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示情境教育生活内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揭示情境教育生活内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从理论上讲,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和社会家庭实际紧密联系,情境教育理论正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优化并服务于教育的理论,研究情境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揭示其联系,有利于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改革的理论依据。其次,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深化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揭示情境教育生活内涵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揭示情境教育生活内涵有着强烈的、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有利于情境教育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我们在学习、研究、应用情境教育理论的过程中,不能孤立地看待情境教育理论,应该把情境教育理论放入我国整个教育理论发展的大轨迹、大画卷中去,应该看到情境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版块,它和其他教育理论的其他版块之间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有着内在的、曲径通幽的联系的,这样才有利于情境教育理论开放式的深化和发展。

其次,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有利于我们在新时期开阔陶行知研究的视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的内在联系,再一次提醒我们要扩大陶行知研究的纵横跨度,不能把陶行知研究仅仅局限于陶行知论文论著的学习和理解上,还要看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与发展的新成果。我们要坚持陶行知研究的开放性,把陶行知研究和当前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诸多新成果沟通起来,既扩大陶行知研究的视野,又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提高他们的理论内涵。

第三,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有利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理论的成熟。我们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从理论上讲,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践结合、和社会家庭实际紧密联系,情境教育理论正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进行优化并服务于教育的理论,研究情境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揭示其联系,有利于我们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改革的理论依据。

(二)实践意义

首先,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一线教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教师站在生活教育的角度看情境教育,能够更好地把握生活情境的选取、优化和运用,提高情境教育的质量与效益,做到不仅形似,而且神似。(www.xing528.com)

当前新的教育教学成果的推广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形似而神不似,画虎不成反类犬。这和我们当前教师队伍的素质有关,也和我们推广新的教育教学成果的工作思路有关。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忽视了新成果的理论内涵的把握,简单地通过几节公开课就想做到新成果的推广,这不但与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事无补,还会害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新成果。不少教师在上了一段时间的形似而神不似的新课后,面对并不突出的教学成绩,反而对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说三道四。因此,要深化和扩大情境教育的应用范围,就必须加强对情境教育理论内涵的挖掘和总结,就必须重视情境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这样才可能避免情境教育推广的庸俗化,维护情境教育理论的科学形象,使我们的学习和推广工作收到实效。

其次,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还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深化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和运用,深化生活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一个地区面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形势,有一个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问题。教育教学理论的研究、应用与发展也有一个寻找新的教育增长点的问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的时期要获得广泛的应用和深刻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在现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寻找新的结合点,形成新的发展契机。我国当前比较有影响的情境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掌握教育理论、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等等,都可能成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新的发展点,新的发展契机。本节揭示情境教育的生活内涵意义就在于为生活教育理论寻找一个和情境教育共同发展的结合点。既推动情境教育的应用与发展,又扩大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视野。

第三,有利于我们做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工作,使我们的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生活的联系。

泰山不拒块石,江河不拒细流。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们国家在新的国际竞争的形势下对教育宗旨和教学内容、方法、过程与空间的一次新的调整。课程是教育宗旨的体现,新课程本身并不构成教学方法,新课程需要吸纳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的、有利于国家竞争力增长的优秀的教育教学新方法、新成就。揭示情境教育理论的生活内涵,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情境教育是吸引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是学生能够学会学习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是植跟根于生活的教育、是有利于国家竞争能力提高的教育,是符合和能够引领新课程改革深化和发展的教育。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中,要大胆使用一切新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这是新课程能够迅速得到广大一线教师认可和参与的有效途径,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追求,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有知识、会创造、会生活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有效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