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命令和微操作
一台计算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控制部件和执行部件。控制器就是控制部件,而运算器、存储器、外围设备相对控制器来讲,就是执行部件。那么两者之间是怎么进行联系的呢?
控制部件与执行部件的一种联系,就是通过控制线。控制部件通过控制线向执行部件发出各种控制命令,通常把这种控制命令叫作微命令,而执行部件接受微命令后所进行的操作,叫作微操作。
控制部件与执行部件之间的另一种联系是反馈信息。执行部件通过反馈线向控制部件反映操作情况,以便使控制部件根据执行部件的“状态”来下达新的微命令,这也叫作“状态测试”。
2.微指令和微程序
在一个CPU周期中,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构成一条微指令。图5-20表示一个具体的微指令结构,微指令字长为23位,它由操作控制和顺序控制两大部分组成。
(1)操作控制部分
操作控制部分为17位,每一位表示一个微命令,如第1位表示运算器的加操作,第2位表示运算器的减操作,……,第17位表示程序计数器加1操作。当操作控制字段某一位为1时,表示发出微命令,控制运算部件执行该微操作;当某一位为0时,表示不发出微命令。例如,当微指令字第1位信息为1时,表示发出加的微命令,那么运算器执行两个数的加操作。(www.xing528.com)
图5-20 微指令基本格式
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这个微指令序列通常叫作微程序,即微程序是由微指令组成的。那么在执行当前一条微指令时,必须指出后继微指令的地址,以便当前一条微指令执行完毕后,取出下一条微指令,继续执行。
(2)顺序控制部分
顺序控制部分用来产生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图5-20中的顺序控制字段有6位,其中后4位(20~23位)用来直接给出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称为直接顺序控制字段),它决定了这个微程序最多可以有24=16条微指令。第18,19两位是判别测试标志。当此两位全为0时,表示不进行测试,直接按顺序控制字段第20~23位给出的地址取下一条微指令;当第18位或第19位为1时,表示要进行P1或P2的判别测试(这两位简称P字段),根据测试结果,需要对第20~23位的某一位或几位进行修改,然后按修改后的地址取下一条微指令。
实际上,微指令的设计是复杂的,一条微指令中的17个微操作要安排在一个CPU周期内完成,要考虑很多细节问题,这里不作介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