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制度管理文件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制度管理文件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推动体育改革,研究制定学院体育工作的发展;编制学院体育工作的中长期发展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在所负责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中,对违反本规定的运动员,有责令其检讨、停止训练一周和停训一个月的处罚权力,处理意见需提交体育部主管训练工作的主任。对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运动员,有提交体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制度管理文件研究

一、体育工作职能与岗位职责

1.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作职能

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是学院全面领导全校师生开展体育活动的管理组织。其宗旨是通过各类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宣传,培养品德高尚、素质全面、体魄强健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全面推动学校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体育运动的普及,活跃校园体育文化,使广大师生员工建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团结友爱的优良品德和遵纪守法的观念;加快高品质幸福金院建设的探索,促进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为学校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伟大愿景和目标服务。

(1)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体实施国家、省(市)上级部门制定的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制定学院体育工作的有关计划与管理制度。

(2)积极推动体育改革,研究制定学院体育工作的发展;编制学院体育工作的中长期发展和年度计划,组织实施并检查执行情况。

(3)指导与协调学院体育工作的发展;指导学院教职工体育和学生课内外体育锻炼及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开展。

(4)制定全院性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计划,指导全院性体育竞赛工作,组织参加和承办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5)统一规划全院运动项目布局,指导优秀运动队和俱乐部的建设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制定我院有关体育竞赛、运动队训练的奖励、补贴标准。

(6)组织和指导体育新闻报道、校园体育文化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协同有关部门,努力发展体育教育,培训体育干部和体育人才。

(7)负责学院竞赛性、群体性体育经费的计划与管理,协同有关部门规划、协调体育设施建设布局,制定体育设施、器材装备标准。

(8)完成上级部门和学院党政交办的其他事项。

2.体育军事部工作职能

体育军事部主要承担学校体育课和军事理论课教学,运动训练、体育竞赛、课余体育与国防教育兴趣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指导,负责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管理,开展体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学院二级教学部门,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落实学院下达的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积极为各系部专业人才培养提供职业体能储备、职业岗位身体活动技能储备、职业综合素养储备以及职业终身体育技能储备服务。

(2)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明显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活跃校园文体生活,繁荣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陶冶体育情操,培养体育素养。

(3)开展校级运动队和体育类锻炼俱乐部(社团)组织建设,不断加强锻炼和训练质量,努力提高运动竞技水平,在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为学院争得最大荣誉。

(4)承担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具体组织具有本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传统性师生体育类竞赛,组织开展学生课余体育锻炼考勤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工作。

(5)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监测和干预机制分析,以三个课堂(第一课堂:体育课教学;第二课堂:课余锻炼与训练;第三课堂:体育网络教学与文化熏陶)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和素质提升。

(6)承担全校学生军事国防教育工作,实施院系两级“1K+7N”教育教学模式和网络考核评价模式,普及国防知识,增强国防观念,提升国防素养。

(7)积极开展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学术研究,以省域高职体育研究中心为平台,以科研引领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3.体育军事部教师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的全体教师,分别在各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进行教学、竞训、群体、科研、社会服务、校园体育文化引领等具体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教师要明确学校课程教学的目的任务,贯彻执行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认真钻研教材、编写教案,严格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教师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教学的规章制度,不得私自停课,随意调课或合课,不得擅自改动教学计划;

(3)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常规,上课注意仪表,着装整洁,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

(4)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提高动作示范质量和教学效果;

(5)教学中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体育课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身体练习,注意安全,防止发生伤害事故。加强课堂的组织纪律,做到活而不乱;

(6)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工作,教育学生要勇于吃苦,积极锻炼,爱护公物,借还器材要认真负责;

(7)教师要努力钻研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扩展知识面,积极参加集体锻炼,刻苦练习专项技术,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勇于竞争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8)教师要端正工作态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积极支持体育军事部工作,勇于承担分配的任务,积极参加课外体育、军事理论辅导、运动竞赛、裁判及体质测试等工作,全心全意为学校体育和国防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9)教师必须参加体育军事部组织的业务学习、政治学习和其他各种活动,遵守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按规定办理相关请假手续;

(10)担任各运动队教练员的教师,要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与管理工作,带队出外比赛时要严格管理,教育学生勇于拼搏,争创佳绩,为学校争光。

4.教练员工作职责

(1)教练员是运动队的核心,具有敬业与奉献精神,同时亦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长的本专项运动经历,了解本专项全方位发展情况,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2)教练员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工作,并对运动员全面负责,参赛前为运动员办理有关运动保险事宜。教练员在工作中,坚持科学训练和严格管理,要珍惜机会,爱惜人才。教练员必须担负起所招收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在平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引导运动员搞好运动员之间及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团结,加强运动队(运动员)的作风建设。

(3)教练员有义务了解体育特长生生源情况,有介绍和推荐体育特长生的责任,在招收本项目体育特长生中,有优先建议权并对该生入学后的训练、竞赛和运动成绩负起责任。

(4)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有及时向体育部反映运动队(运动员)基本情况和阶段表现的责任。在所负责的训练和管理工作中,对违反本规定的运动员,有责令其检讨、停止训练一周和停训一个月的处罚权力,处理意见需提交体育部主管训练工作的主任。对严重违反本规定的运动员,有提交体育部根据相关规定加重处罚的权力。对训练刻苦、作风顽强、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有向体育部推荐(保送研究生、获体育奖学金)候选资格、申请缩短和延长学制的权力。

(5)本着实事求是、精简节约的精神,各运动队在比赛开始前一周,由主教练根据本次比赛的具体情况上报比赛期间的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比赛期间的交通和饮料等费用),报经体育部领导批准后,去计财处领取预付款,并于比赛后一周内完成报销、结清还款。

(6)教练员每学期或每赛季应上报总结材料以及下学期或下赛季训练计划。并按规定时间进行训练,严格考勤。无特殊情况,教练员在赛前4周内和比赛期间不得脱离队伍,比赛后将运动队(运动员)成绩册或成绩证明报送体育部主管训练工作的主任,并作好比赛后的总结。

(7)教练员的训练,视为教学课程,纳入教学管理,按照超工作量计算。运动队教练员工作量折算办法:6学时/队/周,每学期计16周;参加省运会预赛的教练员工作量折算办法:2学时/队/周,按实际训练周数核发;进入省运会决赛的教练员工作量折算办法与运动队教练员工作量折算办法相同;主教练的系数为1,田径队分项教练乘以0.9的系数,其他项目助理教练乘以0.9的系数。教练员必须按规定(计划)时间进行训练,严格考勤制度,对教练员的迟到、早退、旷训等,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定给予处罚。

(8)对教练员完成指标的情况进行考核,与津贴挂钩,对成绩突出的教练员除按运动队奖励办法执行外,并参照学校“教师岗位工作业绩考核记分办法”有关条例执行。教练员训练不认真,或未完成任务目标者,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扣除部分校内津贴直至解聘其教练员。

5.体育军事部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主任在学院分管教学工作、体育工作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和配合下,主持体育军事部全面工作,具体联系体育教研室、办公室、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群体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时了解省内外有关高职类院校体育教育的方针政策,以学校体育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为工作目标;

(2)负责体育军事部全面工作,为部门消防安全、人身安全、人事管理财务管理、教学质量、教学与管理秩序维护第一责任人;

(3)负责拟定体育军事部发展规划,出台和制定各类规章制度;

(4)负责与校内外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取得各部门对体育军事部工作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体育工作;

(5)负责体育军事部的发展与建设,加强部门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动员并带领全体人员共同创造体育工作新局面;

(6)负责部门师资培训、培养和考核工作,确保部门师资满足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学源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

(7)负责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规划,努力改善学校体育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8)负责部门体育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组织管理,提升教师体育科研、社会体育服务能力和水平;

(9)负责定期检查和总结部门阶段性体育工作,提出各项工作的改革意见和建议,并向分管校长请示和汇报;

(10)完成校领导交办和各有关部门提请协办的有关工作。

6.体育军事部副主任(或主任助理)岗位职责

在部主任的直接领导下,配合部主任做好体育军事部的各项工作,具体分管国防教育与军事理论课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科研、体育教育技术等工作。具体联系军事理论教研室、竞训管理中心、体质测试管理中心、高职体育研究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1)在部主任的领导下,全力支持、配合、协助主任做好体育军事部的全面工作;

(2)负责分管工作范围的计划制定、人员组织、日常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具体工作;

(3)协助部主任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贯彻落实情况;

(4)协助主任做好外联内接的各项服务工作;

(5)负责运动队招生政策、教练选聘、赛场安全、赛纪赛风、训练与竞赛科学化的日常组织与管理工作;

(6)负责院体育网、体育军事部网站建设与维护的组织工作,负责部门根据课程建设需要所开展的教育技术服务工作;

(7)负责部门财产物资管理工作,及时做好财务物资的核查、建账、登记、采购、报损、报废等具体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8)负责做好部主任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7.体育教研室主任岗位工作职责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最基层的教学组织单位,其基本任务是执行各专项的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学校所规定的教学和群体性工作任务。在体育军事部主任领导下,主要负责体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第一课堂的体育教学落实、课余体育竞赛训练工作的日常组织管理等具体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根据省内外有关高职类院校体育教育的方针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组织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大纲的整编和修订,确保体育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2)根据学院每学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任务,及时与教务处及各院、系教学办联系,确保体育教学任务和计划的切实落实,科学编制体育课授课计划;

(3)负责开展体育课教学法的研讨,组织体育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以及课程教学改革;负责选定或组织编写并管理学生体育教材;

(4)负责体育课的教学常规、安全保障、场地器材、教学秩序、考核评价的管理和监测工作,收集并汇报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负责教师因公因私需要调代课期间的请假审批、教学调剂、代课教师安排落实等具体工作;

(6)负责体育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落实教练选聘、赛场安全、赛纪赛风、训练与竞赛科学化的日常组织与管理工作;

(7)负责学生体育成绩的管理、上报和归档工作;

(8)负责做好部领导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8.体育教研室副主任岗位工作职责

在体育教研室主任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主要负责第二课堂课余体育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组织管理、体育场馆设施维护与保障、体育文档等工作的日常组织管理工作,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配合教研室主任组织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大纲的整编和修订、体育教学任务的安排,确保体育教学任务全面有序落实;

(2)负责校园课余学生群体活动(俱乐部、协会、社团)的组织管理工作;

(3)负责每年度(学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成绩管理与上报工作;

(4)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体育场馆设施设备、仓库物资、器材的安全性、满足性、资产性进行实地核查;

(5)负责部门体育师资青年教师的培养,组织实施青年教师的业务培养与考核工作;

(6)负责每学年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与考核,努力提升教育技术和质量水平;

(7)负责组织和安排每学期的教学检查和同行打分;

(8)负责做好部领导和教研室主任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9.军事理论教研室主任(副主任)岗位工作职责

在体育军事部主任领导下,主要负责学校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的编制,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军事类学生俱乐部(社团、协会)指导等工作的日常组织管理,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根据省内外有关高职类院校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方针和课程建设指导思想,组织教师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大纲的整编和修订,确保军事理论课程教学与时俱进,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先进性;

(2)根据学院每学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任务,及时与教务处及各院、系教学办联系,确保军事理论课教学任务和计划的切实落实,科学编制军事理论课授课计划;

(3)负责开展军事理论课教学法的研讨,组织军事理论教研室的教师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以及课程教学改革;负责选定或组织编写并管理学生军事理论课教材;

(4)负责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常规、安全保障、场地器材、教学秩序、考核评价的管理和监测工作,收集并汇报教学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5)负责教师因公因私需要调代课期间的请假审批、教学调剂、代课教师安排落实等具体工作;

(6)负责军事类学生俱乐部(社团、协会)指导工作的日常组织管理;

(7)负责学生军事理论课成绩的管理、上报和归档工作;

(8)负责做好部领导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10.体育军事部办公室主任(主持工作的副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办公室是部门日常工作的行政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在部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负责联系和协调各科室工作,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2)负责上级文件的收发、登记、传阅、转递、催办、保管,搞好文件、报告、材料的起草、归档工作,积极做好本部门各类体育工作文档归档和建设工作;

(3)负责通知各类会议,并负责安排好会场;

(4)负责安排部务会议,做好会议记录

(5)协助部主任制定每学年(学期)工作计划、总结报告,负责办理、草拟以部名义印发的有关文稿;

(6)领取、保管、发放办公用品,协助各科室使用并管理好现有的固定资产;

(7)负责做好日常人事管理及考勤等工作,做好日常和假期值班人员的安排;

(8)接收、处理来信、来访,负责部门集体活动的联系;

(9)负责体育军事部对外对内宣传、楼宇文化建设工作,完成每年度《学院体育工作手册》(年鉴);

(10)负责部门教职工各类补贴、福利的领取和发放;

(11)负责为学生办理毕业、复学、退学、降级等签字、盖章手续;

(12)负责有关账目,体育军事部经费的初审、报销和处理工作;

(13)负责检查体育军事部各部门的卫生,并负责安排打扫会议室的卫生(包括卫生间),保持干净、整洁;

(14)负责部门勤工俭学人员申请、考核和管理工作;

(15)完成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1.体育军事部竞训管理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竞训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校内外的各级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和训练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根据省内外各级体育、教育主管部门各类体育竞赛计划和相关规定,尽早研制学校年度(学期)校外体育竞赛参赛与训练计划;

(2)根据学校传统性竞赛周期计划,布置落实校内校级和俱乐部系列比赛;

(3)协助体育教研室主任做好体育运动队训练和竞赛的组织与管理,落实教练选聘、赛场安全、赛纪赛风、训练与竞赛科学化的日常组织与管理工作;

(4)负责研制学院体育特长生招生政策、体育人才选拔、训练管理与激励机制;

(5)负责各类运动队训练、比赛经费、素质拓展奖励、群体竞赛课时补贴申报的初审工作;

(6)负责定期对各运动俱乐部、代表队、教练员训练和比赛组织与管理情况进行巡访、检查和监督指导,积极做好竞训工作相关文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7)定期开展学生体育裁判员的培训工作;

(8)协助校、系分工会开展教职工群体性竞赛活动;

(9)完成部、室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2.体育军事部群体管理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群体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校内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俱乐部(协会、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及时编制校内群体性阳光体育活动具体实施方案;

(2)负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早锻炼、大课间、课后体育锻炼);

(3)负责组织学生体育锻炼俱乐部的组建与管理,并与竞训管理中心共同统筹安排学生体育俱乐部的各项比赛;

(4)负责组织体育教师定期对各系(院)学生体育工作的指导,并开展对各系(院)的日常体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与评估;

(5)与校团委、校学生会以及各院系体育部保持联系,协助指导他们开展学生的各类体育活动;

(6)积极培养学生体育干部和骨干的体育特长,定期组织召开全院学生体育干部工作会议;

(7)负责制定、起草与发布“学期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考勤标准”相关通知和规定,积极做好群体工作相关文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8)完成部、室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3.体育军事部场馆管理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场馆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校内各类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运行、维修维护和社会服务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目前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基本状况,研制各类场馆管理使用办法和建设维修规划;

(2)研制各类场馆在确保学校大型活动、正常体育工作需要基础上的合理开放时间,研制学校体育场馆提供社会服务的收费标准;

(3)定期检查各类场馆安全性、稳定性和完好性,确保安全使用和有序使用,对影响体育活动安全性的场馆设施及时向基建后勤处申请预约维修,在紧急和必要时可以决定暂停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场馆设施;

(4)定期检查体育场馆卫生保洁工作;

(5)在体育场馆日常维修、新建、改建进程中,作为使用部门项目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起监督指导作用;

(6)积极做好体育场馆管理使用相关文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7)协助办公室积极做好体育场馆楼宇文化建设工作;

(8)完成部、室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4.体育军事部体质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体育军事部体质健康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校内年度(学年)学生、教职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与管理,其主要职责是:

(1)了解国家、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及时研制校内学生体质测试的具体实施方案;

(2)负责制定、起草与发布《学年(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组织》的相关通知和规定;

(3)组织落实每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补考、成绩汇总、查询、上报、成绩分析以及体质健康水平干预对策研究;

(4)负责对测试器材的检查、校正,确保各类测试器材的完好性、准确性;

(5)负责组织落实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学生、教职工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组织工作;

(6)积极做好有关学生、教职工体质测试工作相关文档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

(7)根据相关规定,做好必要的成绩公示和保密工作

(8)完成部、室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5.省高职体育研究中心工作职责

省高职体育研究中心是××职业学院作为牵头和负责人单位,组织全省高职院校在职体育教师中高级职称或硕士学历及以上人员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公益性团体,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团结组织开展高职体育政策分析和对策研究;

(2)组织开展全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监测报告分析与干预机制研究;

(3)组织开展全省乃至全国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4)组织开展省内外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常态数据采集与发展报告;

(5)完成年度(或学年)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报告(白皮书);

(6)完成年度(或学年)全省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报告(白皮书);

(7)完成年度(或学年)本市高职院校体育发展报告(白皮书);

(8)完成年度(或学年)全省高职院校学生体质状况分析报告与干预机制研究;

(9)以季度为单位,定期开展××职业学院教职工体质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教育活动。

(10)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协会、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16.体育军事部体育器材出借室工作职责

体育器材出借室全面负责体育器材、物资管理使用和体育场馆开放及关闭,其主要工作职责是:

(1)负责全校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日常管理;

(2)负责固定资产和其他体育用品一律入账后使用,做到账物相符,定期核对检查;

(3)文明用语,热情为教学、训练、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场地器材服务,准时上下班,确保上课和课外活动出借器材;

(4)对现有物资器材要定期清点,分门别类,存放整齐,方便取用,期末要对不能使用和报废的器材进行清点上报,注意防火防盗,防霉变;

(5)经常打扫库房、出借室、会议室室内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

(6)上课时,提前20分钟到岗,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课后验收体育器材。体育教学使用的器材,必须由任课教师指定的学生负责借还,如有丢失,应负责追回或令其赔偿,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和保修,确保安全使用;

(7)积极配合做好体质健康测试工作,负责对测试仪器的维护、清洁。测试结束后,负责将仪器整理后集中保管;

(8)定时为体育课外锻炼考勤机进行充电,确保正常使用;

(9)负责器材出借室勤工俭学学生的日常管理与考核;

(10)加强运动场地的管理,协调有关人员严禁各种车辆和外来人员进入场地,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与训练;

(11)遵守学校和部里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完成各级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体育教学工作管理规定

1.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学校体育工作是指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

第三条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第四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体育锻炼与安全卫生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强身健体活动,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注意吸取国外学校体育的有益经验,积极开展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第五条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六条 学校体育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并接受体育行政部门的指导。

第二章 体育课教学

第七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实施体育课教学活动。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各年级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第八条 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第九条 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

第三章 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条 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生动活泼。

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

中等专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在学生中认真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达标活动和等级运动员制度。

学校可根据条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远足、野营和举办夏(冬)令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第四章 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等学校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以开展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

第十三条 学校对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学生,应当安排好文化课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并注意改善他们的营养。普通高等学校对运动水平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学生,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第十四条 学校体育竞赛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第十五条 全国中学生运动会每三年举行一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特殊情况下,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可提前或者延期举行。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国际学生体育竞赛。

第十六条 学校体育竞赛应当执行国家有关的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第五章 体育教师

第十七条 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第十八条 学校应当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数内,按照教学计划中体育课授课时数所占的比例和开展课余体育活动的需要配备体育教师。除普通小学外,学校应当根据学校女生数量配备一定比例的女体育教师。承担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任务的学校,体育教师的配备应当相应增加。

第十九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进修培训。对体育教师的职务聘任、工资待遇应当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妥善解决体育教师的工作服装和粮食定量。

体育教师组织课间操(早操)、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体育竞赛应当计算工作量。

学校对妊娠、产后的女体育教师,应当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予相应的照顾。

第六章 场地、器材、设备和经费

第二十条 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或者地方制定的各类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标准,有计划地逐步配齐。学校体育器材应当纳入教学仪器供应计划。新建、改建学校必须按照有关场地、器材的规定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

在学校比较密集的城镇地区,逐步建立中小学体育活动中心,并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社会的体育场(馆)和体育设施应当安排一定时间免费向学生开放。

第二十一条 学校应当制定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管理维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或者破坏体育器材、设备。

第二十二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实际需要,把学校体育经费纳入核定的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内,予以妥善安排。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安排年度学校教育经费时,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的体育经费,以保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国家和地方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在经费上应当尽可能对学校体育工作给予支持。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支援学校体育工作。

第七章 组织机构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健全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和检查。

学校体育工作应当作为考核学校工作的一项基本内容。普通中小学校的体育工作应当列入督导计划。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由一位副校(院)长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应当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第二十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规模较大的普通中学,可以建立相应的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

班主任、辅导员应当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一项工作内容,教育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校的卫生部门应当与体育管理部门互相配合,搞好体育卫生工作。总务部门应当搞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后勤保障。

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以及大、中学生体育协会等组织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

第八章 奖励与处罚

第二十六条 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十七条 对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体育课的;

(二)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三)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四)不按国家规定解决体育教师工作服装、粮食定量的。

第二十八条 对违反本条例,侵占、破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单位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教育行政部门令其限期清退和修复场地、赔偿或者修复器材、设备。

第九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高等体育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的体育工作不适用本条例。

技工学校、工读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成人学校的学校体育工作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可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发布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

一、课程性质

第一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第二条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目标

第三条 基本目标

基本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并基本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够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运动技能目标: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能测试和评价体质健康状况,掌握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体能的知识与方法;能合理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社会适应目标: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第四条 发展目标

发展目标是针对部分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确定的,也可作为大多数学生的努力目标,分为五个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能独立制定适用于自身需要的健身运动处方;具有较高的体育文化素养和观赏水平。

运动技能目标:积极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在某个运动项目上达到或相当于国家等级运动员水平;能参加有挑战性的野外活动和运动竞赛。

身体健康目标:能选择良好的运动环境,全面发展体能,提高自身科学锻炼的能力,练就强健的体魄。

心理健康目标: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环境中表现出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动关心、积极参加社区体育事务。

三、课程设置

第五条 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六条 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四、课程结构

第七条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第八条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第九条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第十条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五、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

第十一条 确定体育课程内容的主要原则是:

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

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力求丰富多彩,为学生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

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教学内容应与学科发展相适应,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果。要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

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第十二条 教学方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

六、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第十三条 体育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者。学校应当在上级行政部门核定的教师总编制内,按照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授课、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以及完成培养优秀体育人才训练的任务,配备相应数量合格的体育教师。

第十四条 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逐步提高学历水平,从而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条 体育教师在强化培养人才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加强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职能和社会服务(含社区体育)的职能,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的研究,不断推广优秀教学成果。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按照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及有关规定进行规划和建设,创造条件满足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提高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条 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培养聘任制度;各类教学文件和教师、学生考核资料须归档立案;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建立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的管理系统;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第十八条 各校应根据本纲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大纲,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加强教学过程控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无政府主义之实的不良现象发生。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班人数一般以30人左右为宜。

第十九条 体育课程教材的审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与组织。本着“一纲多本”的原则,博采众长编写高质量的教材。未经全国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体育课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选用,以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

第二十条 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如:充分利用校内外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班主任、校医、家长、学生骨干等,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体育场馆设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开发体育设施资源。

做好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和对新兴、传统体育项目的利用,开发运动项目资源。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获取信息,不断充实、更新课程内容。

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和节假日,开展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体育夏(冬)令营、体育节、郊游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发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

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

七、课程评价

第二十一条 体育课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等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评价应是对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定等方式进行。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教师的教学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业务素养(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可通过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专家评议等方式进行。课程建设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教材建设、课程管理、师资配备与培训、体育经费场馆设施以及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采用多元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应,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的评价意见。

第二十二条 体育课程建设的评价由教育部组织进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制定评价方案,定期表彰和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成绩优秀的单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进行全国性表彰和奖励,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八、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纲要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不适用本纲要。

3.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适用于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

一、体育工作规划与发展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国家教育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及各项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挖掘学校体育在学生道德教育、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中的多元育人功能,有计划、有制度、有保障地促进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统筹规划学校体育发展,把增强学生体质和促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和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全面发挥体育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定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具体任务、保障措施和责任分工,并落实各项工作。

3.设置体育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干部、教师和工作人员,并赋予其统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各项管理职能。实行学校领导分管负责制(或体育工作委员会制),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体育工作专题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各有关部门积极协同配合,合理分工,明确人员,落实责任。

4.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管理,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竞赛活动、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领域制定规范文件、健全管理制度加强过程监测。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机制,并纳入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

5.严格执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必须为一、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每周安排体育课不少于2学时,每学时不少于45分钟。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30人。

6.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要将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7.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增强体育教学的吸引力、特色性和实效性。建立体育教研、科研制度,形成高水平研究团队,多渠道开展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教学质量、课余训练、体育文化水平等为目标的战略性、前瞻性、应用性项目研究,带动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提高。

三、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

8.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健全制度、完善机制、加强保障。面向全体学生设置多样化、可选择、有实效的锻炼项目,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三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9.学校每年组织春、秋季综合性学生运动会(或体育文化节),设置学生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民族性体育项目,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经常组织校内体育比赛,支持院系、专业或班级学生开展体育竞赛和交流等活动。

10.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特长,有效发挥体育特长生和学生体育骨干的示范作用,组建学生体育运动队,科学开展课余训练,组织学生参加教育和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竞赛。

11.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传承创新。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采取鼓励和支持措施定期开展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体育传统和特色。开展对外体育交流与合作。通过校报、公告栏和校园网等形式,定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传播健康理念。

12.因地制宜开展社会服务。支持体育教师适度参与国内外重大体育比赛的组织、裁判等社会实践工作。鼓励体育教师指导中小学体育教学、训练和参与社区健身辅导等公益活动。支持学校师生为政府及社会举办的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

四、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

1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完善工作条件,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测试成绩向学生反馈,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及时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

14.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毕业年级学生测试成绩及格率须达95%以上。

15.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

16.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锻炼,切实改进体育工作,提高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五、基础能力建设与保障

17.健全学校体育保障机制,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并与学校教育事业经费同步增长。加强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教育、伤害预防和风险管理,建立健全校园体育活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妥善处置伤害事件。

18.根据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健全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岗位聘任和学习进修等制度。

19.将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竞赛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工作纳入教师工作量,保证体育教师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工作量的计算标准一致,实行同工同酬。

20.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完善配备、管理、使用等规章制度,基本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定时维护体育场馆、设施,及时更新、添置易耗易损体育器材。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

4.国家学生体质测试标准(2014年修订)

见前文

5.××职业学院关于学校体育必修课补考、重修实施办法

根据学院学籍管理、体育教学规定等实施办法,针对学生体育必修课课程考试补考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经体育军事部研究,特制定以下体育必修课补考和重修实施办法。

(1)无故不参加选课、旷课学时达到本学期应授课总学时1/3以上者;

处理办法:重修。由学生主动到教务处办理重修申请,办理相关重修手续后,凭教务处重修证明到体育军事部办公室联系重修课目和上课时间,该课目体育必修课成绩、重修成绩待该学期学业完成后,由体育军事部单独报送教务处和相关二级学院。

(2)无故旷考造成学期体育必修课总成绩不及格者;

处理办法:凭含本人无故旷考情况的说明和本人认知情况的书面申请报告,在次学期学院规定的补考时间内,向原体育必修课任课教师进行补测,按学校本学期补考规定上报补考成绩。

(3)完成所有项目考试,但体育成绩总分不及格者;

处理办法:次学期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课外体育锻炼,考勤次数达到80分及以上;或该学期参加由学校组织的1000米跑(男生)/800米跑(女生)并达到80分及以上者,视作通过个人后续努力,补考合格。

备注:学校体育必修课成绩评价标准为:

第一学期:课堂参与与学习态度20%、课外体育锻炼参与20%、专项运动技术与技能30%、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与一般素质)30%。

第二学期:课堂参与与学习态度20%、课外体育锻炼参与20%、专项运动技术与技能20%、身体素质(专项素质与一般素质)30%、体育理论10%。

备注与说明:为科学梳理并全面掌握各类、各体育班需补考、缓考、重修等各类情况的原始状态,便于办公室进行针对性处理,体育任课教师在学期末上报成绩时,对出现成绩异常情况的学生,必须将该学生异常情况的成绩原始评价依据和任课教师处理意见,以电子表形式统一汇总至办公室。

6.××职业学院关于退伍军人申请体育必修课免修程序办理工作的实施办法

学校教务处:

根据教育厅〔2015〕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参军入伍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第12条规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可申请免修军事技能训练及体育课,直接获得学分。”近一学年多来,有不少退伍军人提出免修申请,但在免修手续办理中制度不明了、申请程序不清、信息不对称、分工不明确,故敬请贵处给予统筹协调,现提出本部门有关免修申请办理的实施办法,供参考。

(1)我校退伍军人以学期为单位自主申请体育必修课免修,由各二级分院负责在开课前的前一学期15周(老生)和开课前两周(新生)统一办理完申请手续,并报教务处审核后,由教务处统一下发通知体育教研室老师处进行报备,免修学生不再参加新学期体育必修课选课,该学期体育成绩以60分计(由教务处或各分院负责录入该学生学期体育成绩)。

(2)申请体育必修课免修并经批准后,该学生该学年仍须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学年体质测试时间跟随学年体质测试总补考时进行测试,总补测时间由学校体育军事部统一发布,由免测学生自行关注相关总补测通知。

【附件1】

××职业学院××××-××××学年 第一学期退伍军人免修体育课必修课申请表

【附件2】

××职业学院××××-××××学年 第一学期退伍军人免修体育课必修课申请汇总表

7.《高职体育》与《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教学引导课要点

(1)本学期体育教学整体安排

①总教学周数为18周,其中第18周为机动课,主要完成缺考学生补考、成绩核对和学期教学工作小结工作;1~17周为实践教学课,完成课堂教学、各项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

②本学期授课任务安排:

(2)引导课教学准备与工作要求

①课前编制好授课计划,并与同课程任课教师共议共享,打印好授课班级学生点名册(核对好授课课次)。

②提前10分钟到达授课地点,提取本项目引导牌,再次核对学生名单。协助指导学生按选课课目引导牌站队。所有体育班级第一次体育课均在一楼篮球馆先集合。

③待尚未选课学生调剂工作结束后,带领本班学生到项目教学地点开展教学工作。

(3)引导课教学要点

①实到上课人数及人员核查。

②体育班队列分组(建议尽量采用坐标式“点名”制度),按照体育课队列规范,按照学生身高情况从左往右、从前往后递减排队(教师正面方向)。

③介绍本项目本学期授课主要计划、考核项目及主要考核标准。

④准备活动及体能恢复性练习(××××级职业实用体育素质考核为1分钟仰卧举腿,××××级职业实用体育素质考核为25×8)。

⑤加强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注重课内外结合,强化体育课堂“课课练”质量,尤其是男生引体向上和男女生跑步类项目,全力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

(4)关于学校其他相关体育教育工作

①体育补考工作

×月××日(周日)上午9∶30~11∶00开展上学期体育课不及格学生的补考工作,补考方式为:

A.上学期体育成绩考评内容中除参与率和课外考勤外的项目1~2项,再不及格作重修处理,学院已废止毕业总补考制度。

B.如因上学期课外考勤引起的不及格在本学期课外考勤达到良好以上者,下学期初重修成绩方可作及格处理。同理,如上上学期因课外考勤引起的不及格在上学期课外考勤达到良好以上者,本学期初重修成绩方作及格处理。

②课外考勤工作安排

A.本学期学校体育课程要求:第2~14周实施课外体育锻炼自主考勤和校园运动APP跑步制度,第6~14周一二年级实施早操“轮操”+跑步制度。校园运动APP跑步考勤制度计次核算方法为:男生一次达到1500米,女生一次达到1000米以上者当天考勤记为2次早锻炼,每天最高记2次,若有变化和要求,另行通知。

B.学生可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导航手册》封页或自主考勤点墙面KT板扫描“运动世界校园运动APP”二维码自行登录、注册后自愿参加。(www.xing528.com)

C.上学期体育考勤因考勤卡信息有误的,望尽快到学院学生发展中心一楼卡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

D.考勤信息将以每个月月初通过“××体育”APP(扫描《体育课程学习导航手册》封页——“××体育”微信二维码)公示上阶段考勤情况。

③学生体质测试工作

A.初定于4月中下旬开始进行××××级学生和××××级金融管理学院、××学院学生体质测试工作,5月底前完成××××年度体质测试工作。

B.4月~5月,积极支持配合省教育厅组织的省高校××××年度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工作。

C.加强力量,认真组织并落实对现场抽测候选对象学院的抽测前体质干预和促进工作。

D.学生可以通过体育军事部网页(http://tyjsb.zfc.edu.cn/)进行体质测试成绩自主核算和查询,并加强日常主动锻炼,通过网上自主核算系统,对照自身可提升成绩空间和预期等级。

E.学生体质健康身体素质类补测一律在课间完成,身体形态和机能类项目只能择其一在全校总补考时补测。

(5)体育课考核项目标准与办法

①高职体育

各专项项目及专项身体素质。

②职业实用体育

A.模块教学专项项目及公共身体素质。

B.身体素质考核项目标准与办法:

(A)25米×8折返跑(第二学期)

考核目的:主要考核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素质及身体的协调能力。

考试方法:

(1)场地器材:25米长的直线跑道若干,在每条跑道的两端线后各放置矿泉水1瓶。

(2)测试方法:受测者用站立式起跑,听到发令后从起点起跑,当跑到端线前面,用一只手推倒矿泉水瓶后随即往回跑,跑到起点线前用同样方法推倒矿泉水瓶,再跑回端线重复进行8次,不推倒矿泉水瓶或用脚踢倒均作无效处理,最后1次不推到矿泉水瓶直接冲出起点线,记录跑完全程的时间。每人限考2次,以最优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B)仰卧举腿(第四学期)

考核目的:主要锻炼并检验学生下腹部肌肉、股四头肌力量和耐力。

考试方法:(1)两人一组,考试者仰卧平躺于安全、平整地面,手臂置于身体两侧,辅助者两脚分立于考试者头部两侧;

(2)考试者双腿伸直上举至与身体垂直(成90°)时脚面碰及辅助者手掌后为1次;

(3)双腿完成1次后的回落过程中,双腿都不得弯曲和触碰地面,否则,作无效处理。

(4)以考试者能按考试规范要求完成时的有效次数作为考试成绩,每人限考2次,以最优成绩作为最终成绩。

③考核标准

备注:N—考勤周数

④体育成绩评定

(6)体育课上课规范及服装要求

①任课教师须提前10分钟做好教学准备,至少提前5分钟到达授课地点。除校定课间休息时段外,教师不得脱岗和提前下课。

②所有上体育课学生必须穿运动性服装,着运动鞋;拓展训练班级统一穿军训迷彩服(自备)。

③一学期体育必修课缺课学时超过1/3者,取消考试资格,一律作重修处理;

缺课(病、事假)一次扣平时参与和学习态度1分,旷课扣3分,三次迟到或早退扣1分。

④课前务须妥善放置随身物品,尽量存放各场馆存包柜,雨具不进入运动场地。

(7)体育课作息时间表

34节 10∶30~11∶50(课间不集中休息)

56节 13∶30~14∶10

   14∶10~14∶20(课间集中休息10分钟)

   14∶20~15∶00

78节 15∶20~16∶40(课间不集中休息)

体育军事部体育教研室

年 月 日

8.体育军事部《体育理论课程》网上考试指南

(1)××职业学院官网,或在地址栏输入网址:http://www.zfc.edu.cn/。

(2)点击体育军事部;

(3)点击在线考试→体育理论考试;

(4)输入姓名、学号、身份证号和验证码登入考试系统;

(5)选择上课时间、上课教师和上课项目,进入考试;

(6)保存答案,提交答卷,考试结束。

9.体育军事部教学工作“强规肃纪”十条

为进一步规范××职业学院体育课课堂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根据学院和部门有关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学期的具体工作实际,经部务会议研究,特制定以下教学工作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的十项条例,望全体体育教师共同遵守。

(1)谙熟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按照既定授课计划执行课堂教学,课时授课计划中对教学和运动过程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必须制定安全防护预案和技术防护措施;

(2)至少提前十分钟到达教学场地,准备教学器材、场地,检查安全性;

(3)前二周必须整顿学生运动型服装、鞋穿戴情况,第三周必须完全到位;

(4)与体育课堂教学无关的物品有序存放,不得随意放置(如凳子、乒乓桌等),上课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得使用手机(统一规定的课中休息时间除外);

(5)每次课前、中、下课前必须检查学生出勤情况,提议采取“坐标式”等巧点名法,提质增效,定期汇总部门办公室;

(6)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到岗到位,全心全力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科学指导;

(7)健康第一,安全至上。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切实有效安排运动,确保教学和运动安全;

(8)每次课至少留出20分钟时间作为强化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或训练的时间,采取优化、有效练习手段,提质增效,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9)严格遵守调代课制度,不得私下和“先斩后奏式”进行调代课,若因个人特殊原因,不能正常授课的,三节及以下由本人自行联系落实代课老师后,方可向分管教学主任申请并在办公室报备;三节以上本人还必须继续向教务处分管领导办理审批手续;

(10)开学前必须将课程授课计划要点、考勤办法、授课纪律、考试项目及标准等相关信息,根据部门统一规定和既定要求告知受教学生,并严格遵守大纲规定的考试项目和成绩评定办法及标准评定学期成绩、体质健康标准成绩。

10.××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体育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方案

根据《××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科学、有序推进学院体育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升体育素养和体育教学质量与水平,特制定××××~××××年体育课堂教学创新三年具体实施方案。

(1)实施目标

通过体育课程教学整体创新活动,初步构建起体育课堂教学组织上“课内外相结合”、形式上“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内容上“职业实用体育与选项课体育相契合”的“三合”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体能为核心,以省优势培育项目建设和学院××××级学生人才培养体育模块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体育课堂“分段式”教学结构创新和一年级学生军训后早锻炼“准军事化”校园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体能强化行动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提质增效,积极促进学生体质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组织与管理水平提升,体育教师素质与能力更全面发展。

(2)创新举措

①深化体育课程改革,调试校园体育生态

A.结合《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教体艺〔2014〕4号)“专科院校体育必修课不少于108学时”和《××省高校课堂教学创新行动计划》“全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给学生更多选课权和选择学习机会”的基本要求,从××××级学生开始,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模块体育必修课教学学生数,从144学时调整为108学时,为开设其他类型体育课、夯实课外体育俱乐部等体育第二课堂活动提供时间、空间和指导技术支持。

B.丰富体育课程类型,更大程度满足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

通过体育必修课时的减少,增设以体质强化、体型改善为目标的体能提高班、健身健美课(适合肥胖者)等体育公选类课程,满足学生多方位、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需要,增加学生选择学习机会。

C.优化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开展第二轮的金融从业人员职业岗位工作身体活动能力需求特征调研,优化金融类、会计类专业人职业实用体育课程模块设置和项目载体改革,由“单轮制站台式”授课方式调整为“双环制站台式”结构,由四个单独性模块调整为三个组合型模块,进一步提升职业实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效,从而形成浙金院金融类专业、会计类专业一二年级(三学期)《银行柜员·客户经理职业实用体育》与其他专任体育选项课“契合型”体育必修课程教学新模式。

②积极构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组织体系

A.实施以一年级学生军训后早锻炼“分类、错时、考勤”“准军事化”校园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体能强化行动、二三年级自主锻炼相结合的体育课“课内外一体化”活动制度,建立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学生具体组织管理与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

B.以新生杯、俱乐部系列比赛为抓手,积极构建20个体育类社团和俱乐部,开展日常校内俱乐部活动和校级交流,满足学生第二课堂学习、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C.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综合测评实施细则》为导向,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体育必修课课程考核与课内外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双轨”综合考评制度,激励和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不断努力增强体质健康水平,形成师生双边主动良性机制。

③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现代体育教学路径。

A.体育课程网络平台建设

体育军事部作为完全独立设置的教学部门,设立具有作为教学二级部门的专门网页,在原来“金院体育”网站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形成“体育军事部”(金院体育)网站,及时发布学院相关体育信息。

B.编撰体育、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导航手册

编辑《浙金院体育课程学习导航》和《浙金院军事理论课程学习导航》手册,用于全面了解学院体育与军事理论课程结构、考核项目与评价标准、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活动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关核心知识和要求,并在每学年开学初分发给每一位新生,同时利用体育军事部网站、楼宇文化同时进行展示。

C.《金院体育》和《校园体育活动安全与临场处置技术》视频

通过拍摄60分钟《金院体育》视频的编辑与制作,展示金融学院体育工作的概况、课程设置与学习要求、选课办法、课程介绍、课余体育活动考勤管理、传统性体育竞赛以及授课要求、校园体育文化等内容,作为全校新生第一次体育课引导课,便于统一谙熟,方便日后校园体育生活的可计划性。

通过2个各30分钟的《校园体育活动安全与临场处置技术》视频的编辑与制作,使全体学生了解并基本掌握相关安全注意事项、自救与互救技术,提高在紧急或非常状态下生命安全。

D.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技术与训练法微课或微课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技术与训练法5个(50米、800米/10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引体向上),主要用于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升体质测试水平。

E.体育理论课程网上自主学习和考试系统的开发应用

教育部规定高校体育课程中体育理论须占体育课总课时的10%,每年考核1次,以往都是用纸质试卷进行考核,通过体育理论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不仅能提高我院体育理论每学年近18000人次的考试效率,而且还推进了考试的标准化、无纸化,积极助推学院“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工作。

F.“金院体育”微信平台开发与信息建设

“金院体育”微信平台开发与信息建设,发布活动、通知、成绩查询等信息。

G.金院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开发

开发金院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综合管理系统,提高体育工作管理与服务信息化水平。

④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A.体育课堂教学“两段式”组织结构改革

实施体育必修课“1.5+0.5”,公选课“2.5+0.5”两段式课的结构及其教学内容改革,即前半段为运动项目技术学习,后半段为体能锻炼。体能锻炼周次的组合中,安排心肺机能锻炼的周数占1/2,其他身体素质锻炼(围绕达标项目)占1/2。贯彻“运动技术与体质健康促进并重”“身体健康与精神品质教育共进”,注重团队、意志、毅力、抗挫等品质。

B.广泛采用“坐标式”课堂出勤率检测方式

为更方便、省时、高效开展体育课堂前、课中、下课前学生出勤、参与情况的出勤检测,在教学区域布设“1~12序号地贴”,倡导坐标式出勤检测方法改革,提高检测效率和效益。

C.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

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使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更“看得见”,教与学有目标,教与学有成效,使课堂教学目标和效果“显性化”;教学时数虽少了,技术教学时间虽短了,但通过教师创新教学,精讲多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效果有增无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教学方法精炼化,教学评价科学化。

(3)保障措施

①组织保障

建立部门“体育课程教学创新与管理工作组”,具体组织、管理和服务方案设计、组织协调、进度监督和保障服务等具体性工作,体育课程教学创新与管理工作组人员组成情况如下:

组长:体育军事部主任 副组长:体育教研室主任、副主任

组员:××× ××× ××× ××× ×××

②师资技术力量

目前部门共有专兼职体育教师20名,其中专任教师15名,双肩挑教师3名,外聘教师2名。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5人(其中教授1名),占35.7%;讲师9名,占64.3%;中共党员12名,占教师人数的85.7%;博士1人,硕士8名,硕士及以上学历占64.3%,有较强的师资和技术力量来顺利开展项目建设内容。

③经费保障

学院××××年省财政优势专业培育项目建设经费××万元(已立项),学院××××年省财政优势专业培育项目建设经费××万元(已申报),学院××××年度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创新实践”研究经费××万元(已立项),以及校内外其他立项课题4~6项研究经费×万元左右。

④激励机制

学院设立的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奖、“优课优酬”分配制度、“金院好课堂”以及“金讲坛名师”计划及其制度都是对本具体实施方案的激励机制。

11.浙江××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高职体育课堂‘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1)目标与愿景

①提“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体质;提升学生精神品质

②增“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满意度;提升教育影响力。

(2)行动路径

“课内外一体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3)活动载体

①实施体育课堂教学两段式组织结构:必修课“1+1”,公选课“2+1”,即前半段为运动项目技术学习,后半段为体能锻炼。体能锻炼周次的组合中,安排心肺机能锻炼的周数占,其他身体素质锻炼(围绕达标项目)占

②优化课堂出勤率检测方式:“坐标式”点名法的科学利用。

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必修课、选修课“班级化”、早锻炼“准军事化”滚动运行(大一开始,影响大二、大三,以此推进三年,实施全覆盖)、课后锻炼“俱乐部化”。

④网络教学与体育实践课教学有机融合:网上体质测试技术与练习法、网上课程学习导航、网上共享精品资源集萃(微课、精品课程等)、网上体育理论考试、网上体质健康标准自助成绩核算、网上生命安全教育与救护技术。

⑤回归体育教学本质:贯彻“运动技术与体质健康促进并重”“身体健康与精神品质教育共进”,注重团队、意志、毅力、抗挫等品质。

⑥增设多类型体育必修课、公选课,满足多元化体育学习需求:丰富特殊体育课内容,增设以体质强化、体型改善为目标的体能提高班、健身健美课(适合肥胖者)。

⑦整合体育教育生态,缩短必修课总学时数,优化排课结构:从2015-2016学年开始,体育必修课调整为一二年级108学时,下午第7、8节或第8节不安排体育必修课(特殊体育课除外),为课余体育活动提供必要的体育指导和活动场地。

⑧课堂教学目标和效果“显性化”: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通过修订教学大纲,使课堂教学目标和任务更“看得见”,教与学有目标,教与学有成效。

⑨教学方法精炼化,教学评价科学化:教学时数虽少了,技术教学时间虽短了,但通过教师创新教学,精讲多练,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确保学习效果有增无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⑩实用体育模块组合化:将××所有专业纳入职业实用体育教学对象,通过新的调研,优化模块和内容组合,采取“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职业综合素养”模块化、组合式课程结构,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群体训练工作管理规定

1.××职业学院课余运动训练竞赛教练员工作职责与运动队管理办法

(1)教练员是运动队的核心,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长的本专项运动经历,了解本项目全方位发展情况,具有敬业奉献精神、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运动队采取主教练相对固定制,教练组其他教练员采取学年申报、受聘制,由竞训管理中心根据省大体协竞赛计划发出申报表,由各教师进行项目申报,每人在同一学期不得申报两项以上的教练工作,经竞训管理中心初步遴选后,递交部务会议讨论研究,并确定受聘方案。每个运动队执行教练(不含技术指导型教练)人数不得超过比赛规程所规定的额定教练人数。

(3)教练员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组织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工作,并对运动员安全、训练质量和训练比赛期间的学习安排全面负责。参赛前为运动员办理有关意外伤害事故短期保险、健康体检、注册、运动服装(内套)采购等相关事宜。运动队外套采取集体借用制,由运动队整体借出,清洗后统一归还,运动服装(内套)采取配额补贴制,根据赛会需要自行采购和标识,每位参赛运动员每项次比赛补贴运动服装费不得超过100元,超额不补,超额部分由学生自付,不足部分不补,按实报销。

(4)教练员在工作中,坚持科学训练和严格管理,在平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加强运动队(运动员)的作风建设。

(5)教练员有义务和责任了解本校该项目体育特长生生源情况,并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在符合各级各类参赛报名条件的学生中遴选运动员,对报名中冒名顶替、训练和比赛中严重违反体育道德的行为负主要责任。

(6)教练员在训练工作中,有及时向体育军事部反映运动队(运动员)基本情况和阶段表现的责任。在所负责的训练和比赛中,以事实为依据,对违反本运动队管理条例的运动员,根据其情节轻重,有责令其检讨、停训、停赛乃至开除出运动队的权力。对训练刻苦、作风顽强、运动成绩优异的运动员,亦有向体育军事部推荐表彰和奖励的权力和责任。对取得比赛优异成绩的运动员,由专人教练组负责,根据《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奖励办法》落实学生素质拓展奖励经费的申报和发放工作。

(7)本着实事求是、厉行节约的基本精神,各运动队在比赛开始前一周,由主教练根据本次比赛的具体情况上报比赛期间的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比赛期间的交通和饮料等费用),各运动队经费核定标准详见下表:

××学院各运动队训练与比赛经费核定标准

备注:以上标准为最高限额,按实报销。

运动队经费预算完成后,报经体育军事部主要领导签批,去计财处领取预付款。比赛期间,应入住比赛组委会指定的宾馆或招待所,采取公务卡结账方式办理住宿,若遇特殊情况,需自行解决住宿或不在赛会指定的住宿地住宿的,必须请示竞训分管领导,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比赛结束后,按照学生训练补贴标准:10元/次,比赛期间补贴20元/天,扣减运动服装(内套)采购自付部分费用后核发训练比赛补贴,比赛后一个月内完成本运动队全部报销、结清还款。

(8)教练员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严格考勤,并认真做好训练记录记载工作。比赛后将运动队(运动员)成绩册或成绩证明、照片等业绩材料报送体育军事部主管训练工作的主任,并做好比赛后的总结,取得优异成绩时需要撰写宣传稿供分管主任签报。学期结束前,须根据每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间实际出勤次数,报送部门群体管理中心分管课外考勤的副主任,并入学期课余体育锻炼考勤总次数。

(9)教练员日常训练记载的有效时数是学年群体训练课时补贴或教学工作量计酬的主要依据,教练员应在日常训练中如实记录。教练员的训练,视为体育工作量,纳入学期体育课表内的运动训练,按照教学工作量核算,未纳入课表内的运动训练工作量,按照群体课时进行补贴。

运动队教练员工作量折算办法:当学期(学年)有参赛任务或计划的运动队,每位教练员最多计酬训练时数为48学时,当学期(学年)没有参赛任务或计划的运动队,每位教练员最多计酬训练时数为24学时。教练员担任公选课授课、俱乐部指导期间以及教练员采取训练处方式指导训练(教练员未亲临现场指导)的训练课时不计酬。

(10)教练员带队取得优异成绩,根据学院现行文体类技能竞赛奖励暂行办法实行(即将由团委拟订,学院下发)。

2.运动队、俱乐部等学期课外体育锻炼考勤次数补偿标准

为加强各运动队、俱乐部、早锻炼轮值军训连、课外考勤轮值干部等类型人员的学期课外体育锻炼考勤补偿制度的管理工作,经部务会议研究决定,特拟订以下基本补偿标准,望各有关教练、俱乐部(社团)指导教师、内化管理中心主任(副主任)积极做好相关统计、汇总工作,并于××××年××月××日(周×)中午12∶00前报送×××老师,便于统一汇总、发布和核对。学期课外体育锻炼考勤补偿标准

3.体育军事部关于群体工作量补贴申请原则与说明

为切实保障广大体育教师积极从事学校课余群众性体育工作的积极性,在学校既定的群体工作量补偿政策制度下,本着“业务优先 机会均等 总体平衡 倡导奉献 适量补偿”的基本原则,结合部门群体工作实际,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经部务会议审定,现将《体育军事部体育代表队、体育俱乐部群体工作量补偿实施办法》通知如下,本实施办法自××××年×月开始试行。

(1)体育代表队和俱乐部的基本界定

①体育代表队:是指列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体协和省大体协及其单项组织所举办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计划,依据“无条件参赛”和“有条件参赛”基本条件,组织学校全日制学生进行选拔、训练和比赛,以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目的的基本组织。体育代表队原则上由该项目运动俱乐部基础上遴选产生。

“无条件参赛”条件:是指该体育代表队在上一届同级、同项目比赛中取得团体或单项前八名成绩,或现有运动员成绩对照上一届比赛成绩册,达到第八名成绩的,视作“无条件参赛”条件,只要教练员根据目前选材等实际情况,填写参赛申请,到竞训管理中心竞训报备即可“自然”参赛。比赛学期前或学期内建立每周不少于三次(80分钟/次)的日常训练制度。

“有条件参赛”条件:是指该体育代表队在上届同级、同项目比赛中没有取得前八名,或尚未参赛过的运动俱乐部争取参赛条件,必须具备与其他院校同类型运动队交流赛取得三场胜绩的运动俱乐部,或经同项目专家初评可能会取得较好成绩的技能评分型运动俱乐部,凡达到参赛基本条件,须填写参赛申请,出具胜绩和专家初评意见等佐证材料,经竞训管理中心审议,同意参赛的代表队为“有条件参赛”代表队。比赛学期前或学期内建立每周不少于三次(80分钟/次)的日常训练制度。

②运动俱乐部:是指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大体协和省大体协及其单项组织所举办的各级各类体育比赛计划及其比赛项目,以提高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取得比赛成绩为目的而组建成立的活动组织。建立每周不少于一次(80分钟)的日常训练制度,每个运动俱乐部原则上不少于10人(田径、游泳不少于5人)。

③锻炼俱乐部:是指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缔结活动伙伴为主要目的,以自我组织、自我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形式的活动组织。建立每周不少于一次(80分钟)的日常活动制度,每个锻炼俱乐部会员人数原则上不少于30人,当会员人数超过100人时可以分设两个锻炼俱乐部。

(2)体育代表队和俱乐部指导工作量补偿原则

①学年内“1+1+N”原则

鉴于精力、时间和资源共享等因素的综合考虑,原则上一位教师在同一个学年内承担的体育代表队和俱乐部指导工作实行“1+1+N”补偿制度,即:

同一个学年内同一名教师承担一个体育代表队、一个学期内承担一个俱乐部(运动俱乐部或锻炼俱乐部)的工作,计入补偿范围;

同一个学年内同一名教师承担第二个体育代表队或第二次参赛的,以50%计入补偿范围。

同一名教师在同一学年承担第三个代表队、同一名教师在同一个学期承担第三个俱乐部等情形的,列入“N”,不计入补偿范围。

②体育代表队指导补偿办法

一个运动队实行“总额包干制”,即由教练或教练组全面负责运动队的选拔、训练计划编制、集训和参赛工作,每个运动队以2000元/个进行核发,折算成不同职称教师相应补偿课时数为:

备注:教练员可以根据训练和比赛实际需要聘请助理教练员,助理教练员不列入补偿范围。教练员、助理教练员在比赛期间的正常活动参照部门既定补偿办法实行。

③俱乐部指导补偿办法

一个俱乐部(运动俱乐部或锻炼俱乐部)实施“总额包干制”,即由指导教师或教师团队全面负责俱乐部的纳新、活动计划编制、日常活动和校内外联谊赛,同一个学期内围绕本俱乐部开展的常规活动、裁判员培训、俱乐部系列比赛、体育联赛、交流赛等项目,都属于本学期俱乐部正常指导范畴,不再单列工作量补偿课时。以一个俱乐部一个学期组织一次比赛或舞台展演一个项目为基本要求,每个俱乐部以800元标准进行核发,折算成不同职称教师相应补偿课时数为:

④运动队训练和俱乐部指导时段

为加强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和活动场地、时间、技术资源型支持,在目前学校体育工作资源生态型建设的基础上,尽量将运动队训练、俱乐部活动安排在7-8节进行,若有特殊需求,可安排在其他时段进行的,教练员、指导教师全过程参与的方可纳入群体课时量补偿申报范畴。

(3)工作质量的考评

以学期为单位,分别组织体育代表队和俱乐部若干成员,对教练员和指导教师履职情况考评,分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分别按照基本标准的100%、80%和50%核发,采用运动俱乐部和锻炼俱乐部的岗位设置。

经部务会议研究,确定以下基本类型的运动俱乐部和锻炼俱乐部,采取老师自我申报、部门综合协调的办法产生各项目指导老师。

××学院运动俱乐部和锻炼俱乐部类型设置一览表

4.体育军事部学期、年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为强化部门教师育人意识、服务意识、职责意识、责任意识,优化部门内化激励机制,提升部门管理绩效,根据学院考核评价办法,现修订部门学期、学年、年度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具体内容如下:

备注:当量值=︱(本部门总考核应得经费-该学期学校核发本部门总考核后实得经费)︱/本学期±当量合计值(绝对值)

(1)学期绩效考核办法(2)年度(学年)绩效考核办法

备注1:当量值=︱(本部门总考核应得经费-该学期学校核发本部门总考核后实得经费)︱/本学期±当量合计值(绝对值)。
备注2:若年度(学年)考核时,既有学期考核,又有年度(学年)考核时,则已完成的学期考核内容不再重复考核。
备注3:科研绩效考核分中,课题分只积分不奖励,专著相当于论文,科研绩效考核最高奖励1当量。

四、体育场馆管理办法

1.××运动场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运动场的科学使用和规范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本运动场主要是学院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场所,凡使用运动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管理规定,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设施和设备的义务和责任。

(2)进场人员需穿软底鞋或专业训练的短钉跑鞋,严禁穿高跟鞋或带钉皮鞋进场活动。

(3)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运动场开展任何活动。

(4)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是运动场优先保障的体育工作,上课和训练期间,无关人员不得干扰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秩序。

(5)严禁在运动场进行杠铃、哑铃、标枪和铁饼等项目的活动;严禁在足球架上攀爬吊挂,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6)严禁各种车辆,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严禁利用体育设施悬挂、晾晒衣物;严禁攀爬和撞击运动场围网。

(7)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8)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

(9)任何单位、学生组织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10)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2.室外塑胶篮球场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塑胶篮球场的科学使用和规范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本运动场主要是学院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场所,凡使用运动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管理规定,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设施和设备的义务和责任。

(2)进场人员须穿软底鞋或专业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或带钉皮鞋进场活动。

(3)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运动场开展任何活动。

(4)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是运动场优先保障的体育工作,上课和训练期间,无关人员不得干扰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秩序。

(5)严禁各种车辆,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严禁利用体育设施悬挂、晾晒衣物;严禁攀爬和撞击运动场围网。

(6)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7)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8)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

(9)任何单位、学生组织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10)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3.室外塑胶网球场使用管理规定

为加强塑胶网球场的科学使用和规范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本运动场主要是学院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队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场所,凡使用运动场的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本管理规定,自觉履行爱护公共设施和设备的义务和责任。

(2)进场人员须穿软底鞋或专业运动鞋,严禁穿高跟鞋或带钉皮鞋进场活动。

(3)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运动场开展任何活动。

(4)体育课教学、运动训练是运动场优先保障的体育工作,上课和训练期间,无关人员不得干扰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秩序。

(5)严禁各种车辆,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严禁利用体育设施悬挂、晾晒衣物;严禁攀爬和撞击运动场围网。

(6)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7)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8)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

(9)任何单位、学生组织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10)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4.室外拓展训练园区使用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素质拓展训练园区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金融职业素质养成基地”建设子项目“金融职业素质拓展中心”的主体项目,主要为职业人员和“准职业”人员提供开展非智力因素养成教育的训练和活动场地,旨在为行业和社会培养具有诚信品质、创新精神、团队合作、抗挫能力、竞争意识和决策领导力等职业综合素质的职业人才服务。

第二条 本园区建设面积为1500平方米,园区创设“诚信园、励志园、明理园和笃行园”四个主题性拓展园区。每个园区内布设与主题紧密性结合的若干个拓展项目,主题园区的设计充分体现学院“诚信、明理、笃行”的优良学风和职业岗位“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勤勉励志、开拓创新”的职业精神要求。

第三条 本园区布设高空、低空和地面项目共16个,可供100人左右同时开展职业素质的拓展训练活动。高空主体项目布设六面体一个,内含六个项目:空中单杠、高空断桥、巨人梯、泸定桥、同心协力和爬梯,框架采用12米高;低空项目七个:硫酸池、信任背摔、毕业墙、孤岛求生、模拟电网、移花接木和“沼泽地”;地面项目三个:有轨电车、“人生棋盘”、“盲人方阵”。

第四条 本园区内所有项目设施及安全装备均为专用设备,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使用。为确保本园区设施的效用和安全并重,尤其在安全保障方面做到万无一失,本园区的管理实行专管制度,实行“专人管理、多方协管、分级设置、权限审批”的管理运行机制。为进一步做好园区有效、安全管理工作,现制定以下本园区使用管理规定。

第二章 园区运行制度

第四条 本园区管理工作采取学院办公室、教务处、学生处、人事处、保卫处、计财处、基建后勤处和体育军事部多方协管运行机制,体育军事部负责日常运动和管理工作。

学院办公室专门负责院外单位借用场地的审批工作;教务处负责院内需要进行高空项目课程教学申请的条件审核和签批;学生处负责非行政班级学生组织拓展活动申请的审批;人事处负责教职工组织拓展活动的审批工作;保卫处负责日常拓展训练园区的外围安全保障工作;计财处负责院外单位借用场地的费用定价、收缴场地租借和管理费并凭据出具;基建后勤处负责园区围网、设施的维护保养和草坪的定期养护工作;体育军事部为园区设施设备和运行工作的日常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园区设施设备的定期检查、安全装备的保养、拓展师资的培训和活动时间的安排工作等。

第五条 本园区实行三级安全保障机制,按照地面项目、低空和高空以及危险度分别设定为一、二、三个等级,各园区间实行半封闭式管理。根据园区布局,部分低空项目和场地项目集中的“明理园”和“诚信园”为第一等级,低空项目较集中的“笃行园”为第二等级,高空项目集中的“励志园”为第三等级。

第六条 本园区实行权限审批管理制度,分别按照不同等级进行权限审批。

第一等级的拓展训练园区为可适当开放场所,需要使用的部门或班级,需凭所在部门(班级)负责人的活动签批同意证明和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借用签批手续后,即可开展活动。

第二等级的拓展训练园区为有安全保障条件下的可开放场所,需要使用的部门或班级,需有至少一名具有初级及以上培训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主训培训师,并临场担任培训工作,凭所在部门或班级负责人的活动签批同意证明,主训培训师签名和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借用签批手续,非行政部门或班级组织的活动还需学生处签批同意,方可开展活动。

第三等级的拓展训练园区为严格控制的活动场所,在不具备充分可行的条件下,严禁开展高空项目。需要使用的部门,至少需有两名具有初级及以上拓展培训师资格的人员担任主训培训师,并临场担任培训工作,凭所在部门负责人的活动签批同意证明,主训培训师签名和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借用签批手续后,方可开展活动。对需要进行高空项目课程教学的,还需教务处主管领导审核签批同意,方可进行。

第三章 园区安全管理制度

第七条 园区外围设施实行封闭式围网隔离,严禁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园区活动,以防发生意外。无关人员未经组织,随意进入园区者,对其自身和他人所造成的任何不良后果,责任由其自负。

第八条 园区实行专人管理制度,具体负责专人保管园区钥匙;园区设施设备的每6个月定期检查和日常不定期检查工作;负责安全装备的保管、保养和例行检查工作;负责对园区活动时间的安排和签批工作;负责对园区运行管理制度的组织协调和监查工作。

第九条 严格执行园区设立的三级安全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设置、权限审批的原则开展活动,未经审批不得随意使用拓展园区。

第十条 初级及以上拓展培训师资格的人员是指经过国家和有关从事拓展训练专门机构培训并取得岗位从业资格证明的人员。具有拓展培训师资格的人员必须加强日常拓展理论和安全操作系统的学习,积极开展实践操作流程的熟悉和演练工作,确保项目活动符合安全操作流程,做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第十一条 开展拓展项目尤其是高、低空项目前必须有活动计划书,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参加培训人员、安全注意事项和安全保障措施等。教练员应事先检查安全装备和项目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布点时必须做到至少两名具有初级及以上拓展培训师资格的人员到场,按安全操作系统中操作流程进行布点。项目活动前必须做好安全保护设施到位,安全事项告知每一位参训成员。做好项目活动前参训成员的身体准备活动、心理调适和团队纪律工作,活动期间注意力高度集中,严密观察活动全过程,以“遵守安全规范、执行操作流程、维护活动秩序、确保安全第一”的工作要求和原则,以“高度的责任心、规范的防护技术和合格的装备”为三要素的成功保护要则为项目活动的操守准则。

第十二条 参训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培训师的项目操作要求开展活动,活动期间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维护团队纪律,时刻保持高度的纪律性、组织性和责任性,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得进行与项目无关的任何活动,不得故意进行明知有危险或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违规行为,对其造成的任何不良后果由其本人承担主要责任。

第四章 园区设施操作安全规范

第十三条 本园区布设的高空项目和低空项目,其设施操作的安全规范要点如下,望各教练员积极遵照此要求进行操作。

(一)空中单杠

1.保护绳、上保护点绳套、安全带和安全帽要完好无损;

2.活动前应先讲解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等器材的使用方法与使用规范;

3.每根主绳的保护者应为1-2人。训练开始后,训练架下其他学员不得停留或走动;

4.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培训师应仔细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则不得开展项目;

5.项目活动时参训人员上/下爬杆时,未经口令呼应时不得操作;

6.培训师应时刻禁止参训学员活动中的任何不规范的举动;

7.严格控制主绳的松紧度,严防出现冲坠现象;

8.学员做完后,应匀速将其放下,以免由于剧烈摆动误撞训练架。

(二)空中断桥

1.活动前应先讲解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等器材的使用方法与规范;

2.学员攀登前须经检查员和培训师安全检查,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着长裤。培训师应仔细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则不得开展项目;

3.严格控制保护主绳的松紧度,该松紧度应以参训人员刚上断桥平台时的长度为宜,严防出现冲坠现象;

4.跃出前要将起跳脚探出脚尖,再将保护绳向前移动到断桥中间;

5.参训学员准备完毕后,必须征得下方保护者的回应,未经口令呼应时不得操作,不得手拉保护绳;

6.一旦得到回应,应大声叫出“1-2-3”,方可跃出;

7.下来时应先让学员屈膝,双手抓住主绳,并先悬垂于空中后匀速放下,同时注意两边断桥侧面,以免由于剧烈摆动误撞训练架,速度不可过快。

(三)天梯

1.检查所有器材完好无损,两个上保护点相距1.5米,各用两条绳套和两副铁锁;

2.学员攀登前须经检查员和培训师安全检查,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着长衣裤,培训师应仔细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则不得开展项目;

3.每根主绳1-2名保护队员,可根据学员情况设置辅助绳,保护者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及时收绳,严格控制保护主绳的松紧度,严防出现冲坠现象;

4.放下时应匀速放下,不可过快;

5.每做完一名参训学员后要检查保护绳。

(四)泸定桥

1.活动前应先讲解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等器材的使用方法与规范;

2.学员攀登前须经检查员和培训师安全检查,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着长裤,长发学员须将长发盘入安全头盔。培训师应仔细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则不得开展项目;

3.严格控制保护主绳的松紧度,该松紧度应适宜,严防出现冲坠现象;

4.保护学员应在上方学员的侧方跟随保护,保护绳略紧,以不影响学员平衡为佳;

5.要动员学员平直前行,向一边倒,不要骑在桥缆上,也不得抓桥缆;

(五)齐心协力

1.检查所有器材完好无损,两个上保护点相距1.5米,各用两条绳套和两副铁锁;

2.活动前应先讲解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等器材的使用方法与规范;

3.学员攀登前须经检查员和培训师安全检查,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着长裤,长发学员须将长发盘入安全头盔;

4.项目活动时,两位学员应依次爬杆,待双方在上方平台处回合准备好后方可开始;

5.保护学员应在上方学员的侧方跟随保护,保护绳略紧,以不影响学员平衡为佳;

6.培训师应时刻注意参训学员活动中的任何举动,对严重失衡的学员可适当利用保护绳进行帮助。

(六)巨人梯

1.检查所有器材完好无损,两个上保护点相距1.5米,各用两条绳套和两副铁锁,并提供扁带一根;

2.活动前应先讲解安全带、安全帽、上升器等器材的使用方法与规范;

3.学员攀登前须经检查员和培训师安全检查,参训学员和保护者必须着安全带,戴安全帽,着长裤,长发学员须将长发盘入安全头盔。培训师应仔细检查安全带和安全帽穿戴是否合乎规范要求,否则不得开展项目;

4.项目活动时,两位学员应依次爬梯,保护绳应与攀爬方向保持一致;

5.保护学员应在上方学员的侧方跟随保护,保护绳略紧,以不影响学员平衡为佳;

6.培训师应时刻注意参训学员活动中的任何举动,对严重失衡的学员可适当利用保护绳进行帮助。

(七)信任背摔

1.集合学生,介绍项目名称和活动要求,要求全体学生摘去手表、胸针、发卡、眼镜、手机等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

2.要求学生站于高台上双手交叉反握于胸前,并用软绳(布)捆绑;

3.挑选10—12名下方保护人员,摆成保护姿势:1对1面对面排列,双臂向前平举,掌心向上,伸到对面学生胸前,形成人的手臂垫。腿要成弓箭步,将倒下学生接住后,用“放腿抬肩法”将学生平稳放下。

4.说明上下口令呼应为:“你们准备好了没有?”“准备好了!”“你有没有信心?”“有!”“一,二,三!”

5.教师站在台上,用手抓住捆手布,从捆上布条到喊完口号前培训师必须用手握住布条,以防学生突然倒下。教师站在学生身侧,提醒下面学生注意。

(八)沼泽地

1.摆放器材时,木板应压在桶上的平衡点;

2.培训时要随时保护木板上学员的安全;

3.学员搬木板的时候,提醒他们防止木板压手;

4.保护学员应在上方学员的侧方跟随保护;

5.培训师应时刻注意参训学员活动中的任何举动,对严重失衡的学员应加强帮助并落实保护措施。

(九)毕业墙

1.海绵垫要靠墙,两块之间不要留有空隙;

2.要求学员卸下全身所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锐物品,如:手机,手表,手链,钥匙扣等;

3.拉人时要求两名队员之间手腕扣手腕,踩人的时候要求踩人梯的肩窝;

4.毕业墙上只能站六个人,第七个人必须下来,以确保安全;

5.所有队员在项目开始后需要集中到毕业墙下,对上方队员进行保护,培训师做两侧保护;

6.若采用倒挂方法,应提示拉最后一人时要拔,不能折,保护倒挂者的腰部,注意禁止女生和近视眼达500度以上学员采取倒挂;

7.做人梯的队员双手抵住墙板,留下一定空间,与其他人梯肩膀紧挨肩膀,人梯后面必须有人把腰抵住。

(十)硫酸池

1.硫酸池底部和边沿需有海绵垫进行保护;

2.要求学员卸下全身所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锐物品,如:手机,手表,手链,钥匙扣等;

3.学员可手戴纱布手套或采取其他防滑手段;

4.手拉摆绳或链的位置不宜过高或过低;

5.培训师应在开始前告知学员必须紧紧抓住摆绳(链),切勿随意放手,以防造成意外;

6.保护者应在硫酸池随时做好接应准备,以防摆绳(链)回荡造成意外。

第五章 园区文化建设

第十四条 本园区在注重项目设施、运行机制和操作流程安全规范的同时,也通过园区文化建设引导学员谙熟园区管理规定,明晓项目使用安全要则,了解项目操作注意事项,共同缔结安全防护团队,为努力确保“效用和安全并重”原则下有序使用拓展设施提供服务。

第十五条 本园区文化建设共设置安全警示类、项目安全操作规范类和项目文化宣传类三个系列文化设施,主要采用不锈钢展板、镀锌铅皮展板和帆布喷绘等形式。所有文化设施为公共财产,任何人不得损坏和移作他用,否则照价赔偿。

第十六条 本园区内文化建设中的外设安全警示类内容为任何参与项目活动的学员在进入园区活动前必须谙熟的常识,学员一旦进入园区,则视作已明晓园区的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七条 安全警示类文化建设主要内容有:外设进入园区安全警示、外设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园区告示、内设项目操作安全规范要点。项目安全操作规范类为内设文化建设设施,主要内容有园区布局介绍、项目介绍、项目操作流程图等。项目文化宣传类分外设文化和内设文化两类,外设文化主要内容有园区名称、拓展理念等,内设文化主要内容有各园区项目活动的引导语、拓展训练文化等。

第十八条 为构建安全高效的职业素质拓展训练环境,创设优良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条件,积极营造优良的活动氛围和园区文化,望大家认真遵守本规定,共同为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作出积极贡献。

本规定由××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负责解释。

××职业学院职业素质拓展训练园区使用申请表

5.室内形体房·健美操房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形体房和舞蹈房的使用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形体房和舞蹈房是学校进行形体和舞蹈教学的场所,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活动场地开展任何活动。

(2)进入形体房和舞蹈房必须穿着专业鞋或运动鞋,不得穿带铁钉的高跟鞋和皮鞋入内。

(3)严禁各种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

(4)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5)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场所内请勿大声喧哗和吵闹,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6)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一般非贵重物品存放室内储物柜中,雨具统一放置在门口的伞架上。

(7)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房间内的电器设备,离开房间时请自觉关闭所有门窗和电器设备。

(8)任何单位、学生组织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9)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6.室内乒乓球练习与训练房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乒乓球练习和训练房的使用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乒乓球练习与训练房是学校进行乒乓球教学的场所,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活动场地开展任何活动。

(2)进入乒乓球练习和训练房必须穿着专业鞋或运动鞋,不得穿带铁钉的高跟鞋和皮鞋入内。

(3)严禁各种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

(4)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5)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场所内请勿大声喧哗和吵闹,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6)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雨具统一放置在门口的伞架上。

(7)不得擅自拆卸乒乓球网和移动乒乓球桌。

(8)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违规使用房间内的电器设备,离开房间时请自觉关闭所有门窗和电器设备。

(9)任何单位、学生组织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10)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7.室内羽毛球馆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羽毛球馆的使用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课余竞赛等各项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羽毛球馆是学校进行羽毛球教学的场所,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活动场地开展任何活动。

(2)进入羽毛球馆必须穿着专业鞋或运动鞋,不得穿带铁钉的高跟鞋和皮鞋入内。

(3)严禁各种可燃性、腐蚀性和污染性物品进入运动场;严禁携带宠物进入运动场。

(4)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5)文明运动,合理使用运动规则,注重个人素养,场所内请勿大声喧哗和吵闹,严禁各类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

(6)科学健身,注意安全,运动期间因个人行为失当造成的意外伤害事故,由其本人承担完全责任。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雨具统一放置在门口的伞架上。

(7)不得擅自拆卸羽毛球网和移动羽毛球架。

(8)未开放期间要使用羽毛球场的职能部门、学生社团,需要借用本场地,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9)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8.体育军事部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管理,确保体育教学和军事理论课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本多媒体教室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场所之一,本校师生员工是本运动场的首要服务对象,在未经申请和允许情况下,谢绝外来单位人员使用本活动场地开展任何活动。

(2)教室内严禁吸烟,严禁乱扔瓜皮果壳、烟蒂头和废弃纸张等不文明行为。

(3)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雨具统一放置在门口的伞架上。

(4)不得擅自使用教室内的电脑等电器设备,否则造成损坏须照价赔偿,教室使用完毕后要关闭门窗和所有电器。

(5)需要借用本教室,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6)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9.职业体能训练与测试房使用管理规定

为了加强体质测试房的使用管理,保证体育教学、训练的正常开展,确保体质测试房器材设备完好性和安全性,维护学校良好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使用管理规定:

(1)体质测试房是学校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场所,与体质测试、教学、运动训练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2)严禁携带除饮用水以外的其他饮料和食物入内,不得在场地内吸烟、饮食、乱扔瓜皮果壳、废纸等杂物,不得携带宠物入内。

(3)不得在场内大声喧哗和吵闹。

(4)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运动和测试器材,经同意使用器材设备者须按照规定和要求进行操作。

(5)个人财物自行保管,贵重物品可存入××文体中心室内自助式存包柜。雨具统一放置在门口的伞架上。

(6)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违规使用房间内的电器设备,离开房间时请自觉关闭所有门窗和电器设备。

(7)未开放期间要使用本场所的职能部门、学生社团,须向体育军事部体育场馆管理中心或办公室办理体育场馆借用申请和审核手续,经同意后方可开展有组织的活动。

(8)本规定的解释权归××职业学院体育军事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