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2》:灾难电影中的人类文明与世界末日

《2012》:灾难电影中的人类文明与世界末日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当今最热门的灾难电影,《2012》表现的不仅是世界末日时人类的毁灭,更是人类文明的崩塌和历史的终结。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2012》中各种人类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探讨灾难电影的动人之处。《2012》中的艺术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地震、海啸等为代表的自然符号,另一类则是以著名的绘画、雕塑或城市等为代表的人工符号。图:电影《2012》2(一)自然符号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毁灭。

《2012》:灾难电影中的人类文明与世界末日

作为当今最热门的灾难电影,《2012》表现的不仅是世界末日时人类的毁灭,更是人类文明的崩塌和历史的终结。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解析《2012》中各种人类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探讨灾难电影的动人之处。

图:电影《2012》1

著名符号学家苏珊·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提道:“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而供人欣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的艺术门类,自然也从各个角度,通过各种手段呈现着人类的情感。尤其是通过展示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等自然灾难来激发人们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的灾难片,更是人类情感的一种现代化的表现方式。

大自然不再逆来顺受的时候,当人类面临毁灭的时候,作为自然界中最高等的生物,除了想方设法地保证种族的延续,更要不遗余力地保障种族千年文明的延续,保障人类智慧的延续。而作为震撼人心的灾难片,要重现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灾难,更要着力表现人类文明的毁灭,激发观众对文明消逝、历史断层之后的无力感和无根感。当我们看着人类引以为傲的智慧的结晶一件件破碎,眼看着人类在地球上存在过的痕迹被一点点抹掉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现阶段人类的毁灭,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毁灭,而是人类千年文明的毁灭。我们将自然而然地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场末日浩劫,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来哀悼先祖。

二、音乐元素在影视符号学领域的诠释

《2012》打动人心的,并不仅仅是其精湛的特技,对地震、海啸、城市毁灭的虚拟重现,更是通过这些自然力量对人类文明的象征性符号破坏、毁灭来敲击人的灵魂。人在自然中是渺小的,而大自然对人类智慧成果的毁灭,则可以引发人对于自身的理性思考。

《2012》中的艺术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地震、海啸等为代表的自然符号,另一类则是以著名的绘画、雕塑或城市等为代表的人工符号。这两类符号在全片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时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人类不同层次的情感。影片中的自然符号代表了大自然的力量,激起观众对自然力量感性层面的认识。人工符号则代表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们的毁灭或拯救则引发观众对于人类自身的理性层面的思考。

图:电影《2012》2

(一)自然符号 (www.xing528.com)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的毁灭。旧金山,作为美国著名的“淘金”城市,代表着人类对金钱、对物质的欲望,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集中表现形式,更是人类对大自然改造的结晶,将狂躁的自然环境改造成舒适的人工环境的典范。摩天大楼代表了人类对房屋的意识,对空间的征服;高速公路代表了人类对距离的改造。当观众眼看着旧金山滑进海底的时候,它已经抽象成了全世界任何城市的象征,脱离了具象的美国国籍的身份,而变成了世界的城市,人类的城市。旧金山仅仅是一个代表,是人类城市的符号,它的毁灭,代表着人类城市的消亡,人类聚居地的消失,人类存在证据的磨灭,人类物质历史的消亡。而最后一点,对人们的打击才是最大的。当有一天我们醒来,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不复存在,学校、医院、寺庙教堂都不翼而飞的时候,当所有人类存在的外在证据都消失殆尽的时候,我们会怀疑曾经是否有一个发达的文明,存在于这个星球。依然存在的我们,是否真正属于过那个消失的文明。人类一方面依靠繁衍存活,另一方面,依靠着历史存活。我们从书本和图画中了解历史;我们从建筑和雕塑中感受历史;我们从生活中延续历史。历史让人类明白自己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当有一天,历史的痕迹消失的时候,我们就像没有母亲的孩子,独自走在时间的长河上,茫然不知所措。

(二)人工符号

如果说旧金山代表了人类对物质的追求,那华盛顿则代表了人类对权力的追逐。人类,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渴望自由又屈于束缚。而政治,则正是这两种奇怪需求的产物,用于调整自由和束缚之间的平衡。华盛顿,作为美国的首都,世界政治的中心,它的毁灭更具象征意味。在影片中,这个城市的毁灭主要是由两个代表性建筑的崩塌而体现的。一个是华盛顿纪念碑的崩塌,它象征着自由的瓦解。另一个是被约翰·肯尼迪号航母砸碎的白宫,象征着人类政治制度的破灭。航空母舰的产生一方面炫耀了人类对海洋的征服,另一方面也展示了人类自我膨胀的程度。催生航空母舰这种军事力量的母体,正是政治。全世界最典型的、识别度最高的政治符号,非白宫莫属。用政治的产物来摧毁政治本身,用人类的贪婪来打击人类的骄傲,对人们情感的震撼,比他物更甚。

其次是宗教的毁灭。宗教,在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中都占着无与伦比的分量。当科技在进步,技术在革新,社会在经历一次次变革的时候,宗教好似一位尽职尽责的导师,一直陪伴着人类,走过千年历史的长河,一次次矫正人内心中黑暗、邪恶的欲念,净化人类的心灵。然而,当片中里约热内卢基督山的基督像崩塌的时候,当圣彼得大教堂里《创世纪》中的上帝和亚当之间出现裂缝的时候,当山巅上的喇嘛庙被海啸卷走的时候,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建筑的崩溃,更是支撑人类的精神支柱的垮塌。无论是米开朗基罗的绘画,还是雕塑,抑或是不知名的建筑,此刻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称谓——宗教。这些具象的符号经过整合、统一之后只剩下其本质的共同属性——宗教,它们都是宗教的符号,人类精神文明的物质表现。所以,宗教的毁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毁灭。不过,所谓精神文明,总是存在于人类精神之中的,总是可以以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的。只要有人,就依然会有宗教的存在,人类的精神文明依然会延续。片尾中的小喇嘛,或许正是宗教依然延续的象征。

最后是人类最得意的高科技的毁灭。片中巨大的客轮“创世纪号”在海啸前束手无策,洪水中遍体鳞伤的空军一号,随处可见的燃烧的汽车,散落满地的电子设备,都在大自然中不堪一击。甚至是坚固无比的“方舟”,也会毁于地震或猛烈的撞击。这些高科技产物,无一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引以为傲的区别于其他生物的符号,它们的毁灭,更加强烈地预示着人类文明的消亡。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些外在物品的毁坏,这些人类特有符号的消失,比人类肉身的消失,更加让人感到恐惧。它们都是人类为人的外在证据,是人类思维成果和认识程度的物质表现,也是智慧生物的象征符号。当先辈们的肉身化为尘土的时候,我们指望后辈通过这些物质成果来了解前人的生活,延续人类的思维水平,发展人类的认识能力。可是当后辈和证据都不存在的时候,人类要如何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图:电影《2012》3

灾难片打动人心的不在于将大自然的狂暴表现得多么淋漓尽致,活灵活现,而在于当人类的文明和历史被大自然所毁坏的时候,当人类引以为傲的文明和智慧无法拯救自己的时候所蕴含的人类自身的无力感和无助感。这种感觉不仅仅是人类意识到自身局限性时所产生的,更是在意识到这种局限无法改变时所产生的永恒的挫败。当人类历史无法延续,文明无法保存的时候,才是真正震撼人心的时候。正因为电影《2012》很好地表达了人的这种无力感和无助感,才使得它比以往任何灾难片更具吸引力和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