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课内外一体化以来,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为改变学生身体健康不良的现象,1979年颁布规定:除了每周两学时的体育课外,还有早操和活动等对课外体育的要求,课内外一体化初步有了形,但还是没有形成结合。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体育发展的同时引进了不少国外的体育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但照搬过来的理论与方法并不适应我国体育教学,在体育教育理念、教学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21世纪后,大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出现,其中体育课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模式最具代表,它几乎是从国外的体育课模式演变而来,在加拿大、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校体育活动一般采用俱乐部形式,而且具有完整的商业运作模式。但在国内开展的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于场地、项目、时间和教师报酬等问题,始终无法整体实施到学校中去,少数能够实施的高校也是流于形式,管理不明、监督机制缺乏。
教育部在2002年8月6日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指明体育课教学应围绕“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来开展,并提出“三自主”的教学理念,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为切实推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它是我国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它要求我们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与体育教学和体育课外活动结合,提高对体育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中,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与3次课外体育锻炼。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在全国高校开展了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简称为“三走”活动。(www.xing528.com)
201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职高专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为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依据。在体育课程设立方面,该《指导纲要(试行)》确定,进校的前两年,学生必须修完不低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并且每周至少安排2次课外体育锻炼,每次时间不少于60分钟。其他年级学生必须开设体育公修课,并纳入学生的体育成绩。每节体育课学生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影响教学效果。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些职业特点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体育基本技能,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而且必须具备特定自然环境和劳动条件中工作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运动对人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探索一条适合职业院校体育课发展的路径是非常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