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柳子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柳子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柳子戏主要流行在鲁西、鲁西南一带的临清、菏泽等地。尤其是,伴随各地商人而来的各种民间歌曲、戏曲声腔在此地互相吸融,为柳子戏的成熟与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成为柳子戏的成熟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现存于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的柳子戏传统剧目抄本,大半是由他口述完成的。据王福润介绍,他请过一些不第文人修改柳子戏剧本。

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柳子戏传承与发展研究

柳子戏主要流行在鲁西、鲁西南一带的临清菏泽等地。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坐落于运河沿岸。借助运河的交通之便,临清、济宁、东平等地在古代成为远近闻名的繁华都市,商贾众多,舟船辐辏,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尤其是,伴随各地商人而来的各种民间歌曲、戏曲声腔在此地互相吸融,为柳子戏的成熟与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山东运河位于京杭运河的中段,全长510.6千米。明朝永乐年间,会通河开通,与山东境内的永济渠连接,沟通了发源于河南的漳卫河、马颊河、徒骇河,以及山东境内东西走向的大清河、汶河、泗河与柳林河等,另外与山东境内的官道、大道纵横交错,形成了以运河为轴心的水陆交通网。位于水陆交通网枢纽的临清、济宁、德州、聊城等城市成为贸易转运的码头,借着便利的交通条件,形成了以临清、济宁等运河城镇为中心的商业网络。水陆通道的畅通、商业贸易的发达、城镇的繁荣以及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的著名商帮云集在山东运河区域,逐渐此区域的民风民俗发生了变化。

山东运河区域地势平坦,十分适合耕织,长期以来处于农耕社会。此区域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士人重于义”“君子言义不言利”“民本商末”等价值观念根深蒂固,民风淳朴、勤俭。兖州府,自古有“君子之国”的称谓。明嘉靖时《山东通志》中记载:“家家颜闵,人人由求,读先王之书,文质彬彬乎过人,弦诵洋洋乎盈耳,圣人之遗泽也。”

明嘉靖时《兖州府志》中记载:“俗温厚驯雅,华而不窕,有先圣贤之风。民好稼穑,而不工生殖。”由记载可见,明代之前,山东运河区人民爱好耕织、读圣贤之书,不追逐名利和金钱,不注重贸易活动,过着简朴、踏实的日子。但明中后期,商贸活动活跃起来,民俗变为“民逐末利”。

明初,峰县仍是“人情简朴,务稼猪”“简朴务稼猪,士亦循循慕学有古风”;汶上县是“文俗宽博易直,不为小文,有大国之风,负山而居者守桑麻之业,其余瘠土亦勤于稼猪”;东昌府是“俗近淳厚,家知礼逊,习俗节俭,人多读书”;聊城县(现为聊城市)“近邹鲁之乡,沾孔孟之化……务织精为生,不喜为吏,嫁娶不论财帛”。但是到了明中后期,峰县变为“民弃本业好浮游”;汶上县成为“近漕比庐,仰食机利”……总之,这一区域到了明中后期,运河的贯通,各地商贾群集,店铺林立,商贸活动开始频繁,商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济宁被称为“江北小苏州”,临清、章丘被誉为“南有苏杭,北有临章”。由于济宁、章丘、临清等运河城镇的社会风气日渐奢侈,此地域的民风遭到极大的冲击,“不贱商贾”“重商逐利”之风气不断蔓延,可谓“风俗自淳而趋于薄也,犹江河之走下,而不可返也”。

在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到明朝初年,由于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逐渐扩大,社会人员流动频繁,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意识和文化精神需求也逐渐增加,处于孔孟之乡的文化迅速发展。根据相关历史记载,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即鲁西、鲁西南一带,南北文化交融昌盛,加之长期受到儒学文化的浸润,此区域文风馥郁、科举兴盛、书院遍布。

地处鲁西南地区的“孔孟之乡”,自孔子创立私学传授儒家文化开始,便形成了以私学教育为中心传播文化和培育人才的教育体系。到唐宋以前,山东古代教育因私学教育而独树于中国教育发展行列。唐宋时,书院渐渐产生,山东是出现书院较早的地区。元代,山东在短短数十年间建立了21所书院,书院多数建于运河流域。到明朝中期,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明政府曾两次整治运河,山东运河段的经济和文化交融处于黄金时期,书院迅猛发展,全国建有1900所书院,而山东就有96所,其中建在沿河流域州县的有42所。

清代,全国的书院总数比明代翻了两倍,约有4365所,其中山东建有213所,建在沿河流域的占84所。书院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因为康熙道光年间,政局稳定,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政府鼓励创立书院,鼓励科举考试。(www.xing528.com)

明清两代,我国教育由私学教育转变为官学教育,山东运河流域的书院多数是由各个州县的官员创立的,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培养目标,明清两代,山东运河流域出现的举人和状元人数不仅排在山东全省总数的前列,甚至在全国总人数中也名列前茅。

明清两代,运河的贯通为鲁西一带带来经济的兴盛发展,城镇的繁荣,文风馥郁,名卿蝉联,形成以商业会馆为阵地的南北民间戏剧交流的畅通局面,为山东的文学、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盛的养料。这些成为柳子戏的成熟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想见,许多及第和不及第的文人武举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柳子戏的传承发展,有的创作了剧本,有的记录了剧本,有的记录和创作了音乐,有的在府中设立了戏班,培养出许多柳子戏名角,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柳子戏剧种文化艺术活动的热心观众,这种文化艺术活动推动了柳子戏的生成与发展。

通过对柳子戏剧目剧本出处的调查分析可知,柳子戏的多半剧本都出自鲁西、鲁西南一带。特别是,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中珍藏有二函线装楷书手抄的“山东清平剧”,是誊录自由田庄(属临清辖内、原清平县治)保存的清代的旧抄本。经过纪根根等人的核实,这批抄本确实是柳子戏剧本。其中,有的附有缮抄的年代,例如:题名为《摘锦录》的序文末尾,尚存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新正上浣,漯阳郡延平田化龙淬锋氏题”字样;《雷峰塔》一剧,存有“咸丰元年(1851)辛亥年云蒸氏录本”字样,还有的抄本标注有“同治三年(1864)”字样。部分剧目被收录在《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子戏》第一至十集中,为柳子戏的传承以及后辈的学习,提供了宝贵的文本资料。

王福润(1884~1969),巨野县王水坑人,鲁西南著名的柳子戏演唱家。从11岁开始学习柳子戏,一边在戏班演出,一边刻苦钻研,对柳子戏所有唱腔剧目,所有行当的唱白科介,样样“抱本”。现存于山东省艺术研究所的柳子戏传统剧目抄本,大半是由他口述完成的。据王福润介绍,他请过一些不第文人修改柳子戏剧本。他说:“秀才伊新斋曾为柳子戏加工修改过近几十个剧本,如《战马超》等,都是经他加工后,由皮黄改唱乱弹的。”后来被收入《山东地方戏曲传统剧目汇编·柳子戏》当中。

综上考察,从纵向看,山东本为孔孟之乡,为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自明以后,在这一地区许多文人参与了柳子戏的形成;早在元明时期的北曲,柳子戏即已萌芽;明清以降,梆子腔、吹腔、昆腔、高腔相继传入,逐渐地柳子化为“乱弹”“昆调曲牌”等,不一而足。

从横向看,山东地处京杭大运河中段,区内诸多河流,陆上官道、大道与之相汇相交,形成了以运河为轴心的水路交通网,各地戏曲声腔随着商业、贸易交往活动,得以云集于此,融会贯通而成就了独具特色的柳子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