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观念中,书是知识的传承、经验的积累、智慧的聚集。可庄子眼中的书籍却和我们通常的观念大相径庭,他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秋水》)认为可以说出来、写下来的东西都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庄子在《外篇·天道》中讲了个小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
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他请的一个做车轮的师傅叫作轮扁,正在堂下砍削木材,制作车轮。轮扁问齐桓公:“您读的是什么书啊?”桓公回答:“是记载圣人之言的书。”轮扁又问:“圣人还在吗?”桓公说:“已经死了。”轮扁脱口而出:“那么您所读的书不过是圣人留下的糟粕罢了。”桓公一听这话,很不高兴地说:“我读书,你一个做轮子的匠人怎么能随便议论?说出道理就可以放过你,要是说不出道理就处死你!”
轮扁从容自若地说:“我是从我做的事情得出这个道理的。我砍削木材制作轮子,如果轮孔砍得宽大了辐条就会因松动而不牢固;轮孔砍得小而紧,辐条因滞涩而难以楔入。只有砍削得不紧不松,轮子做得才正好。但我说不出我做轮子做得完美的技巧,可这其中确实是有窍门在的。这窍门我不能明白地告诉我的儿子,我儿子也不能从我这里得到做轮子的经验和方法,只能是他自己心领神会。所以我已经七十岁了,还在独自做车轮。古代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道理都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庄子认为,人间的至理就像轮扁制轮子的方法一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本记录下来的不过是已经过时的东西罢了,真正精华的东西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大道中最具神韵的部分,只能靠个人去体会。任何流于知识形式的东西,都已远离了“道”。所以,读书只是简单的咀嚼过程,之后还要经过消化和吸收去品味书香——古人思想的馨香。像庄子一样,走进书本,又走出书本,得其神韵,忘其形骸,这才是真正的读书。
韩非子对经典的态度与庄子不谋而合,《韩非子·喻老》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他对经典的态度。(www.xing528.com)
王寿背着书走路,在一条大路上遇见了隐士徐冯,徐冯说:“任何事情都是人为的,而人的行为要应时而作,一个智者绝不会以为世界上有一成不变的事情。书是因人的智慧而产生的,因此一个智者绝不抱着书本死读。现在你为什么要背着书走路呢?”王寿听了他的话就烧了书,并高兴得手舞足蹈。
遇事处处都要到书本上去找参考,就成了死读书。所以徐冯说:“时世不同,处事的方法和原则也不同,不能把记录前人言论的书当作金科玉律。”王寿领会了他的话,烧了书之后才如释重负,手舞足蹈。
我们从出生起,头脑中便被灌进了许多思维定式。读书也是这样。前人的著述确实辉煌,我们也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对于读书,孟子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无论是什么样的圣贤经典,都不能简单盲从,要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有智慧的人绝不是死读书,而是要立足于实际生活,活学活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