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中表现的第三种形态是俄罗斯合唱形态,顾名思义就是俄罗斯音乐风格的合唱。西方合唱的产生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俄罗斯合唱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10世纪东正教传入俄罗斯,合唱也在刚刚形成国家雏形的俄罗斯落地生根。15世纪之后,合唱已经在俄罗斯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俄罗斯的最高统治阶级和最高宗教机构所采用,因而被赋予了相当的宗教和社会意义。
18世纪初,伴随着彼得大帝的改革,俄罗斯向西方敞开了紧闭的国门,法国和意大利的歌剧团先后在俄罗斯各地进行演出。不仅许多西欧国家的艺术家长期在俄罗斯工作,俄罗斯也派出音乐家前往这些国家学习。此外,俄罗斯本地的庄园主一方面修建大量豪华的音乐厅和歌剧厅,为合唱艺术在俄罗斯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必备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还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提供赞助,鼓励音乐创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俄罗斯的音乐氛围空前繁荣,诞生了大量优秀的合唱作品。
19世纪之后的俄罗斯处于一个动荡的社会发展期。农奴制阴影笼罩下的俄罗斯各阶层在与西方文明互动的过程中,接触到民权民主的思想,并且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连带影响使俄罗斯社会局面变得相当紧张和不稳定。文化生活方面,浪漫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对立与冲突也日渐明显,甚至成为文化领域斗争的两大矛盾。然而,在这种经济与文化的双重困境下,俄罗斯合唱非但没有停滞不前,还出现了俄罗斯民族合唱学派发展的新道路,如非宗教的宏伟合唱形式——俄罗斯民族清唱剧。特别是格林卡以及拉赫玛尼诺夫等音乐家创作的众多宗教合唱,如清唱剧《春天》、交响合唱《钟声》,使俄罗斯合唱提升到民族精神的层面,推动了俄罗斯音乐民族化的发展。
经历了国内的两次革命和世界大战,到20世纪60年代前后,俄罗斯出现了大量具有20世纪典型特征的作品,如由俄罗斯民歌改编的《伏尔加船夫曲》、阿·亚历山大罗夫的《神圣的战争》、肖斯塔科维奇的清唱剧《森林之歌》以及索洛维约夫·谢多伊的《海港之夜》等。这些合唱作品带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性,都深刻地体现出民族性。(www.xing528.com)
俄罗斯的地理位置与中国较近,并且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与中国有着深切的联系,故而俄罗斯音乐成了对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影响最大的外来音乐之一。从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到建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音乐一直有着俄罗斯音乐的历史印记,如抗日战争中《喀秋莎》《祖国进行曲》等作品,以及如今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等作品。可以说,俄罗斯群众歌曲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并且一直延伸至今。如今,很多带有俄罗斯特色的中国歌曲一直在传唱,这也可以证明俄罗斯音乐对于国内音乐的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由两个因素导致:一是中国邀请俄罗斯有名的音乐家及指挥家入华指导,使中国音乐艺术受到了俄罗斯思想的很多影响,有了很强的俄罗斯音乐风格。二是中国的音乐学家也经常去往俄罗斯学习,如前面提到的严良堃、郑小瑛、李德伦等就曾经在俄罗斯的莫斯科学习指挥。他们在那里吸收了俄罗斯思想并带回国内,间接促进了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
我国合唱作品中有很多俄罗斯的曲目,如《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冬日之路》《沿着伏尔加河》《夜莺》《草原》《日出》《不是布谷鸟在潮湿的针叶林中》《黄昏》《为什么过早地夭折》《这是什么样的云雾》《宣告》等。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开始发展自己有特色的音乐,合唱也不例外。但是,我们对这些俄罗斯曲目的喜爱仍旧保留着。虽然我们常说俄罗斯的合唱形态在当下中国合唱形态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但是我们并不是完全照搬照抄俄罗斯的艺术形态,而是以自己为中心,在创作中加入了民族和风俗的元素,使艺术更加贴近生活,进而促进合唱艺术在新时代的发展。
总之,俄罗斯合唱是当下中国合唱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艺术形态。一方面,它充分体现了俄罗斯合唱艺术的典型范式和美学追求;另一方面,它符合中国合唱发展中强烈的俄罗斯情结需求,它也常常被人称之为“正统派”或“学院派”的合唱标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