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以后,西方音乐百家争鸣,导致这时的西方合唱更为繁杂。但是这不代表人们将所有古典的东西摒弃了,很多古典的合唱体裁和形式、音乐技法和风格在其中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例如,弥撒曲这种最古老的合唱体裁依旧在作曲家的手中不断产生。较为著名的弥撒曲有汤普森(Randall Thompson,1809—1984)创作的《弥撒曲》(1955—1956)、沃尔顿(William Walton,1902—1983)创作的《弥撒曲》(1966)和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创作的《弥撒曲》(1971)等。
安魂曲在20世纪上半叶的发展并不理想,直到后现代主义时期才有所进步。这一时期有几部安魂曲确实可圈可点。最优秀的当数英国作曲家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1913—1976)于1961年为悼念在“二战”中阵亡的战士而作的《战争安魂曲》。这部作品的歌词使用的是传统的拉丁文歌词,同时引入了“一战”中牺牲的诗人欧文(Wilfred Owen)的诗歌,这些不仅使全曲更具现实意义,而且是对安魂曲的一种创新。此外,在音调的把握上,这部作品不仅沿用了圣咏、巴赫、威尔第等人的音乐材料,还将许多新兴的作曲技法加入其中,如多调性、不协和音响、不规则的节奏和节拍等。上述这些都体现了安魂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
这一时期康塔塔作品也层出不穷,如布里顿创作的《圣尼古拉斯》(1948)、《学院康塔塔》(1963)以及沃恩·威廉斯创作的《今朝》(1953)等。
1945年以后,现代主义音乐风格发展的脚步并没有停滞不前,后现代主义音乐风格逐步形成,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势。西方合唱受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影响更大,表现突出的作品有意大利作曲家诺诺(Luigi Nono,1924—1990)的《被打断的歌》《大地与伙伴》和《迪多的合唱》。作者在创作时将人声分成了不同的“音块”,演奏时的效果也有了改变。虽然“音块”这种演奏技法并非诺诺首创,但是之前都是按照乐器进行划分,而诺诺是第一个按照人声划分“音块”的作曲家,这也是他不断追求音色创新所产生的结果,这就导致他的这些作品具有了“音色音乐”的特点。除了“音色音乐”之外,当时还产生了一种音乐叫作“空间音乐”,代表性作品为斯托克豪森的《四方》。因为斯托克豪森是一位在电子音乐领域颇有建树的音乐家,所以他创作的《四方》也有一些电子音乐的特点。此外,他的另一部合唱作品《瞬间》,不但应用了多种音乐表现手法,还具有“偶然音乐”和“直觉音乐”的特点,是标准的复合风格音乐,仅这一首曲子就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多元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不过,其结构过于自由,这不但表现在歌词杂乱无章,还表现在演奏时合唱队员既要歌唱,又要拍手、跺脚、嘀咕、说话、呼喊、喊叫等,不过这些可以看成队员们的一种即兴表演,而这就是后现代主义音乐后期的一个重要特点——“不可表现性”。这一时期具有多元性后现代主义风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梅西安的《耶稣基督的变容》,这部作品将作曲家在大自然中的一些感悟提升到了宗教意识层面,构思较为罕见。这类作品还有潘德列斯菡的《大卫赞美诗》(1958)、《时间和寂静的维度》、《最后审判日》(1967)、《晨祷》和《圣路加受难曲》。其中,《圣路加受难曲》是一部极具后现代主义“不可表现性”特点的清唱剧,合唱队员在传统歌唱的同时,还要发出嘶嘶声、喊叫声、笑声、耳语声等,是一部极具“音色音乐”特点的作品。此外,这部作品也表现出了多元化的音乐和语言形式,既包含了格里高利圣咏,也加入了最新的音响实验。里盖蒂的《安魂曲》和《光芒永存》也具有鲜明的“音色音乐”特征。亨策的清唱剧《梅杜萨之筏》是一部献给格瓦拉的安魂曲,表现手法也非常极端,它把所有先锋派音乐的形式和语言都表现了出来。爱沙尼亚(苏联)作曲家阿奥·帕特的《信念》(1968)则更充分地体现出后现代主义音乐的“引用”的“拼贴”。(www.xing528.com)
这些后现代主义合唱作品中,合唱(人声)的主体地位动摇了,变成了狭义上的声音或音色,而这些合唱作品更像是由人声代替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或室内乐。
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合唱更像一个大杂烩,人们可以想到的表现形式都出现在了这个舞台上。在当时复杂多样的文化氛围中,合唱已经不再拘泥于任何形式,不过只是一种人声艺术或者说是一种音色,一种能够表达人们情感的工具。到了2000年,合唱文化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达到了巅峰,因为这一年德国斯图加特为纪念巴赫逝世250周年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演出。这部作品的4位作曲家(Golijov、Sofia Gubaidulina、Wolfgang Rihm以及中国谭盾)推出了他们为独唱、合唱、管弦乐队创作的受难曲,受难曲可以说是多元化的承载者。同年,在奥地利林茨举行的第一届奥林匹克合唱比赛中,合唱艺术文化的多元化特性无一遗漏地展示在了人们面前。此次合唱比赛不但出现了童声合唱、青年合唱、女声合唱、混声合唱等各种组合形式的合唱类别,而且出现了罗马格里高利旋律合唱、现代合唱、爵士合唱、流行合唱等各种风格的合唱类别。这些都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合唱符合后现代主义多元性风格的力证。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合唱音乐脱掉了“严肃艺术”或“精英艺术”的外衣,变得更加通俗亲切,它与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的结合使合唱的发展路径更加宽广。比如,在美国出现了爵士合唱曲,一些作曲家还将民歌改编成合唱曲目。这一时期合唱音乐的多元性特质使我们可以在合唱曲中听到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宗教信仰的各种音乐。20世纪70年代以来,除了多元化文化意识的发展和加深,西方合唱还表现出了另一个新的特点—合唱演奏依赖于表演和视觉效果。总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西方合唱与古典合唱艺术日行渐远,突破了精英艺术的束缚,完美地与通俗艺术和民间艺术相结合,成了一种亲民的、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没有在历史长河中被淘汰,而是作为一种后现代艺术跨入了新的世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