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元任谱写的上百首歌曲中,《海韵》是唯一的大型合唱作品,它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合唱水平的最高标志。《海韵》的歌词是诗人徐志摩发表于1925年的诗作,后被收入诗人《翡冷翠的一夜》。它描写了一位向往自由的少女不满足于家中的平庸生活,在海滩上徘徊歌舞,最终被波涛吞没的情景,暗示了当时要求个性自由、解放的妇女终因不能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归于失败。
合唱曲《海韵》写于1927年,这部接近清唱剧性质的作品通过女高音独唱和合唱的方式,表现了少女“来到这黄昏的海边”,不听“诗翁”的多次苦劝,终于葬身波涛的全过程。其音乐形象生动,结构严谨。作品由一个引子、5个乐段和尾声组成,每一段都有合唱代表的诗翁、女高音代表的少女、合唱代表的旁观者及钢琴表现的大海4个部分交替出现。
合唱曲《海韵》在音乐上还有以下特点:一是采用了通谱歌和主题变形的写法,即随着情节内容和情绪情感的变化,音乐中曲调、节奏诸要素亦相应变化。二是作品中先后并交替出现 d、F、f、A、D 等多种调性。转调在结构作品、塑造形象上有重要作用,如第一段中的女高音答句出现在 F大调上,末段以钢琴代表少女时则出现在 d小调上,这种转换很好地表现出了前者的天真开朗与后者的黯然不幸。三是钢琴伴奏具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它形象地刻画了大海的不同侧面,丰富了合唱艺术的表现力。四是合唱以功能柱式和声为基础。
(二)《旗正飘飘》韦瀚章作词,黄自作曲,创作于1932年
《旗正飘飘》是黄自继《抗敌歌》之后写的又一首爱国合唱歌曲。歌曲增加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表现了作曲家更为炽热、深沉的爱国激情。《旗正飘飘》是回旋曲式结构,进行曲风格的主部将场景的描绘和心情的刻画融为一体。主部的两次再现主要通过合唱力度的加强及织体写法的改变,使其一次比一次强劲有力。两个插部在写法上都是一唱一和的形式。第一个插部由男声齐唱起句,混声合唱在大调上应和。第二个插部由男高音声部以行板速度唱出沉痛悲愤的旋律,混声合唱用小快板速度进行坚决果断的回答。
1937年11月,贺绿汀随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剧一队到八路军办事处所在地山西临汾演出时,为游击队员的独特生活和战斗英姿所吸引,经过一个月时间的酝酿,在防空洞里完成了《游击队歌》的词曲创作,并将它献给八路军全体将士。1938年新年,贺绿汀指挥了该曲的首演,同年5月在武汉悼念黄自逝世的纪念会上,作曲家又将它改编为四部合唱演出,《游击队歌》从此不胫而走,成为几十年来深受群众喜爱、广为流传的中国合唱作品。《游击队歌》产生于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初期,它以天才的构思、深挚的情感讴歌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勇敢机智、乐观自信的可贵精神。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前后两个乐段由4个乐句、16小节构成,结构均衡工整。其中,第一、二、四乐句相似,第三乐句在节奏(放宽)、旋律(反向进行)、调性(属方向)、织体(男高音声部复调性质的短句插入)上与其他各句形成对比,符合起、承、转、合的结构模式。此曲在创作和演唱中还有以下特点。
其一,由于此曲是先写出节奏,再谱出曲调,最后才填上歌词,因此音乐在该曲的创作中占有特殊地位。尤其是弱起的小军鼓节奏型贯穿全曲,为灵活机智的音乐形象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其二,此曲为进行曲风格的混声四部合唱,却又不同于常见的雄伟豪迈的进行曲音调,而是通过活泼、轻快的音乐去反映严酷的战争题材,其反差强烈,视角独特。
其三,作品在和声上强调主属功能,几乎所有强拍上均为主和弦,又因转位和重复音的差异而无单调之感。几处属七到主、重属到属的和声进行增加了音乐的动力。
其四,此曲在演唱中咬字清楚,短促有力,常在第二遍反复时以轻声进入,机警而神秘,至9小节放开歌喉,12小节达到高潮。这一处理强化了乐观自信、神出鬼没的游击健儿的艺术形象。
(四)《垦春泥》(田汉词,贺绿汀曲,创作于1940年)
1938年5月,贺绿汀来到武汉,在政治部第三厅的中国电影制片厂任中国合唱团总干事。后来,他又迁至重庆,转于多家单位,从事教学、宣传和创作活动。期间,他创作的作品数量众多,这些作品不但与抗日救亡的人民斗争紧密相连,而且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代表性作品有无伴奏合唱《垦春泥》。
《垦春泥》原是贺绿汀为影片《胜利进行曲》所写的一段插曲。贺绿汀没有像谱写一般的抗战歌曲那样渲染激烈的战斗场面和抒发雄浑的豪情,而是选取了军民合作垦春泥这一视角,通过无伴奏合唱形式,折射出军民一心、誓破敌寇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信念。
这首歌曲的音乐很有特色,可以被看作一气呵成的两个段落。第一段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号子般音调衬托下,女高音声部和女低音声部作模仿应答式的曲调进行,具有湖南花鼓戏风味的前紧后松的乐句如主导动机一般贯穿全曲,与节奏交错的号子音调一起,构成了一幅此起彼伏的军民劳作的图景。第二乐段基本是4个声部较整齐的主调性音乐,曲调及和声具有不同于第一段小调(羽调)的大调(徵调)色彩,音乐温暖而明亮,突出了“结成一道铁长堤,欢欢喜喜不分离”的主题。最后,音乐又结束在小调上,使全曲在变化中得以统一。
(五)《阿拉木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谢功成改编,创作于1948年)
《阿拉木汗》原是一首流传于新疆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双人歌舞曲,它以双人边歌边舞的方式,赞美美丽的姑娘阿拉木汗的美貌和可爱。歌曲可分为ABA3个部分。第一部分A段以问答的形式出现,活泼风趣;第二部分 B 段频繁运用切分节奏,给人以伴随手鼓而舞的轻快感;第三部分为A段的变化重复。在保持了原民歌活泼热烈情绪的同时,富有舞蹈形象的钢琴伴奏增加了合唱的艺术魅力。词曲的搭配多为一音一字,各声部大量密集的节奏安排加强了音乐活泼跳跃的特点、颗粒圆润的和声效果,展示了纯人声之美。歌曲在注意到声部间纵向和声配置的同时,调动了声部间横向的简繁补充和复调手法的运用。A段以男声部为主旋律,女声以简洁短促的短句给主旋律以巧妙填充;B 段在原民歌切分曲调的上方,配出女声具有歌唱性的曲调,形成复调效果;第三段则运用了男女声部的曲调模仿手法。多种织体写作手法的运用,使全曲声部效果更加丰满,并始终使歌曲处于活泼与热烈的情趣之中。
(六)《歌唱祖国》(王莘词曲,创作于1950年)
1950年国庆节前夕,作曲家王莘到北京出差,他来到天安门广场,看到彩旗飘扬、红灯高悬,一队队少年儿童挥动花束、奏着鼓乐从面前走过,为这节日的气氛所感染,更为祖国的日益昌盛所激动,在返回天津的火车上写出了《歌唱祖国》的音乐和第一段歌词,并于两周后完成了全部词曲的创作。
《歌唱祖国》是一首二部合唱曲,全曲由长度相等的主、副歌组成,属于ABA三段体结构。A段为副歌部分,由弱拍开始的6个乐句构成,概括了中国人民步履矫健、高歌向前的豪迈情怀。歌曲开始即以主三和弦分解式的跳进上行,表达出中国人民昂扬奋进的情绪。B 段为主歌部分,共3段歌词,从各个侧面赞颂了祖国的辽阔壮丽和光辉历程。虽保持了行进的特点,却更富于歌唱性,且在节奏上(更宽广、强拍开始)与A段形成了鲜明对比。由于曲调是由A段素材派生变化而来的,故而密切了两段间的联系,使之在对比中得到了统一。
《歌唱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祖国蓬勃向上、人民情绪高昂的形象写照。它在继承我国群众歌曲创作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吸收了国外革命歌曲的新因素,将雄壮的进行曲体裁与庄严的颂歌体裁完美地结合起来,体现出群众歌曲的崭新风貌。几十年来,它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而博得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1989年,该歌曲荣获中国唱片公司的创作特别奖(金唱片奖)。
(七)《半个月亮爬上来》(青海民歌,蔡余文改编,创作于1953年)
蔡余文改编的无伴奏合唱曲《半个月亮爬上来》自问世以来,就深受广大听众和专业音乐家的喜爱。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其由杨嘉仁指挥、中国青年合唱团演唱,荣获银奖。
《半个月亮爬上来》原曲是一首快速跳跃的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歌曲。1939年,作曲家王洛宾随抗战剧团在青海西宁演出期间,与当地的维吾尔族群众结识,根据维吾尔族群众的演唱,记录、整理而成了《半个月亮爬上来》。在整理过程中,王洛宾将其改编为中速的抒情恋歌。歌曲描述了在月影婆娑的夜晚,小伙子躲在姑娘窗前,期待着姑娘的爱,表现出了年轻小伙子对浪漫爱情的追求。
整首民歌由起承转合的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从主音开始,又结束在主音上,旋律以级进为主,加上变化音的运用,体现出了青海民歌的音乐特色。第二乐句几乎是前一句的重复,只是在原第一小节的空拍处加入了两个音。第三乐句具有转折意味,曲调上行,似心底情感的冲动与呼唤,后又意犹未尽地延长两小节,既是一种强调补充,也是一种过渡。这样,就使歌曲的第四乐句得以完全重复第二乐句,结束在静谧而令人遐想的情境之中。
改编成合唱曲后,《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意境得到保持和深化。保持了各乐句节奏与字腔关系上的前紧后松、气息宽广的特征,具有草原牧歌散板的余韵流风。歌曲采用大调式的和声配置,将调式主音作和弦之音处理,和弦多以柱式结构出现。但因曲调本身的欧洲色彩,故与和声风格并不矛盾。整部合唱丰满、和谐、宁静,充分展示了人声与和声的美妙。歌曲的第三乐句运用了复调手法,声部间起伏交接,与前后乐句形成对比,并衬托出了小伙子对爱情的急切与执着。
(八)《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范禹词,麦丁编曲,朱丘配歌,创作于1953年)(www.xing528.com)
1953年,麦丁与词作家范禹去云南老圭山采风,他们参加田间劳动,学习撒尼族语言,搜集当地民歌,和撒尼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刚刚分享到土地的喜悦使原本就热情好客的撒尼族群众更加激情洋溢,他们把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激都倾注在对遥远北京来客的热情招待之中。正是在这种感情的撞击中,作曲家才写出了这首以撒尼族人颂扬家乡美景并盛邀远方来客为内容的合唱作品。
欢快的前奏后,第一、二段先后由女高音和男高音声部唱出“路旁的花儿正开,树上果儿等人摘”。这富于诗意的美妙曲调是以撒尼族叙事歌等音调为素材创作的。然后是由女高音独唱出极具特色的衬词和主题:“塞洛塞洛类里塞,洛里唉洛类!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第三段的开始省略了女高音声部的乐句,直接由男高音声部唱出歌词:“姑娘们赶着白毡的羊群,踏着晚霞她们就要回来。”接着又是女声领唱的主题,最后随着声部的越发密集、节奏的越发紧凑,歌曲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采用了撒尼族放羊调、叙事歌、西山谣等素材,巧妙地融入了撒尼族民间作曲家金国富的民歌改编曲调,使整部作品具有撒尼族音乐浓郁的风格特色。歌曲是以三段为基础的五段式。但由于衬词的大量运用、非规整性的乐句结构以及声部起始与结束的交叠,全曲给人一气呵成之感。同时,旋律在不同声部间的交错穿插,使人目不暇接,好像到处都有欢声歌唱的青年男女,从而很好地突出了“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这一主旨。衬词的大量运用既突出了撒尼族音乐特色,又在塑造形象、表达情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和声编配上,歌曲借鉴了简洁的西方古典和声手法,大量运用了具有撒尼族音乐特点的复调化和声手法。不仅保证了纵向的声部丰满与协和,也注重了声部横向行进中曲调的独立、连贯和朗朗上口。
(九)《牧歌》东蒙民歌,瞿希贤改编,创作于1954年
合唱创作是瞿希贤勤于探索并取得卓著成就的领域。她的合唱创作根植于民族音乐的沃土,借鉴西方合唱艺术经验,是在对合唱艺术的规律和独特表现力有了深刻领悟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常常成为合唱团体的保留曲目,并受到各界听众的普遍喜爱。《牧歌》即是其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蒙古族民歌主要有长调和短调两种。其中,长调因受地理环境与游牧生活的影响,具有悠远辽阔、节奏自由的特点。它的音阶多为五声,音调进行时有大跳音程出现。流传于东蒙昭乌达盟一带的《牧歌》正是典型的长调歌曲。蓝天、白云、草原、羊群等构成的歌词单纯朴实,体现出了对草原和牧民生活的挚爱。从节奏上看,每小节第二拍均为延长音,突出了音乐辽阔深远的特点;从曲调上说,第一乐句围绕着徵音上下飘浮,第二乐句为第一乐句的下五度模仿,以宫音为中心做迂回进行。舒展的节奏、辽远的曲调与歌词的意境浑然一体。
合唱曲《牧歌》在保持了民歌旋律的基础上,经过合唱的多层次渲染,使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海默填写的新词着意于牧民对故土的眷恋、对幸福生活的赞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构思上,音乐偏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纯净与优美的人声,体现着自然的清新及人与自然的交融。歌曲主体为原民歌的3次变化重复,另加一引子及尾声。力度由P 渐强到 f,再渐弱到 ppp。
《牧歌》在创作上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复调的交织与衬托。其中,既有支声性的处理,又有模仿式的呼应。二是和声以大三和弦为主,间或小和弦,色彩明丽而不失柔和,声部丰满而不失纯净。和声的空旷谐和衬托出天地的旷远深邃,旋律的绵长与多声的交织如诗如梦,令人陶醉。三是作品的结尾颇具特色。民歌音调依次在各声部隐隐出现后,停落在主三和弦上。4名女高音又在这一背景上以极弱的声音哼唱出民歌开始的音调,并最终在七级音上结束。这一独具匠心的处理为作品添加了连绵不绝、情深意远的效果。
(十)《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严良堃改编,创作于1958年
歌剧《洪湖赤卫队》由朱本和、张散安等人创作,是在当代中国享有盛名的歌剧作品之一。它通过富于湖北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展现出20世纪30年代初洪湖地区革命斗争的斑斓画卷。《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为该剧第五场的选曲,表现了赤卫队员对被捕入狱的女乡支书韩英的思念和对湖霸、白匪的愤恨,表达出了洪湖人民决心跟着中国共产党革命到底的决心。原曲由独唱、重唱、伴唱与合唱等多段组成。严良堃改编的《放下三捧鼓,扛起红缨枪》在保留原曲面貌的基础上,运用了更加丰富的声部组合与织体写法,将叙事性、抒情性和戏剧性密切结合,使之成了一部结构较完整的合唱曲。
作品开始先由女高音独唱出“洪湖水,浪打浪”的唱段,作者通过复调手法,使女生独唱、女高音和女低音三部优美的曲调交织在一起。突然急促的间奏打破了甜美的宁静,情绪急转直下,男声唱出了洪湖人民的苦难。接着,混声四部与女声独唱的先后出现,表现出了人民“家破人亡去逃荒”的惨景。接下来的一段情绪由悲凉、激愤转向神往和激昂,表现了人民由“身背着三棒鼓,流浪到四方”到“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的转变。从“洪湖人民盼天亮”一句起,通过模仿复调的手法,将音乐推向高潮,象征着人民的斗争此起彼伏、方兴未艾的势头。最后,作品在“要把那解放的红旗永远飘扬在那洪湖上”的雄壮曲调中结束。
(十一)《过雪山草地》(创作于1965年)
《过雪山草地》是选自《长征组歌》的一段男高音领唱、混声四部合唱歌曲。全曲由A、B 两部分组成。歌曲开始先由女声齐唱出20小节的A部分,带有藏族风味的深沉舒缓的曲调道出了长征途中的种种艰辛和红军战士藐视困苦的乐观精神。从男高音领唱开始,在将A部分完整重复一次之后,进入 B部分。音调变得高亢奔放,四度、五度乃至八度音程的连续跳进形象地刻画出了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崇高品格。但作曲家犹觉不足,先由男高音声部重复演唱 B部分,其他声部以复调的手法用“啊”声来回应。接着男女声部在男高音领唱的高声回应中再次高唱这段曲调,终于将全曲的情绪推向高潮。此曲在创作和演唱中有以下特色。
其一,重视歌曲的曲调性。复调式的多声手法和带有支声性质的合唱效果突出了曲调的重要作用。
其二,运用了独唱、齐唱、合唱多种声乐手法。
其三,歌曲的总体格局由曲调的平缓到高扬、声部的清淡到浓密、情感的压抑到奔放,从而有力地衬托出了红军战士“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境界。
其四,在歌曲开始部分的女声齐唱时,男声通过循环呼吸的合唱技巧,用衬词伴唱,描绘出了天寒山远的意境。
(十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火华词,阿拉腾奥勒曲,创作于1977年)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唱,一湾碧水映晚霞……”每当人们听到这悦耳的歌声,总会被它优美的旋律带入梦幻般的境地,打心眼里赞叹草原的辽阔和妩媚,甚至会产生一种向往:草原真美!歌声给人以愉悦,给人以联想。
这首歌的曲调以蒙古族民歌为素材,用柔美、安详但又蕴含着饱满激情的旋律抒发了草原牧民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开始节奏稳健匀称,后面改为弱拍起唱,使平稳流畅的旋律增加了律动感,犹如草原绿浪碧波起伏之势,将牧民内在的情感波澜与恬美的意境融合在一起,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十三)《把我的奶名儿叫》(黄宗英词,瞿希贤曲,创作于1981年)
混声四部合唱《把我的奶名儿叫》由3部分组成。先是在女声哼鸣音响的背景下出现朗诵。经过男声的主题复述,再由女声唱出“故乡啊故乡,我没能把你忘掉”。此时,男女声部开始构成四部混声。波涛似的曲调像是赤子身倚船舷遥望故土,思潮难平。
同样的曲调在第二段出现时,和声更加浓密,情绪更加激动。不同的曲调一遍遍地复述着“天涯海角我听得见,你把我的奶名儿叫”,并将曲调逐步盘升,进而迎来全曲最高音。歌曲通过男低音、女低音、男高音、女高音之间复调性质的声部交错,引出飘在混声四部上方的女声独唱。歌曲最终在深远的意境中结束。
这首作品并非简单的分节歌样式,而是根据歌词和情绪的变化,在曲调、节奏、拍子上做出相应变化。休止符使用较多且很有特色,如“我没能把你忘掉”和“你把我的奶名儿叫”两句中“忘掉”和“叫”之前的八分音符休止就起到了加强情感聚集和宣泄的作用。声部安排细腻,从总体上营造了弱—强—弱的力度效果,意境深邃。异国情调的大调式曲调、变换拍子及纯净的功能和声烘托都与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人物情感非常吻合。歌词视角独特,感情细腻真挚,耐人寻味。
(十四)《我和我的祖国》张藜词,秦咏诚曲,创作于1984年
《我和我的祖国》是一首歌唱祖国的歌,作品的新意在于抒发了年青一代富有时代特征的思想感情。歌词从第一人称“我”的内心世界入手,将感情表达得具体、细腻和深入。
这首歌的音乐素材集中,主题鲜明,手法简洁,自始至终运用了618和918混合拍子,旋律富有律动性和抒情性,既单纯又有曲折,既平易又有坚实的思想内涵。整个曲调显得开朗、轻快、活泼、深情。第一乐段在中音区迂回,显得深沉和情意连绵,突然出现的三度、六度和弦的连续跳跃成为感情的爆发点,像闪光的火花,辉映成趣,鲜艳夺目。第二乐段“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依偎着你的心窝”旋律在高音区中翱翔,将情绪引入高潮,热爱祖国的激情喷射而出,随着又转回依恋的深情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