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学校教育习惯于把学生看作接纳的对象,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静心”听讲,思维活动无形中养成一种依赖和定势,学生成了单纯吸收的被动角色。学校教育远离社会生活,舍弃学生原有的经验,教师主导作用的过度夸大、强化,形成了一个老师掌握,甚至是牵制着一个划一的集体,排斥或者忽略了学生的活动。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不可能成为主体。
情境教育则与儿童生活相联、相通,使学校呈现出贴近儿童的生气勃勃的生活场景。(www.xing528.com)
在优化的教育、教学的特定情境中,蕴含着教育者意图,结合教材特点所设计的角色,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它既引起儿童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起儿童进入角色、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新的教育教学内容设置了儿童曾经历的熟悉的背景,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儿童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顿时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凭借这种如临其境的知觉、会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与其他角色的关系,设身处地地体验角色的情感。儿童的经验在情境教育中被充分地利用并延续,日益丰富起来,在此情此境中,儿童的身心很自然移入所扮演、担当的角色。于是,自己仿佛变成了那个角色,“我与角色同一”,角色的喜怒哀乐,仿佛是自己真情实感的表露。由于角色的转换,儿童面对所处情境,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思维,根据教材与同伴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和适当的语言表述。角色变了,语言行为也随之变了。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总之,整个的教育、教学活动随着角色的活动、熟知的背景一下子进入沸腾状态。儿童情绪热烈,使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成了真正的主角。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变得那样主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情境的作用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其过程可概括为“进入情境——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自己与角色同一,产生顿悟”。通过角色转换,学生就由教学过程中等待接纳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主动角色”。既然成为主动角色,也就主动投入、主动参与教学,教育过程。儿童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就在其间逐步形成,逐步强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