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在体道悟道时常常说到“水”。水与母亲、大地、婴儿同是道家哲学所极力推崇的至道与至善的象征。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就有关于水的喻写:“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有道德的上善之人,就像水一样,善于利养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所以最接近于道。而庄子更喜欢从游水中体悟他的逍遥游境界,《庄子·达生》篇中讲过一个孔子与水的故事:
一次,孔子带着他的几个学生到吕梁游览观赏美妙的大自然景色。只见那吕梁的瀑布飞流而下,溅起的水珠泡沫直达四十余里以外。在这里,就连鱼一类的水族动物都不敢游玩出没。然而,孔子却突然发现一个汉子跳入水中。孔子大吃一惊,以为这个汉子有什么伤心事欲寻短见,于是,他立即叫自己的学生顺着水流赶去救那人。不料,那汉子在游了几百步的地方却又露出了水面,上得岸来,披着头发唱着歌,在堤岸边悠然地走着。
孔子赶上前去诚恳地问他:“请问,您游水有什么秘诀吗?”
那汉子爽快地一笑说:“没有,我只不过是出于本性,顺其自然罢了。我能顺着旋涡一直潜到水底,又能随着旋涡的翻流而露出水面,完全顺着水流的规律而不以自己的生死得失左右自己的行为,这就是我游水游得好的原因。”孔子又问:“什么叫作出于本性,顺应自然呢?”汉子回答:“如果我生在丘陵,我就去适应山地的生活环境,如果长在水边则去适应水边的生活环境,这叫作出自天性。不是有意地去做却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这就叫顺应自然。”
这们吕梁汉子之所以能在“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急流中畅游无碍,是因为自己与水浑然一体,水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达到了与自然浑然一体的境界。这种境界即“道”的境界,也就是逍遥游的境界。像吕梁汉子这样的擅泳者,今天也不乏其人。在黑龙江省的镜泊湖上,有一个湍急的瀑布,瀑布下是深冷的水潭。但那里却有一个著名的表演项目—瀑布跳水。当时围观的有上千人,每每看见表演者纵身跳入瀑布下的深潭时,大家都如孔子见吕梁丈人般惊呼惊叹。(www.xing528.com)
人生如沧海,每个人行走一趟,风雨难免、激流难免。如果能学习吕梁汉子的顺水而为,就能在激荡的人生中游刃有余。
在庄子的启发下,让我们也一起顺着事物的自然天性了解事物、把握事物吧。
摒弃红尘的喧杂,让心灵宁静。当心灵敞开窗口的时候,自然才是可亲近的。这时从玻璃上反射着滑落的一抹夕阳,几滴钻入窗隙的雨珠,一只在树尖上欢叫着的麻雀,甚至墙缝中的几丝杂草,都能成为不是风景的“风景”。它们以单纯的姿态打动你,使你惊异于自然的和平、宁静。它们没有外在于人的观赏距离,或说,它们都是充满灵性的,就栖息于你心灵的窗下。你难道不想静下心来倾听它们无言的诉说吗?
只有宁静而聪慧的心灵,才能感知到这个世界上在不经意间忽略的美好。当你声名日盛,金钱愈多,恋情正浓,或被生活中的种种琐碎牵扯得疲于奔命时,别忘了找一点儿空闲,让心灵宁静,体悟自然,顺自然而为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