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作为山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地级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经济实力等多方面因素,对像鼓吹乐这样的传统艺术的保护和发展仍然有相当多的工作需要做。与何家班这个典型的农村班社相比较,成长、发展于城区的张家班明显运营较好,借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手段,尽力借助政府的影响发展自己,在传统曲目的整理、保存和后继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与何家班不同的路子,也为我们保护、发展鲁西南鼓吹乐提供了经验借鉴,有助于我们打开思路。在传承、发展鼓吹乐方面,政府文化部门应当至少做好下面几项工作。
(一)做好班社的统计管理
从目前调查情况来看,各县区文化部门在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中和部分乐师有联系外,对各地活跃的班社并没有过多关注,更谈不上管理、引导、服务,班社们的活动完全是一种自由的市场行为。政府对于鼓吹乐的传承、保护实际上处于一种缺位状态。基于这种情况,政府文化部门应投入精力做好鼓吹乐现状的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属地鼓吹乐资源,对他们的演出曲目、演出风格、班社组成有深入的了解,摸排他们的发展状态,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通过座谈会等形式召集班主们进行艺术交流,对他们的演出进行正面引导,抑制市场竞争所导致的演出内容方面的消极因素,通过提供免费培训等方法给他们以引导,强化其艺术追求。
(二)加大艺术宣传力度
为了给鲁西南鼓吹乐这一珍贵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传承发展的文化环境,地方文化部门应当利用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广为宣传、介绍鼓吹乐的文化价值,通过举办年度艺术大赛、专题演出、节日晚会等方式给鼓吹乐一定的高雅展示空间,给技艺高超的乐师们以相应的文化称号、荣誉称号和经济奖励,提高他们的自豪感,鼓励其提高艺术追求的自觉性。(www.xing528.com)
艺术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给乐师们充足的展示空间和艺术自豪感,提升他们追求艺术提升的自觉性等都要求政府文化部门尽其所能地拓宽鼓吹乐的演出渠道。只有人们经常听到、了解鼓吹乐,尊重、喜欢鼓吹乐,鼓吹乐才能得到传承、发展。
(三)学校介入后继人才的培养
后继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重视现在的乐师培养,更要重视艺术土壤的培养。菏泽是著名的戏曲之乡,现存剧种繁多,豫剧大师崔兰田、马金凤,平调大师郭盛高,坠子大师郭永章都成长于这片沃土,传统民族音乐极其丰富,但年轻一代对这些却了解甚少,对传统戏曲、传统音乐很少接触。作为地方政府文化部门,应当协同地方教育部门在中小学开设一定的地方文化与地方艺术课程,从下一代开始就培养对民族艺术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艺术素养。这样既可以拓宽孩子们的学习视野,培养综合素质,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发展,还可以通过培养兴趣为鼓吹乐等传统艺术准备高素质的后继人才和接受土壤,同时还可以通过招聘民族艺术教师使鼓吹乐等民族艺术后继人才有更为广泛的就业渠道,从而使我们的民族艺术传承走向良性循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