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民歌合唱:多元化的艺术表现与发展

中国民歌合唱:多元化的艺术表现与发展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今,在21世纪所举行的各类合唱比赛和活动中,中国民歌合唱从未缺席。综上所述,中国合唱形态现如今呈现多元化发展,而民歌合唱形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民歌合唱在世界上具有特殊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歌合唱能够与我国的传统多声部民歌相媲美。

中国民歌合唱:多元化的艺术表现与发展

民歌合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独特而又富有共性的合唱艺术形态。这里讨论的中国民歌合唱形态有很多种,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生态的多声部民歌,如贵州的“侗族大歌”、广西的壮族山歌。另一类是在我国民族流传下来的单声部民歌基础上采用西方手法,加入西方思维而改编的民歌;这两种思维并不是完全区别开的,准确来说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两者有着共同的祖先,即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原生态声部民歌经过时代的洗涤以及不断发展进步最终成了现在的两种类型。但是,第二类唱法带有西方的合唱风格,不同于原生态的多声部民歌。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古典韵味,又引入了西方先进的合唱体系,创作出了与时代接轨的新民歌合唱。

学理上对于多声部民歌的定义,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所谓‘多声部’,是指几个独立声部在同一时间内纵向结合发展的一种音乐组织方式;第二,所谓‘多声部民歌’,是指以多声部方式演唱的民歌。”因此,多声部民歌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声部同时做纵向结合发展的民歌。这种民歌合唱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非常重要的文化精华。而且,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框架韵味。我们不应该用西方传统的合唱理念来评判中国传统民歌合唱。

因此,我们认为中国民歌合唱形态是一种复合型的合唱形态,兼具传统多声部民歌与单声部民歌改编合唱两者的特性,是当下中国多元化合唱形态中的一种重要合唱形态,对21世纪的中国合唱艺术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首先,中国民歌合唱表现出传统民歌合唱特质。传统多声部民歌作为民歌的一个类别,具有一般民歌的特点,即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由广大群众口头创作、口头传唱而形成。多声部民歌是集体创作的产物。“侗族大歌”目前我们最为熟悉的一种多声部民歌。侗族民间合唱保留得最丰富的地区是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的黎平榕江(包括前从江)两县,在这些地区的侗族村寨中,多半保留了完整的、有严格组织的民间合唱队,其中又有高音和低音的固定区分。侗族民间合唱以“侗族大歌”为主。傈僳族多声民歌是傈僳族人民最喜爱的一项艺术活动。在每年的“年节”中,“男女青年盛装打扮,聚集到村寨的公共场所——打场,欢歌畅舞、谈情说爱,常常通宵达旦地进行”。以多声形态出现的民歌有《摆时摆》《由叶叶》《木挂布》等。此外,广西的多声部民歌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如河池东兰瑶族的民歌混声二重唱《青年调》、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凤凰从哪里来》等。一些改编的民歌合唱亦非常出色,如广西歌舞团合唱队演唱的《壮锦上绣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合唱班演唱的《凉山到北京》等作品。(www.xing528.com)

其次,民歌合唱形态所具有的复合型特质表现在新民歌合唱中。在当下中国合唱的多元观念发展下,民歌合唱呈现出极其繁荣的景象。作曲家将单声民歌改编后形成的新民歌合唱,其现代性特点表现为两方面:保留了中国传统民歌旋律的音乐本质;受当代作曲家多声思维的影响,作品呈现出现代合唱的多声和谐本质。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合唱发展高峰时,作曲家们就选择一些旋律优美、传唱度高的民族民间歌曲配以多声部的合唱,从而涌现出《半个月亮爬上来》《可爱的一朵玫瑰花》《三十里铺》《牧歌》《远方客人请你留下来》《阿拉木汗》等新民歌合唱作品(或称为改编民歌合唱)。进入21世纪,作曲家们对创作中的旋律、声音、语言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思考,以作曲家的独特视角探索中国民歌的音乐风格、地方语言的规律、歌唱的声音表现特色以及特殊的行腔技巧。创作出《掀起你的盖头来》(乌孜别克族民歌)、《嘎哦丽泰》(哈萨克族民歌)、《青春舞曲》(维吾尔族民歌)、《夜夜的晚夕里梦见》(甘肃花儿)、《诺恩吉亚》(内蒙古民歌)、《龙船调》(湖北民歌)、《马桑树搭灯台》(湖南民歌)、《赶牲灵》(陕北民歌)、《八骏赞》(内蒙古民歌)、《撒里罗》(云南民歌)等。

如今,在21世纪所举行的各类合唱比赛和活动中,中国民歌合唱从未缺席。正因为民歌合唱已经在日常音乐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艺术工作者满怀激情地予以传承、普及,老百姓们亦爱听、爱唱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歌合唱。民歌合唱是对民族文化的积极弘扬,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新手段。

综上所述,中国合唱形态现如今呈现多元化发展,而民歌合唱形态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民歌合唱形态不仅是一种合唱形式,也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合唱风格,是具备中国特色的合唱艺术,与其他国家的合唱行成为鲜明对比,是张扬自我特征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当下中国合唱发展的最好存在方式,也是未来合唱的最终趋势。中国民歌合唱在世界上具有特殊地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歌合唱能够与我国的传统多声部民歌相媲美。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所以在合唱中也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但是,我国对于民歌合唱的扶持力度不够,导致我国合唱作品的数量远远不如西方国家。所以,为了发展合唱艺术,我们必须加大对合唱艺术的扶持,加大对音乐创作、改编的支持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