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高校教育要求,各个学校都对体育教学、运动队建设、竞赛制度、体育教师的管理以及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等有着相应的文件或规章制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体育教师的衣着、教姿教态、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以及体育课教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制度约束。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组织的大中小型各类比赛。

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组织与管理研究

高职校园体育制度不仅有国家层面的法规文件作为依据,还包括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以及后勤等诸多管理办法和岗位制度。高职体育组织制度是否健全,不仅能体现学校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更决定着学校体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健全体育组织制度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领导和支持作用。根据高校教育要求,各个学校都对体育教学、运动队建设、竞赛制度、体育教师的管理以及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等有着相应的文件或规章制度。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也应该根据自己体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制定符合自身的相关制度。

1.体育教学制度环境

在体育教学制度环境方面,要有严密、详细的制度规定,在体育教师、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进度等方面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保证体育课教学的正常、顺利实施,保证体育课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体育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体育教师的衣着、教姿教态、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以及体育课教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制度约束。体育教师上课必须身着运动服运动鞋,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学生做出表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鼓励、积极向上的语言和行为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不许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体育教师要负责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安全,保证学生在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确保体育场地和器材的正常、有序使用,在体育教学结束后,保证体育场地和器材能够如数返还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体育教学就失去了对象和意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约束以及要求是顺利地完成体育教学活动和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保证。学生必须遵守课堂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无故中途脱离课堂,学生上课必须身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听从体育教师的统一指挥,尊重体育课堂的规定和要求,具有保护和维持自身安全的意识和习惯,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尽量避免运动伤病的出现等等。

体育教学能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各种教学内容的体育教学。在执行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必修和选修内容的基础上都能够结合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开展一些大纲规定以外的学生比较喜欢的体育活动。教学时数不少于108学时,3-4学期完成,每个教学班每周上两节体育课。教学模式以能够根据项目、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的特点等选择比较适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课余体育活动制度环境

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以外的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和多种组织形式,结合自然能力和卫生保健措施,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为目的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对巩固和提高体育课所传授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对体育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意识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

课外体育活动还包括学校组织的大中小型各类比赛。院系或体育社团在组织大型体育活动时,必须向体育部群体中心递交《体育竞赛活动申请表》并填写相关资料,报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教师不论以什么身份参与到赛事当中,都应当遵守相应的安全行为规范,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预防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www.xing528.com)

课外体育活动,学生必须按规定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领取器材,到相应或指定的活动场地进行。凡不按要求进行活动而造成自伤或他伤者,后果自负。学生应认真按照各项活动的要求进行活动,自觉遵守体育道德和各项体育运动规则。不到有危险的场地去活动,不用有危险的器材设备,不做有危险的动作,不翻越场地栏杆。运动队训练按教练员要求进行。所有体育活动除遵守有关规则以外,都必须遵守校规、校纪;如有违反,须严肃处理。

体育指导教师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并且掌握体育运动有关的安全知识,具备事故处置能力,因为体育指导教师往往是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安全的第一(直接)责任人。体育指导教师对组织体育活动时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应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把握重点关键。体育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组织参与的活动项目,把容易发生的事故及其危害向学生反复强调,要讲清动作要领、保护措施,并落实到每个学生。体育指导教师在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时,应根据活动项目认真检查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消除隐患。体育指导教师应告知项目负责人或院系有关领导,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应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身体不适者应进行劝说,不得强行要求参加。

在举办校级赛事活动时,工作人员和裁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预防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赛事工作人员应全面负责场地和器材的安全,对于有隐患的场地和器材,要做到能修整的及时修整,需更换的及时更换,无法及时修整或更换的应做好警示标示。裁判人员对比赛期间发生的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和群体突发事件,应具有快速的处置能力,要做到迅速、及时、果断,要在第一时间通知体育部分管领导和院系有关领导人。

学校运动会成立组委会,制定运动会实施计划,根据院系总人数、学生男女性别和教工不同年龄段,确定运动会项目,编排运动会程序,尽量做到学校运动会组织的科学合理性。严密组织,每个竞赛项目均应根据参赛人数的多寡排定一定数额的体育老师担任裁判工作,诸如运动员检录、发令计时、记名次等各项裁判工作,做到责任到人,保障安全。竞赛项目在开始前,裁判人员应认真仔细检查场地和所使用运动器材,并要求参赛运动员做好赛前准备活动,增加安全系数。竞赛区彼此间应保持一定的隔离区域,不相互交叉,并限定参赛运动员活动范围,不得擅自闯入其他项目竞赛区。分配好院系大本营和观众席,非参赛人员不得进入赛区;组织一定数量学生干部担任运动会纠察,负责维持各区域竞赛秩序,做好观赛区与竞赛区之间的隔离工作。运动会现场设救护站,备好急救药品、器材和救护车,校医院工作人员要坚守始终,随时应急,不得延误。现场保卫人员应在赛区设立隔离带,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安保人员,要制定运动会应急预案,预防突发群体事件发生。

3.课余体育训练及体育竞赛制度环境

运动队教练员、体育指导教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对运动员和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必要的训练。训练时,应在教师可控制范围内或指定地点要求其进行安全训练,运动队教练员、体育指导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有缺陷的器材要停止使用。对严重违反安全要求、纪律的学生进行必要的纪律处理和行为约束。

4.体育场馆管理制度环境

树立科学管理思想,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熟练地履行科学管理所要求的基本职能,根据体育场馆的实际情况构建内部机构,充分发挥和实现体育场馆的各项功能,组织、指挥和协调体育场馆的各项工作,做到各部门职责明确、任务清楚、人员精干。要建立健全体育场馆内部的各类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规范体育场馆各项管理和服务活动,制定体育场馆各项规章制度,将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工的服务行为规范化、制度化,并人手一册。使每个职工都做到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工作有计划、有标准,检查有章法。加强体育场馆的设备、设施的维护与管理,加强对维护体育场地的教学活动使用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