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弥撒
弥撒曲是天主教感恩祭仪式进行过程中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它最初源于犹太教仪式性的用餐活动,4世纪时用于早期基督教的感恩祭仪式,用拉丁语演唱。弥撒曲作为一种独特的大型宗教音乐体裁被确立是勃艮第乐派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成就。
弥撒曲对音乐的发展曾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是由于罗马天主教的弥撒在礼拜者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由于它为音乐参与礼拜仪式提供了机会。弥撒曲的类型有很多:唱的是大弥撒,大弥撒形式完备,又称“庄严弥撒”;念的是小弥撒,规模较小;没有朗诵也不举行仪式,只在歌唱的弥撒活动中演唱的弥撒曲称为“音乐会弥撒曲”;自13世纪以来,作曲家多为普通弥撒创作弥撒曲,但也有为哀悼死者亡灵的安魂弥撒活动创作的“安魂弥撒曲”;还有特别弥撒,其通常用的是传统的素歌。普通弥撒所演唱的词与曲均固定不变,特别弥撒则根据教会日历或婚丧等仪式而有所不同。
常规弥撒由“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5部分组成。常规弥撒指仪式歌词固定不变的部分。
名作简析:
帕莱斯特里那是16世纪著名的合唱音乐作曲家,他一生都在罗马唱诗班里度过,在罗马圣城的环境中过着简单而不理世事的生活。他一共写了将近100部弥撒曲,是16世纪最多产的作曲家之一。1567年,为了避免特伦托会议命令对宗教音乐进行“回到格里高利圣咏时代”而取消复调音乐在教堂使用的规定实施,帕莱斯特里那选用简约的音乐风格,创作了3首弥撒曲以说服教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马尔切鲁斯教皇弥撒曲》。
《马尔切鲁斯教皇弥撒曲》是六声部弥撒曲,风格统一,创作手法多样,旋律、节奏、和声及对位都贴切于规范的宗教语言。作品中6个声部的旋律都似素歌般清晰、流畅,旋律线呈波浪状,声部间此起彼伏,旋律线条由不同长度的节奏组合连接而成,悠长且优美,整个作品具有帕莱斯特里那结构匀称、技术完美的典型风格。
巴赫共写有5部弥撒,《b小调弥撒》是其中一部,可以说是巴赫一生音乐创作中的顶峰之作。
巴赫的《b小调弥撒》属于“康塔塔-弥撒”。历史上记载,《b小调弥撒》第一次完整的首演是在1835年2月12日的柏林,大约10年之后,它的总谱才得以正式出版。《b小调弥撒》分5部分,共24段,结构复杂,规模宏大,音乐语言充满灵性,情感表现丰富动人,堪称世界音乐领域中最崇高的作品之一。
3.贝多芬《D大调庄严弥撒》
贝多芬的《D大调庄严弥撒》是为了鲁道夫被选为奥姆茨大主教登基大典而作,创作从1819年到1823年历时4年之久。贝多芬作为一位交响乐大师,他的这部弥撒与其他朴素淡雅、平静安宁风格的弥撒相比,具有一些交响音乐的矛盾与冲突意味,充满了斗争与激烈的情绪,是一部结构庞大、乐队编制完整的交响风格的弥撒曲杰作。
《D大调庄严弥撒》由正规的5个乐章组成:①上帝怜悯我;②荣耀经;③信经;④圣哉圣哉;⑤上帝的羔羊。
(二)圣母悼歌
《圣母悼歌》是一首描述圣母玛利亚守卫着基督的十字架的悲伤宗教诗,1727年后被用作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的继续咏,配以素歌曲调。现在保存最早的圣母悼歌的曲调是13世纪的素歌。由于诗作具有强烈的悲伤感情色彩,激发了无数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吸引了许多音乐大师为其写作。随着多声音乐的兴起,圣母悼歌的创作也随之更加丰富。
15世纪的若斯坎是第一位用模仿的对位手法创作圣母悼歌的作曲家。16世纪帕莱斯特里那创作了八声部的圣母悼歌,17世纪斯卡拉蒂创作了女声二部及乐器伴奏的圣母悼歌,18世纪佩戈莱西为两个女声独唱、合唱、管乐及管风琴创作了圣母悼歌,同时期的拉索、阿奈罗等作曲家也都创作过圣母悼歌。这些圣母悼歌往往是通过丰富的独唱旋律与多声合唱形式结合,创造出气势恢宏和感人至深的合唱音乐作品。这个宗教声乐体裁成了作曲家喜爱的合唱品种,古典和浪漫乐派则创作出管弦乐伴奏的圣母悼歌,更丰富了其音乐的表现力。著名的作曲家海顿、莫扎特、李斯特、舒伯特、罗西尼、威尔第、德沃夏克等都创作出了极为虔诚动人的圣母悼歌。
名作简析:
帕莱斯特里那晚年的精心之作《圣母悼歌》作于1589年或1590年,虽然同他的《马尔切鲁斯教皇弥撒曲》相比,《圣母悼歌》并不算很起眼,却仍是一部经典的佳作。该曲以13世纪诗人雅各布·贝内蒂克的诗作《悲痛的圣母悼歌》为词,为八声部合唱,两个混声四声部合唱队担任演唱。作品第一部分音乐古典而庄严,呈现出安详、慈爱和悲悯的情绪。第一合唱团演唱“Stabat Mater Dolorosa”,随即第二合唱团重复同样的旋律,接着选用爱奥尼亚调式转入对救世主受难的悲痛咏叹,强调了抒情性。第二部分气氛更加缓和,和谐明朗而舒缓的和弦运用,使整个音乐始终清晰、抒情和动人。
(三)圣母颂歌
圣母颂歌和圣母悼歌都是关于圣母玛利亚的音乐体裁。圣母颂歌是《新约全书》三大颂曲之一,歌词取自《路加福音》。它是罗马天主教黄昏祷和圣公会晚祷的一部分,在罗马天主教礼拜仪式中用素歌曲调演唱,在圣公会礼拜仪式中则用圣公会圣咏。14世纪左右开始复调配乐,《圣母颂歌》往往先进行独唱,之后是合唱部分。帕莱斯特里那采用传统的单声部经文歌作为定旋律,用模仿与对位手法创作了35首圣母颂歌;拉索以自由体创作了近100首圣母颂歌;而蒙特威尔第创作了六声部和八声部的圣母颂歌,其声部组织形式多样,乐队与人声交织融合,极富有戏剧感染力。虽然圣母颂歌多是为教堂创作的,但它是音乐会演唱的重要曲目类型。创作圣母颂歌的代表作曲家有邓斯泰布尔、迪费、约伯·欧博瑞特、拉索、帕莱斯特里那、蒙特威尔第、巴赫、舒茨、莫扎特、门德尔松、沃恩·威廉斯、佩特拉西等,他们用不同的音乐语言创作出了不同风格的圣母颂歌。
(四)牧歌
牧歌是源自意大利的多声部声乐作品,通常无伴奏,少数用乐器伴奏。
16世纪的意大利牧歌是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世俗音乐形式,虽与14世纪的牧歌同名,但实质上二者并没有联系。早期牧歌(1520~1550年)以佛罗伦萨、罗马和威尼斯为中心,四声部,基本上为主调风格。意大利本土作曲家费斯塔是早期牧歌的代表性作曲家。中期牧歌(1550~1580年)以威尼斯为中心,多为5个声部,也有4个或6个声部的,主要作曲家有罗勒等。晚期牧歌(1580~1620年)以罗马、曼图亚和费拉拉为中心,声部间出现了半音化和声,甚至是半音体系,而且运用了“绘词法”,宣叙性节奏音调也被大量运用,体现出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晚期牧歌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韦尔特、马伦齐奥、杰苏阿尔多、蒙特威尔第。
意大利牧歌的音乐与歌词表达十分细致。牧歌的织体和形式丰富多样,既有简洁的主调风格,又有模仿的复调风格,既有音节式的宣叙性音调,又有装饰性音调,体现出了世俗音乐体裁、旋律、风格与教堂复调技术的结合。
名作简析:
1.卢卡·马伦齐奥的五声部牧歌《独自沉思》
卢卡·马伦齐奥(1553—1599)一生创作有16集牧歌,可以说是最有成就的意大利牧歌作曲家,是16世纪意大利复调合唱的杰出代表之一。五声部《独自沉思》是卢卡·马伦齐奥根据彼特拉克十四行诗创作的牧歌,也被认为是著名的意大利牧歌之一。作品表现出诗人独自一人沉思着徘徊在荒芜的田野,回想往事,面对现实,心中充满诗般伤感。整个作品对河水、森林场景和心境的描写细腻动人,达到了极致美感。
2.卡洛·杰苏阿尔多的五声部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
卡洛·杰苏阿尔多(1560—1631)出生于那不勒斯维诺萨贵族家庭,是和卢卡·马伦齐奥、蒙特威尔第同时期的意大利牧歌大师之一。他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牧歌倾向选择表现死亡、痛苦、悲哀的题材内容,同样以悲剧色彩而著称。卡洛·杰苏阿尔多一生共出版了6集五声部的牧歌。
五声部牧歌《我离去,不再说话》是卡洛·杰苏阿尔多极具特点的代表作。作品中运用了新的和声和半音化的手法,通过声部、音区的强烈对比以及节奏的自由变换,展现出了合唱音乐丰富而鲜明的音乐魅力。
3.蒙特威尔第的五声部牧歌《海水在轻声叹息》
蒙特威尔第(1567—1643)是文艺复兴晚期最后一位伟大的牧歌作曲家。其牧歌创作体现了16世纪末17世纪初牧歌风格的急剧变化。可以说,牧歌艺术由于蒙特威尔第而发展到了顶峰。他的牧歌包含现代和声语言、音乐戏剧风格和描绘性交响乐的萌芽等多重元素。
《海水在轻声叹息》是蒙特威尔第《五声部牧歌集》第二卷中最著名的一首。歌词大意如下:海水在轻声叹息,黎明拂晓,微风荡漾,天空变得清澈明亮,你的信使抚慰着所有燃烧的心。整个作品的复调风格突出而完美,歌词与旋律处理贴切和谐,音乐表现达到了极致。
(五)感恩赞
感恩赞被基督教用于日课晨祷和一些特殊的庆典场合中,是最古老的圣歌之一。传说感恩赞最早出现在5世纪初的意大利米兰教区,常被用于罗马天主教堂和英国圣公会教堂。最早的感恩赞曲调是格里高利圣咏的单音音乐,也就是传统的素歌曲调。
16世纪以前,感恩赞是单声音乐。16世纪后,随着西方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到来,感恩赞在创作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以帕莱斯特里那和拉索为代表的众多作曲家都创作过著名的感恩赞。17世纪后,感恩赞走出教堂,逐渐发展成为宫廷重大庆典中使用的仪式音乐。
之后,伯德、哈斯勒、吕利、亨德尔、海顿、柏辽兹、威尔第、布鲁克纳、布里顿、沃尔顿等著名作曲家都创作了非常优秀的感恩赞,并且常用较为复杂的音乐结构,构成了独唱、合唱和乐队交融一体的合唱音乐。
感恩赞的歌词使用拉丁文,这是从格里高利圣咏的素歌曲调延续下来的传统。但英国和德国的一些作曲家,如伯德、马丁·路德、普赛尔等,为了方便大众的理解,把拉丁文字改为本国的文字进行创作,于是进一步推动了感恩赞的发展与创新,使之成了更适合音乐会演唱和欣赏的音乐体裁。
作品简析:
1.亨德尔《德廷根感恩赞与赞美诗》
《德廷根感恩赞与赞美诗》是亨德尔创作的第五首感恩赞,是1713年为了纪念西班牙战争的胜利而特意创作的。它是亨德尔一部很重要的宗教合唱作品,分为《德廷根感恩赞》与《德廷根赞美诗》两个部分,唱词取自《圣经·诗篇》的20篇与21篇,但在作品中有不少的词曲都是作曲家自己创作的,融入了作曲家个人的情感因素,如用宏大规模的合唱团演唱的《主啊!我的希望存在于你》。
2.柏辽兹《感恩赞》
柏辽兹的《感恩赞》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作品。1855年4月30日在巴黎首演,适逢工业博览会在巴黎召开,《感恩赞》奢华的演出规模与盛大的庆典气氛正好相符,由男高音、3个合唱团与大型交响乐团组成千人演出阵容,其功利性和典礼性已经远远超出了宗教范畴。
3.布鲁克纳《感恩赞》(www.xing528.com)
布鲁克纳创作这部《感恩赞》历时4年之久,它凝聚着布鲁克纳的心血,是他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于1885年在布鲁克纳的指挥下进行了首演。整首作品由5个乐章组成,音乐细腻而又气势磅礴,它充分地调动了各种演唱形式,独唱、合唱和乐队交相辉映。从开始的合唱《主啊!我赞美你!》到独唱《所有天使赞美你》,从合唱柔和的《圣哉经》到宏伟的《荣耀经》,庄严有力的音响与安静虔诚的情绪充满整个作品。最后,作品在女高音辉煌的高音C持续长音中结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六)经文歌
经文歌是在没有歌词的两声部的克劳苏拉上方声部加上歌词衍变而来的。13世纪开始,经文歌真正成为一种无伴奏合唱短曲的曲式。直至16世纪,三声部经文歌一直作为宗教专用歌唱形式被广泛使用。经文歌因其以音乐对位的创作手法和无伴奏歌唱的特点,以及引入世俗的曲调作为定旋律的音乐特征,随16世纪复调艺术发展达到高峰,最终成为西方音乐中重要的体裁之一。
马肖、迪费、拉索、加布里埃利等作曲家都是写作经文歌的能手,创作了大量世俗题材的经文歌。帕莱斯特里那写的经文歌有180多首,德普雷也创作了100首经文歌,他们关注对位技法与富于装饰性的复调旋律,对西方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名作简析:
1.若斯坎·德普雷的经文歌《圣母颂》
若斯坎·德普雷是文艺复兴中期也是盛期的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出生于法国北部埃的诺省,曾任米兰大教堂的歌手,后为教皇的小教堂工作,任费拉拉教堂乐长。他毕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意大利进行音乐创作。
若斯坎·德普雷是个音乐思维极其丰富的人。除了弥撒曲外,在宗教合唱方面,他的100首经文歌创作达到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最高水平,也是文艺复兴中期宗教合唱音乐的重要标志。他的著名经文歌《圣母颂》音乐清晰流畅,每一组连贯、和谐的模仿中所有声部与乐段之间的结构关系都处理得很紧密。作品中无限的想象、高超的概括和提炼技术以及动人的音乐美感为后人称颂。
2.拉索的五声部经文歌《我的灵魂不再悲伤》
拉索于1532年生于蒙斯,他从小就因美好的嗓音受到赞扬,长大后在罗马以及意大利其他地方的教堂唱诗班当歌手和作曲,24岁发表第一部经文歌和尚松歌集。拉索是16世纪欧洲复调合唱最高成就的标志人物之一,他最为著名的是经文歌。五声部经文歌《我的灵魂不再悲伤》是他最具代表性的经文歌之一。他在作品中运用天才的想象力,既突出了声部间穿插、交错和融合的音乐表现,又将经文歌的音乐与歌词紧密结合,使音乐散发出了强烈的情感。其作品揭示了16世纪末欧洲音乐风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显示了16世纪欧洲合唱音乐的和谐与崇高美学特征。
(七)清唱剧
清唱剧是一种类似歌剧的大型声乐体裁,源于宗教剧,采用戏剧样式,但不用舞台布景、服饰和舞台动作。清唱剧包括独唱(宣叙调、叙咏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以及管弦乐队伴奏等表演形式。其中,合唱不仅可用于陈述故事,还可用于总结或评论情节。
清唱剧一般使用宗教主题,歌词多取自圣经中的宗教故事与传说。第一部重要的清唱剧是卡瓦里埃利于1600年创作的《灵与肉的再现》,但那时还没有“清唱剧”这个名称。之后,意大利作曲家卡里西米(1605—1674)的著名代表作《耶夫他》为清唱剧这个音乐体裁奠定了历史地位。从此,欧洲的作曲家开始创作清唱剧,其中包括亨德尔的《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加比》、贝多芬的《基督在橄榄山》、海顿的《创世纪》《四季》、门德尔松的《以利亚》。
名作简析:
1.亨德尔《弥赛亚》
亨德尔生于德国的哈雷,他是欧洲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清唱剧,被公认为“清唱剧大师”。1740年,最伟大的清唱剧《弥赛亚》在都柏林首演。
清唱剧《弥赛亚》是亨德尔最著名的作品。作品分为3个部分:①对弥赛亚的期待和基督诞生;②基督受难;③基督复活。整个清唱剧气势恢宏,虽是宗教题材,却表现了人的情感、人的个性。作品体现出了亨德尔宏伟辉煌和简明清新的艺术思想,折射出了当时英国社会充满朝气与激情的探索精神。
2.海顿《四季》
海顿生于奥地利的罗劳,是欧洲古典音乐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声乐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清唱剧。他共写有4部清唱剧:《创世纪》《四季》,《托比亚返归》《临终七言》。
清唱剧《四季》(1798~1801年)是一部伟大的世俗清唱剧,全曲分为4个部分:春、夏、秋、冬。海顿以斯威腾的《四季》脚本(根据苏格兰诗人詹姆斯·汤姆森的诗歌创作的)为基础,用非凡的音乐笔触描写了自然界生动的季节变化和人们的四季劳动与生活,抒发了对犹如四季般世态炎凉的人间的感慨。其中,《春天来了》《暴风雨》等表现大自然的段落充分体现出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这也是宗教合唱形式与世俗合唱内容的融合,闪烁着18世纪启蒙主义的思想光辉,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的尊重的情感。因此《四季》被认为是古典风格清唱剧的纯正代表之一。
(八)安魂曲
安魂曲是一种特殊弥撒曲,它是罗马天主教超度亡灵的弥撒,也称安魂弥撒。安魂曲的歌词是由常规弥撒删去“荣耀经”和“信经”部分、加上“愤怒之日”和“永恒的光辉”两部分而组成。17世纪以后,安魂曲的发展越来越世俗化,作曲家开始积极写作安魂曲,以体现自己的思想深刻和理性,表现技艺的精湛,于是成就了大量历史经典安魂曲。著名的安魂曲作曲家有莫扎特、柏辽兹、威尔第、福列、勃拉姆斯以及布里顿。
名作简析:
1.莫扎特《安魂曲》
虽然莫扎特未完成整部《安魂曲》(由苏斯梅尔整理完成),但我们仍能从这渗透着心血的挽歌般的作品中感受到莫扎特心灵的美好和音乐的伟大。
莫扎特《安魂曲》共分15段,其中最动人的合唱唱段是第1段“Requiem”、第2段“Kyrie”、第3段“Diesirae”、第8段“Lacrymosa”、第9段“Domine jesu”。
2.威尔第《安魂曲》
威尔第(1813—1901)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1873年,威尔第因好友逝世产生了创作安魂曲的冲动,于是在他61岁的时候写出了这部《安魂曲》。作品分为7个乐章:第一乐章《安魂曲与慈悲》、第二乐章《最后的审判》、第三乐章《主耶稣基督》、第四乐章《圣哉经》、第五乐章《上帝的羔羊》、第六乐章《永恒的光芒》、第七乐章《拯救我》。整个作品从合唱到乐队、从旋律到配器都充满了鲜明的戏剧性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歌剧性,的确可以算得上一部庞大的歌剧化的合唱作品。
3.福列《安魂曲》
福列是法国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代表人物。福列的《安魂曲》与威尔第的戏剧性《安魂曲》的风格完全不同,它的旋律优美动人,和声变化而细致,结构规模精巧,像是人类美的化身,那么抒情、和谐和宁静。作品共有7个乐段,每一段都像福列的艺术歌曲一般,有丰富的情感表达,能给人十分美好的感觉,使人仿佛置身于理想天国的美妙音乐中。
4.布里顿《战争安魂曲》
布里顿(1913—1976)是20世纪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他既十分尊重民族的音乐传统,又大胆吸收和运用新技法创作了大量题材广泛的优秀作品。《战争安魂曲》是一部庞大的交响合唱作品,作于1961年,1962年5月在英国圣米迦勒大教堂首演。歌词取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青年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的英文诗集和传统的拉丁文弥撒词。全曲共6个乐章,通过传统技法与新音乐技法、合唱与器乐、声部交叉、拉丁文与英文、宗教与世俗文化等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对比,表达了对在战争中死去的人们的追思和鲜明的热爱和平的反战思想,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和谐与崇高的美学追求。
(九)尚松
尚松广义是指所有法国歌曲,包括坎迪莱那行吟歌体、叙事歌、回旋歌等各种形态的独唱、合唱;狭义是指法国14世纪后出现的一种多声部合唱体裁,具有鲜明的世俗风格。15、16世纪,法国尚松随文艺复兴运动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文艺复兴时期两种主要世俗合唱体裁之一。
法国尚松一般为三声部,多有主调风格。法国尚松一般按音节谱曲,强调规则的重音,音乐植根于诗歌的韵律,节奏鲜明轻快,音乐开始的段落一般需要重复或者在作品的结尾再现。16世纪的尚松题材内容十分广泛,更具有世俗精神。法国尚松的代表作曲家有塞米西和雅内坎。其中,雅内坎的《战争》、《亲切的吻应保存在哪里》被认为是法国尚松的代表作。
(十)交响合唱
名作简析:
1.贝多芬《第九交响曲》
贝多芬(1770—1827),德国音乐家、钢琴家和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最后一部交响曲,作于1819~1824年,1824年5月7日在维也纳凯伦特纳托尔剧院首演。
《第九交响曲》共有4个乐章:第一、二、三乐章都是管弦乐队,第四乐章以乐队与合唱结合,开了交响乐加入人声表现形态的先河。第四乐章的合唱歌词来自德国席勒的宗教诗歌《欢乐颂》。贝多芬运用各种音乐表现手法,发挥交响乐队、合唱队和独唱、重唱等不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通过《欢乐颂》主题的多次变奏,充分展示了人们经历痛苦、沉思到达欢乐的心理历程,并将全曲推到了人类崇高理想的顶峰。它是一部宏伟而充满哲理性和英雄性的壮丽颂歌。
2.卡尔·奥尔夫《布兰诗歌》
卡尔·奥尔夫(1895—1982)是德国作曲家和教育家,他创立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节奏、动作、音乐相结合对教育的重要性,现今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奥尔夫的创作多为音乐戏剧作品,手法简练,艺术表现力丰富。
《布兰诗歌》是一部大型交响合唱作品,创作于1935~1936年,1937年在法兰克福首演。歌词选自1903年在巴伐利亚州贝内迪先特博伊伦修道院中发现的一本11~13世纪的诗集。《布兰诗歌》分为三大部分:春、小酒店、爱情。歌曲共分25个乐章,演出时有哑剧动作,伴有丑角和舞蹈场面。
《布兰诗歌》写作手法简练,用同度、八度、三度的声部进行;句段由短小动机连续反复,为轮唱赞美诗;旋律语言广泛,配器以打击乐为主,突出表现打击乐和钢琴节奏魅力。《布兰诗歌》充满了戏剧性,既有着世俗的欢乐、对生命的赞颂,又有着史诗的恢宏,雄壮震撼,像是命运在召唤,强烈叩击着灵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