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西古渡口:风陵渡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旅游资源

山西古渡口:风陵渡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旅游资源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风后死后,黄帝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地在他的家乡筑风陵葬之。近年来,随着风陵渡大船开通,才开始在风陵故址栽松植柏,当地政府期望能恢复风陵渡原有的风貌以增加旅游资源。风陵渡公路大桥建于1992 年,1994 年正式通车,桥长一千四百多米,桥墩高二十米,主孔桥跨度达一百一十米,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船头迎宾的闺女终于说了实话,这里虽然不是风陵渡,但做出来的黄河大鲶鱼却与风陵渡一模一样。

山西古渡口:风陵渡的重要历史遗迹与旅游资源

风不是一阵风,是个人。这里葬着一位叫做风后的人。

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黄帝蚩尤战于琢鹿之野,蚩尤作大雾,黄帝部落的将士顿时东西不辨,迷失四方,不能作战。这时候,黄帝的贤臣风后及时赶来,献上他制作的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困境,终于战胜蚩尤。风后死后,黄帝为表彰他的功绩,特地在他的家乡筑风陵葬之。风陵渡由此而得名。

风陵渡一景

风陵在哪里?路边小店的老板大致指了一个方向,说在那里。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老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汉子,他不懈地给我们指点风陵的具体方位,甚至不惮烦劳领我们跨过公路,望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所在,他说那就是风陵。见我们仍旧不得要领,便放弃了努力,颓然作罢。

他说,在早年间,渡口附近曾有高大的风后冢,冢前一株千年老柏树将风后祠遮盖起来。风后祠年年有人祭拜,香火旺盛。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古树被烧,祠堂被毁,风后冢被夷为平地。近年来,随着风陵渡大船开通,才开始在风陵故址栽松植柏,当地政府期望能恢复风陵渡原有的风貌以增加旅游资源。望着远处那片郁郁葱葱的高岗,周围是灿黄灿黄的油菜田,田野尽头,有成片成片的桃杏花,红红白白,吵吵闹闹地开着。风冢虽然与周边的土地没有什么区别,但既然知道那里深埋着一位非凡的人物,感觉上总有些异样,是崇敬,是神圣,是敬仰,兼而有之,说不清楚。上古时代战争、上古时代的睿智和上古时代的英雄一起长眠地下,苍绿的松柏禁不住人们猜测揣摩的欲望。

且慢,风陵渡不远一个叫作独头村的地方,还有一位让历史帏幕翻卷飘扬的人物。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天愿作比翼鸟。人们提起她的时候,更愿意与那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联系起来,更愿意想像她倾国倾城的容貌。

杨玉环杨贵妃

一千多年来,杨玉环时而作为一个“妇人误国”的道德符号被正统史家拈来提去,时而又作为一个爱情的象征为历代文人讴歌唱颂,然而,在风陵渡,在那个独头村,当我们将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谁都讶怪黄河的浑汤浊水何以能养育出那样掀动朝代兴衰的美丽容颜。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她的笑声从长安宫阙里飘出,一直飘进历史。她的容貌居然要胜过江山社稷,那个曾经开创盛世强霸剽悍的唐明皇在她面前成为一只柔顺的羔羊,杨玉环用她温暖的怀抱抚慰着一颗累疲已极的心灵

当地的老百姓对这位冤死在马嵬坡下的红颜女子寄寓着太多的同情和怜惜。不用政府号召动员,也没有文物部门的规划,就在大运高速公路通过的地方,家乡的老百姓为她建立了祠堂。

一个风后,一个杨玉环,两个相隔三千多年的历史人物齐聚在中条山麓。任何联系都显得牵强附会,然而两个历史人物不正让中条山下的风陵渡多了一份神奇,多了一份庄重,多了一重妩媚吗?

在黄河大桥桥头,我们弃车步行走到桥心。风陵渡公路大桥建于1992 年,1994 年正式通车,桥长一千四百多米,桥墩高二十米,主孔桥跨度达一百一十米,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站在距黄河河面二十米的高度,相当于站在六层楼高的地方,向南眺望,是河南灵宝的地界,东南方向,可以隐隐听到潼关古城里飘来的秦腔吼喊。下瞰黄河,水流平稳而急速,不慌不忙,一条大河如丝带般自北向南流将过来,夹带着浓重的腥味和湿气,在距桥不到百米的地方急速回转,打了一个非常潇洒的大弯倏然不见了踪影。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阻隔,莫非它知道在不远的前方就是任他挥洒漫流的中原大地吗?莫非它知道,在中原之外,有浩瀚的大海在等着接纳它吗?

既然潼关那头被人说是正宗的风陵古渡之一,肯定有其道理,于是驱车西行,由晋入秦。陕西这头,黄土丘陵地貌已经十分明显,由于黄河回转的冲刷,河岸也显得有些窄逼,通往潼关的公路不得不悬在半坡上,跨沟越涧,一会儿涵洞,一会儿桥梁。村落沿黄河散散落落一字排开。黄河岸边,堤岸齐整。

一路走一路问,被问的陕西老乡眼神里充满了同情,这个北路侉子也真是可怜,老乡说再上行几公里就可以看到渡口。也真是,几条汉子,吃饱饭没事干,开个汽车满滩转,急猴猴的像是渡河的急客,但从桥上大模大样开车过来渡的什么河?

我们只是笑了笑,继续寻找那个著名的风陵渡。有枣没枣先打两杆子,管他在陕西还是在山西。继续开车上溯,甩开公路桥,在铁路大桥的附近,果然看见了渡口的端倪。加大马力直扑过去,街头赫然立着牌子,却是陕西潼关县的潼关镇。

潼关老城只剩下一截土城墙了

渡口被辟成了公园,公园里亭台楼阁,绿柳成行,彩旗飘扬。河边迤迤逦逦泊着数十艘大船,这些钢铁家伙被彩画得像卡通里的景物,远远看去就像是盖在水上的建筑,走近了却是开在船上的饭店,幡幌飘摇,红男绿女,服务员笔直地立在船边热情邀客。(www.xing528.com)

我们问:这是风陵渡吗?

回答说:是,你们总共几位?

再问:这就是风陵渡?

问得人满腹狐疑,答的人就显得底气不足。船头迎宾的闺女终于说了实话,这里虽然不是风陵渡,但做出来的黄河大鲶鱼却与风陵渡一模一样。女孩子的那份热情倒叫一行人很不好意思,照实说出实情。

潼关的女孩子掩嘴咕咕地笑起来,说你们找风陵渡怎么找到陕西来了?难道我们潼关还不比风陵渡有名?然后说:风陵渡在河对岸。

顺着闺女指点看过去,河那边堤岸之上,一个偌大的村落。有汲水的输水管看得清清楚楚。心存疑惑,不放心又问一句:那真是风陵渡?

闺女笑起来:哄你们干什么?我姑姑的村子我还能不知道?赵村就是风陵渡。风陵就在赵村的背后。

看那赵村,还在潼关斜对过,处在黄河的上游,距离黄河铁路大桥并不算远,再往风陵渡镇那边看去,人烟辐辏,牵牵连连,却是同一个地方。

千恩万谢谢过闺女,可能谢得过于真诚,动作势必夸张。走出好远,还看见那闺女立在船头和同伴们在笑,笑声像喧哗的黄河水,脆脆的,乱乱的,心旌摇荡,勾魂夺命。

返回山西,再走上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回望陕西那厢,潼关老镇深深地隐在八百里秦川的入口之处,不见了踪影。不禁想起古人吟咏风陵渡的句子

一水分南北,中原气自全。

云山边晋壤,烟树入秦川。

落日黄尘起,晴沙白鸟眠。

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

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船。好一个繁忙的码头!它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