于探究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得也不是由教师传授或从书本上直接得到,而是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查资料,做实验,通过假设、求证,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教师要给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造一定的学习情境,它可以使学习活动的过程更加自然和深刻。

3.互动性原则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应该是一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应该是课堂的主人。在学习情境的创设中,教师也不应该包办代替学生的作用,而是要师生互动,共同来创设学习情境。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生生互动来创设学习情境。

4.协作性原则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协作”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属性之一。协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协作意识和责任心等素质的培养。

5.激疑性原则(www.xing528.com)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思起于疑,即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而且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当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时,就会出现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如学习意志和学习毅力等。

6.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的核心是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引起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然启发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使学生能用以往所学的知识,通过一番分析、比较、综合和概括后获得进步,千万不要造成启而不发。

7.兴趣性原则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一定的好奇心,但这个好奇是建立在对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索上的。美国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能直接影响学习动机。

8.直观性原则

学生掌握书本知识需要以感性知识或经验为基础。直观可以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条件。创设学习情境如果做到了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由现象到本质,就能使学生很顺利地去完成一节课的学习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