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通俗音乐改编成的合唱作品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通俗歌曲的用声方法,另一种是与艺术结合以后形成的通俗的合唱演唱方式。后者的演唱方法类似于以上已讲述的艺术合唱的用声方法,不再赘述。前者的用声方法包括三方面:呼吸、共鸣腔、咬字吐字。
首先,我们要明白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因此演唱通俗合唱作品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比较通俗的唱法,同时需要借助气息的稳定和支持。比如,通常要采用很强的呼吸来营造出一种沙哑的声音,来表现演唱者因为悲伤的情绪而无法控制自己,以此加强声音的感染力,使欣赏者能够体会到这种很强烈的悲伤情感。又如,在演唱抒情音乐作品时,我们需要在声音的色彩上加以一定的修饰,使它变得圆润,这样才能使人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去回忆自己所拥有的某些美好情感。
其次,要注意通俗合唱歌曲发声的主导共鸣腔—喉咽腔及软腭的运用。不同的歌曲所具有的演唱风格和体裁不同,这就决定了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喉咙的开合状态也有一定的差异。演唱情感比较深沉的歌曲,自然会比演唱情感比较欢快的歌曲的喉咙开的程度大一些。软腭的状态与喉咙的开合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有在喉咽腔打开的情况下,我们才能让软腭的状态符合要求。在演唱舒缓的歌曲时,我们要注意将声音修饰得十分圆润,形成一个“空洞”,但不能制造高位置的共振,也不能将焦点完全放在已经抬起的软腭处,而应将声音控制在咽喉底部,让气息正常地流过喉咙,使声音变得更具抒情的特点。根据歌词内容和选用的风格,我们也可以对软腭的状态进行细微的调整,以此来表达音乐作品的不同。经过这一系列调整,我们会使爱情歌曲更加温柔,使赞颂歌曲更加深沉,从而在真正意义上提高自身的艺术表现力。(www.xing528.com)
再次,通俗合唱歌曲的演唱大多会采用比较口语化的语言,所以整个过程十分讲究吐字和咬字,要做到将每一个字都吐露得十分清晰,以最大限度地将歌曲本身的特性展示出来。
综上所述,演唱通俗音乐改编的合唱作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本真。质朴的声音已不仅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形态,更是为了凸显通俗合唱的用声风格,以使其区分于其他唱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