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就十分重视对传统戏剧的保护和传承。1949年10月2日,在中央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的批准下,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在北京成立,10月底改名为中央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第一任局长为田汉。1953年成立中国戏曲研究院,梅兰芳任院长,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此后成为中国戏曲事业发展的方针,也是传统戏剧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后,文化部等各部门积极组织了全国性的戏剧演出和各地方戏剧的演出交流活动,并积极支持各地方新剧的发展。1983年,开始评选中国戏剧“梅花奖”,截止到2019年共举办29届,对中国戏剧的传承、发掘贡献巨大,如今一批“梅花奖”的获奖者已成为各戏剧领域的领军人物。2005年起,中国戏剧“梅花奖”并入中国戏剧奖。2006年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戏剧界、学术界再次关注对传统戏剧的保护工作,不仅增加了全国性的演出活动,还进行了学术讨论,在戏剧理论上取得了较大进步。对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一)培养各剧种名家、代表人物,推出剧种名作
名家、名作是一个剧种的名片,充分发挥好名片作用对于推广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从表演来说,重点培养名家或代表人物,使他们的表演更具剧种代表性,鲜明地突出该剧种的特色、特点,有利于促进演出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名家或代表人的表演一般更具有观赏性,可以使观众真正领略到一个剧种的精髓和生命力。从影响力来说,名家或代表人物的影响力较大,他们往往依靠个人魅力吸引一些人加入戏剧欣赏过程,同时在媒体宣传中,也更具有号召力。从传承来说,名家或代表人物往往会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年轻戏剧从业者,在长期的表演实践过程中,名家会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戏剧表演技巧,通过传承直接教授给自己的学生,有利于剧种内部成熟支派的建立,同时这些珍贵的演出经验不会因为“后继无人”而失传。总之,戏剧名家或代表人的产生,会带动一个剧种的发展,在扩大剧种影响力,不断促进剧种剧目、技巧、形式的发展方面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以豫剧为例,其代表人物是被称为“豫剧六大名旦”的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正是她们对豫剧的改革和发展,才使豫剧成为一门成熟的表演艺术,其中常香玉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同时还被评为一、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逝世后,被国务院追授为“人民艺术家”,2009年被评为“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可见她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她所演出的《花木兰》《红娘》《白蛇传》一度曾红遍大江南北,使很多原本不熟悉豫剧的观众喜欢、爱好上豫剧和豫剧演出。在唱《红娘》的过程中,常香玉破天荒地把豫东调引入豫西调中,还引入河北梆子的因素,这引发了一些人士的反对之声,但在百姓中却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常香玉的改编使这出传统戏剧焕发了新的生机。近几年相继出版了《豫剧大师常香玉》《话说常香玉》《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研究常香玉豫剧演出特色和对豫剧改革做出的努力。1993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省文化厅的支持下,评选出了“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张宝英(河南)、王清芬(河南)、虎美玲(河南)、牛淑贤(河北)、李喜华(湖北)、营爱梅(河南)、朱巧云(河南)、李金枝(河南)、陈淑敏(河南)、马莉(河南)、胡小风(河北)、章兰(山东),这批年轻艺术家为不断促进豫剧发展,扩大豫剧影响力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建立剧团、艺术团,举行演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相继成立了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各地方政府也陆续成立了地方戏剧团,如北京京剧团、上海京剧院、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京剧),上海越剧院、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南京市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越剧),河南省豫剧团、郑州市豫剧院、洛阳市豫剧团、河北邯郸东风豫剧团(豫剧),上海昆剧团、江苏省苏昆剧团、北方昆曲剧院(昆剧)。这些剧团在培养年轻戏剧工作者、创作新剧、改革戏剧剧种方面不断尝试,使戏剧演员素质提高,丰富了唱腔和伴奏音乐形式,并创作出一批优秀的符合现代人审美标准的新戏。
以黄梅戏剧团发展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年后,安徽省文化局就在省会合肥市举办了暑期艺人训练班,组织全省各曲艺代表人学习贯彻中央关于戏曲改革的精神。三个月后,由最优秀的黄梅戏演员组成的安徽演出队到达上海,在大众剧院演出了《打猪草》《蓝桥会》《路遇》等剧,清新、质朴的黄梅戏深深吸引了上海观众,文艺界一些人士在《文汇报》《解放日报》上赞扬黄梅戏的演出和表演风格。这些演出的成功为黄梅戏剧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1953年4月,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在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文化局的支持下建立,在合肥市双井巷举行了建团演出,吸收了安庆市主要黄梅戏演员和一批致力于黄梅戏演出的青年演员,这标志着黄梅戏作为全国性剧种的发端。建团不久后,剧团再次前往上海演出,《天仙配》在这次演出中大放异彩并吸引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目光,拍摄了电影《天仙配》,从此以后,黄梅戏凭借电视、电影、广播多种媒介载体进行宣传。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又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神话电影《牛郎织女》。1978年后,黄梅戏剧团同全国其他戏剧团一样掀起了重排传统戏剧的高潮。1981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应邀访问香港,带去的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为香港民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的来自祖国的传统戏剧演出。各大报纸都赞扬了黄梅戏剧团高水平、高质量的表演。在这次香港之行中,涌现出一批年轻演员,其中就有日后被称为“五朵金花”的马兰、吴琼、杨俊、吴亚玲、袁玫,她们在日后黄梅戏的发展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开始进行现代戏的创作,推出《柯老二入党》《遥指杏花村》,标志现代戏创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86年,《无事生非》参加首届莎士比亚戏剧节,在延续莎士比亚戏剧风格的同时,保留了黄梅戏独特的地方风味,演出获得了肯定后,还在人民大会堂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演出了全剧。此后,黄梅戏剧团又改编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演出,文艺界评论该剧登上了黄梅戏历史的新高度,塑造了一个全新的脱离了女儿气的贾宝玉。黄梅戏艺术年期间,黄梅戏剧团再次组织演员上演了《秋千架》《风雨丽人行》《木瓜上市》三部大戏,加速了黄梅戏现代化的进程。安徽省黄梅戏剧团的发展和为黄梅戏改革做出的努力、贡献值得其他地方戏剧团借鉴、学习。
(三)进行电影、电视剧创作及其他媒体宣传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戏剧,在新时代如何与众多新媒介联合,促进自身发展,是各戏剧种类需要不断探索实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北京市丰泰照相馆制作了一批京剧电影:《定军山》《长坂坡》《青石山》《艳阳楼》《金钱豹》等。这些最早的京剧电影成为用电影形式表达戏剧内容的最初尝试。戏剧电影、电视剧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戏剧原有的传承模式,保留了一批珍贵的影像资料,为研究戏剧发展史提供了第一手材料。(www.xing528.com)
2010年末,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的“梅花奖数字电影工程”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以数字电影的形式记录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获得者及其代表剧目,先后拍摄了《对花枪》《锁麟囊》《野猪林》《白蛇传》《张协状元》《谢瑶环》等多部数字戏剧电影,用最先进的数字技术来表现传统中国戏剧,弘扬中国传统艺术。同时,电影语言和数字特技的运用使戏剧舞台的效果更富于变化,在创造意境氛围上更加真实美妙。电影的放映、发行还拓宽了百姓接受戏剧的渠道,使戏剧不再局限于剧场演出,走向大屏幕的戏剧吸引了更多的观众,一些包装精美、质量较高的戏剧DVD甚至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创作戏剧电影、电视剧,不仅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解决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经济问题,还带来了更加丰厚的社会效益。
(四)把戏剧发展融入当地的文化战略项目中
在“文化产业”日益兴盛的今天,如何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布局,是每个地方政府需要集中精力解决的问题。把传统戏剧发展纳入当地文化战略规划中,不仅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更为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保障。苏州市正式公布了《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纲要》,此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建设“文化苏州”的战略方案。纲要中提出要承办中国昆剧艺术节,适时举办各类昆曲活动;加强国内和国际的昆曲艺术交流;打造“中国昆曲之乡”品牌,活跃基层昆曲活动。旨在使昆曲遗产在新世纪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让昆曲成为苏州具有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的特色文化品牌。发展遗产类相关的文化产业,在经济上保障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也提高了人们对传承有关项目的兴趣。
同时,可以把戏剧保护同当地旅游业相结合,例如:在苏州园林内,我们便可以听到正宗的昆曲演出;在南京秦淮河畔,李香君故居是不可不去的旅游地;在少数民族地区,欣赏当地群众的戏剧表演,更能使众多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开发与戏剧类相关的旅游产品,如挂件、书签、印章等,使产品便于携带、馈赠,一方面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另一方面能成为具有很好效果的宣传产品。
(五)学校教育及传承人培养
如何培养传承人,是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部面临的严峻考验,也是事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生死的大问题。传统戏剧传承依靠口耳相传,但随着一批年龄较大的艺人的离世,很多地方稀有剧种面临后继无人的危险,把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引入戏剧传承,是戏剧艺术发展的重要出路。
1950年1月,新中国建立了第一所自己的现代戏曲学校—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实验学校,设有京剧表演和京剧音乐伴奏2个专业,学制6年,校长由戏曲改进局局长田汉兼任。1955年更名为中国戏曲学校,此后全国各地如北京、四川、湖北、湖南、上海、安徽、浙江也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戏曲学校。这些学校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戏剧人才,很多人日后成为一个剧种的代表人或传承人,同时把戏剧纳入学校教育,对戏剧理论建设、发掘稀有剧种和少数民族剧种都有重要意义。1978年,中国戏曲学校改为中国戏曲学院,标志着中国传统戏剧、戏曲进入高等教育的层次,为进一步提高戏剧从业人员的水平,加强多方面戏剧理论探讨,全面发展各地方、少数民族戏剧奠定了基础。1996年,中国戏曲学院开始招收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这对京剧未来发展和走向国际化道路的影响是深远的。
艺术学校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解决了戏剧艺术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这些戏剧艺术院校不断走出国门,把中国戏剧艺术带入了国际艺术殿堂,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戏曲学院还连续举办了3届京剧学国际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京剧研究者参加会议,对京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做出探讨。此外,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等院校还积极吸收海外留学生,使京剧等传统戏剧走上了国际传播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