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研究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

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研究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简介作为南路琴书的传承人,刘世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曲艺家”。如今的刘世福已经成为国家二级演员、教授、济宁市曲协副主席,成为南路琴书的领军人物。几十年的琴书表演经验使刘世福对观众的审美需求有了足够的了解。(二)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的创作与表演后起之秀刘世福之所以能成为南路山东琴书的领军人物,除了深厚的演唱功底之外,主要归功于他的琴书创作。

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研究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

(一)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简介

作为南路琴书的传承人,刘世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曲艺家”。在几十年的琴书演唱生涯中,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济宁所有的乡镇和地区,踏遍了山东及周边省份大大小小的城市。虽然仅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在琴书的创作上他却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无论走到哪里,他那诙谐幽默、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演唱总能赢得满堂喝彩,“刘世福”这个名字也因此深深地刻在了老百姓的心中。2001年,刘世福获得了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2003年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曲艺艺术最高奖“牡丹奖”,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的刘世福已经成为国家二级演员、教授、济宁市曲协副主席,成为南路琴书的领军人物。

刘世福琴书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数在江苏沛县的十七八年时间。作为一个全能型的农村曲艺家,刘世福能说会唱,还善于创作,在多年来的琴书演唱中,他不仅继承了南路琴书的唱腔和表演精华,形成了唱腔优美、说唱并重、诙谐幽默的风格,还特别注意结合时代发展与国家政策进行创作。他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几十年的农村生活给他的琴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1996年,他创作了第一个琴书段子《十三月新编外传》。之后,他继续搜集、整理民间艺术和素材,创作了大量贴近生活、贴近百姓的作品,如《计划生育好处多》《农村改电》等,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很快就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

随着时代变迁,大量传统音乐流行音乐和现代音乐的冲击下已经悄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对于刘世福夫妇来讲,怎样让唱了几十年的山东琴书不随波逐流被湮灭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几十年的琴书表演经验使刘世福对观众的审美需求有了足够的了解。他认为,山东琴书要想抓住新时代观众的耳朵,就必须在剧本上下功夫,好的作品是支撑一个剧种走下去的最基本条件,而要想写出好的剧本,就必须立足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让大众喜闻乐见。2001年,他创作了专门揭露、批判邪教危害的《人祸》,讲的是一位邪教信徒有病不看,最终丧命的悲惨故事,既具有思想性又具有趣味性,在农村演出数百场,场场爆满。后恰逢有个曲艺比赛,刘世福夫妇就与周彦修、张萍夫妇四人带着《人祸》代表金乡去参加比赛。刘世福说:“他们整天听洋东西都听腻了,没有听过我原汁原味的东西,我这一上去唱,火了。”

随后他们又携该作品参加了第十一届群星奖,并获得了金奖。从此,刘世福在山东曲艺界一举成名。2002年被调入济宁市艺术团,从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转变为一名专业的琴书演员,端上了国家的饭碗,住上了高楼。

刘世福常说:“我一个农民唱了半辈子的琴书,没想到能得到中国曲艺最高奖。”

在调入济宁市艺术团以后,刘世福牢记自己的职责,在积极参与宣传演出之余,还先后创作了100多首脍炙人口的琴书作品。他的演唱轻松诙谐,将说与唱有机融合,具有“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唱不分,似说似唱”的鲜明个性,得到了曲艺界的肯定和广泛好评。他借鉴其他曲艺的优秀元素融入山东琴书的表演中,从而成为当前南路琴书最为活跃的领军人物。

在各种曲艺比赛中,他的作品频频获奖,继《人祸》获得全国群星奖金奖之后,2003年《苦乐娘亲》荣获山东曲艺比赛创作奖和表演奖一等奖,《送锦旗》荣获“鸿佳杯”首届全国文学奖;2005年《贾会计》被授予第五届中国曲艺节精品节目,《逛新区》在济宁市新创作文艺汇演中荣获创作一等奖;2007年《喜事多多》在河南宝丰马街书会鼓曲唱曲邀请赛中荣获二等奖;2009年《会亲家》在山东省“歌颂新中国、喜迎全运会”系列群众文化活动评奖中荣获一等奖;2010年《说咱身边的新变化》在山东省第二届“星光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喜事多多》再获第三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单项奖;2011年《苦乐娘亲》荣获首届济宁市乔羽文艺奖艺术作品二等奖;《农家乐》在第七届中国曲艺节展演中获评优秀节目奖;等等。在刘世福家中,像这样的获奖证书足有五六十本,这足以证明刘世福在进入艺术团后的孜孜不倦以及对山东琴书的传播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由于才能出众,贡献突出,刘世福被济宁市艺术团破格提拔为教授,并被评为国家二级演员和济宁市曲协副主席。提到现在南路琴书在刘世福手里那么火时,他感慨道:“我现在取得的成绩,一方面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是靠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好机遇,我的30年民间曲艺生活很辛苦但也很快乐。”

虽然生活条件优越了,身份地位提高了,获得的国家和省级曲艺奖也多如牛毛,但是提起山东琴书今后的创作,刘世福反而惆怅起来。之前的农村生活给他的琴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而10年来的城市生活却让他与农村渐行渐远,琴书创作的灵感成了无源之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刘世福不惜驱车百里,带领徒弟去农村演出,一方面让徒弟感受农村生活,以便演唱和表演更能贴近百姓,一方面寻找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正因为他的不懈努力,南路琴书才抵住了主流音乐和文化的冲击,赢得了广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二)南路琴书传承人刘世福的创作与表演

后起之秀刘世福之所以能成为南路山东琴书的领军人物,除了深厚的演唱功底之外,主要归功于他的琴书创作。自20世纪80年代流行音乐席卷而来充斥着年轻人的娱乐生活,传统艺术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21世纪全球经济文化多元化又促使传统艺术卷土重来,生存环境的改变使艺人们开始意识到,传统艺术要想在现代的土壤中生存并与主流音乐相抗衡就必须在作品上下功夫。为了保持创作激情,刘世福不断深入农村、深入百姓、关注时事,力求在创作中既能注入新鲜的时代信息,又不脱离大众。几十年的农村生活给刘世福的琴书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根据现实生活和时代新风,以及对民间经典的不断挖掘,他先后编创演出了100多首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的作品,最具有代表性的如《人祸》《苦乐娘亲》《会亲家》《喜事多多》《贾会计》《好儿不如好媳妇》《农家乐》《说唱农村新风尚》《计划生育好处多》《送锦旗》《农村改电好》《十大劝》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既能让观众开怀一笑,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受到曲艺界的广泛好评,刘世福也因此成为曲艺界里一名多产的艺术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小到家长里短,大到国家政策,主要有以下几类。

①描写农村劳作和生活趣事的。有《老田扒》《二糊涂修路》《开犁了》《憋子作诗》《摔茶杯》《山东大嫂》《祝寿》《回家》《王二发探亲》《老贾三次舍家》,共10首。这些作品通过对农村劳作、生活中趣事的描述以及各色人物的刻画,表现了农民淳朴憨厚、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②描写家庭纠纷的。有《苦乐娘亲》《好儿不如好媳妇》《打婆婆》《十大劝》《解疙瘩》《母亲的苦与乐》《小两口的风波》《小两口斗嘴》《告爹》《女儿转变记》《李大妈的忧与喜》《考贤佳话》《劝架》,共13首。这些作品通过家庭矛盾的再现来呼吁儿女孝敬父母与家庭和睦相处。如《苦乐娘亲》讲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独自生活的老太太得病后去儿女家要钱却处处碰壁,正当老人悲痛不已准备上吊自杀时,孩子的舅舅及时赶到并把儿女教育了一番,七个儿女泣不成声,纷纷忏悔,最后呈现出全家其乐融融的欢乐场景,结束时一句“传统美德谱新歌”点明主题。

③描写婚姻爱情的。有《妹妹坐船头新编外传》《相亲会》《相女婿》《小两口外传》《送情郎新编外传》《小两口拉呱》《连心桥》《巧遇》《车站奇遇》《金贵情》《乡村爱情》《新婚别》《老亲家新亲家》《男亲家女亲家》《走亲家》,共15首,既有描写恋爱、相亲、夫妻恩爱的,还有传达新婚姻观念的。其中《妹妹坐船头新编外传》是借歌曲《纤夫的爱》作为故事素材,“唱歌唱到让你亲个够,我不亲我不亲,我不往妹妹面子上亲,妹妹太随便,派出所里又逮人,罚我的钱,打我的身,蹲监坐牢能伤心。蹲监坐牢多难过,二老得要谁孝顺。单等着咱俩年龄到,咱把手续办,把妹妹接到俺家下,咱两个把天地拜”,通过对这对年轻恋人憨厚幽默的对话提醒年轻人光谈恋爱别动真,把握分寸。故事内容新颖、时尚,既是一个生活笑话,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④描绘生活新风貌的。有《会亲家》《喜事多多》《夸咱农村喜事多》《大手笔写城建再谱新篇》《可爱的鱼台》《唱唱咱国土资源的新变化》《圣地新貌》《农村新貌》《市中春光好》《老两口夸蒜乡》《唱中区》《唱唱咱济宁的好环境》《唱咱农村新风貌》《说唱身边的新变化》《老两口说嘉祥》《老两口唱梁山》《微山情》《体育运动就是好,鲜花盛开新济宁》《说唱济宁人》《全家乐》《魅力新济宁》《再为中区添魅力》《逛新区》《唱唱济宁好环境》《说唱济宁新变化》《说唱农村新风尚》《农家乐》《谁不说俺家乡好》《水泊梁山好地方》《我的班组,我的家》《爱心平安》《梦醒山村》《唱咱身边喜事多》《常李寨好村庄》《土地开发整理后的新变化》《四心两区谱新篇》《孝看常李寨人》《情暖万家》《济宁—我们为您歌颂》,这39首作品都是通过对农村、社区及市区生活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赞颂,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百姓和谐欢快的生活场景。如《会亲家》中:“想从前大街上坑坑洼洼没法走,看现在水泥路面光油油;想从前脏水臭水无处淌,看现在地下修了排水沟;想从前大街上到处是粪坑柴火垛,现在是沼气利回收。”

⑤歌颂国家政策与领导干部的。有《说说咱百姓心里话》《老两口唱国税》《正气满乾坤》《税管员的苦与乐》《情系百姓》《平凡统计人》《农村改电好》《老两口夸电改》《老两口唱防空》《老两口唱司法》《我心中的那面旗》《百姓心中的好书记》《百年恩怨化和谐》《人大代表在社区》《远程教育催花开》《梅花香自苦寒来》《改革开放三十年》《老两口唱政协》《情系灾区》《情系彩霞》《洪水情人有情》《送鲜花》《送锦旗》《人民的法官》《卫士颂》《考贤中国人—中国考察文化节节歌》《赤心烈火》,共27首。这些作品通过国家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福利、政府对百姓灾难的积极救援等生动实例,歌颂了党和政府领导对民生的关注。

⑥提倡遵纪守法,进行法律教育的。有《人祸》《忏悔》《反腐倡廉唱新风》《计划生育好处多》《回娘家》《人口早教进社区》《老严把关》《菱花飘香进万家》《打媳妇也犯法》《八荣八耻树新风,中区公安唱不完》《党员先进性教育新风尚》《罪责难逃》《大老王还款》《会计贾秀才》《送红包》,共15首。这些作品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腐败和违法乱纪等不良现象的揭露和批判,鞭笞了伦理道德的败坏,教育民众要遵纪守法,遵守原则,共同维护社会和谐。如《会计贾秀才》,讲的是贾会计在经理的怂恿下谎报假账、偷税漏税、挪用公款,被举报后良心发现,交代实情;《人祸》揭示了邪教的危害。此类题材作品有针对性地批判了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紧跟国家政策,刘世福也期望通过此类作品的宣传对一些贪官污吏起到警示的作用。

⑦歌颂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于煤矿电厂的《唱咱鹿洼煤矿喜事多》《说说咱矿上的新变化》《爱心催开和谐花》《阳城煤矿喜事多》《岱庄煤矿喜事多》《唱唱咱运输公司的新变化》《电厂佳话》《平安爱心》《邹电俏女人》《电厂为俺送温暖》10首;有歌颂医院的《护士的风采》《人民医院为人民》《唱唱咱院新变化》《天使的苦与乐》《百年老院》《情系百姓》《老两口产房送饭》7首,讴歌了对病人细致周到服务的“白衣天使”护士和技术精湛的医生;此外,还有歌颂电视台的,如《悠悠白云情》《济宁电视台二十周年》《农科频道是咱家》《永记民生》《咱都去》5首。

⑧对传统书目或其他曲艺、民间和神话故事的整理与改编。有《梁祝下山》《吃年糕》《姜子牙卖面》《樊迟学礼》《鞭挞芦花》《犟疙瘩搬家》,共6首。其中《梁祝下山》和《吃年糕》是对山东琴书的传统曲目的改编,《鞭挞芦花》是对传统单弦的改编,《犟疙瘩搬家》是对河南坠子的改编,《樊迟学礼》则是对民间故事的改编创作。

刘世福讲究说新唱新,关注时事,关注生活,虽然仅有初中文化水平,却能见什么唱什么,作品数量如此之多、创作范围如此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三)刘世福琴书创作风格特点及创作理念

自清末职业说书以来,山东琴书就形成了以【凤阳歌】和【垛子板】为主曲的唱腔,经历了300年的流传变迁后,已经基本形成了固定的曲调模式和表演形式。刘世福认为,一个作品能否让观众喜闻乐见,关键在于它题材内容的思想性和趣味性,所以,在创作上他把重点放在了故事内容的编写上,唱腔曲牌则较多沿袭了传统唱法。作为一位由“农民曲艺家”转型而来的“国家专业演员”,刘世福身上既有农民的淳朴又不失大家风范,在创作中,他一方面紧贴农村生活,一方面紧跟国家政策,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纵观他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创作理念及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贴近生活,体现乡土性

刘世福讲究说新唱新,他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繁荣山东琴书的发展事业、壮大曲艺爱好者的队伍,而要创新就必须立足现实、贴近生活。凡听过刘世福演唱的人都知道他的琴书以“土”成名,用的是生活中的语言,讲的是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不需要咬文嚼字,也不需要渊博的知识,从妙龄孩童到老态龙钟无不为之动容。他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诉说着农民的心声和人间真情冷暖,通过真实的生活折射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批判丑恶,诠释美好,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如《苦乐娘亲》提倡孝道的主题与中国的传统美德思想不谋而合;《爱心催开和谐花》表现的是由于爱贪小便宜偷电欠费而弄巧成拙摔伤母亲的马大哥,在供电局的感化下改过自新;《说说咱百姓心里话》赞颂的是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老百姓生活环境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谁不说俺家乡好》体现的是新农村建设等,深受各阶层群众的欢迎。作为一种语言的艺术,贴近生活的题材内容势必要以生活化的语言为基础,在创作中,刘世福善于从“庄户话”中提炼精华,运用民间俗语、谚语、俚语、歇后语等进行插科打诨,既通俗易懂又具有幽默诙谐的喜剧色彩。如:

①吃饱撑的,没事找事,吹着薄( )土找裂纹。

②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狠喽!(www.xing528.com)

③嘘瓜子磕出个臭虫来—啥仁(人)都有。

④戴着眼镜补锅—故意找碴。

⑤吃饼卷木炭—黑心啦!

再如《会亲家》:

穿着小袄补丁不少,穿着小裤漏着腿肚;穿着小鞋脚露半截,穿着小袜露着脚丫;脸上不是泥就是汗,站那里三天都没谁看。

类似这种言简意赅、短小精悍,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俗语等在刘世福的作品里可谓不胜枚举,为作品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看似平淡无奇的庄户大白话,不仅生动活泼,还具有鲜明的性格色彩,老百姓一听就懂。刘世福强调,作为一种草根艺术,山东琴书的创作必须深入生活、贴近民生,要以平民的视角去诉说百姓的意愿才能赢得百姓的喜爱。

2.注重包袱儿,讲究趣味性

在山东琴书的表演和创作上,刘世福非常注重包袱儿的运用。尤其是在一些情节曲折或是喜剧性唱段中,包袱儿是必不可少的创作手法。一个作品如果只有情节而没有包袱儿就不会调动观众的兴趣,而情节的构成又必须通过幽默诙谐的语言,因此,在刘世福的创作中,喜剧性的故事情节和幽默诙谐的语言是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巧妙的比喻、夸张的想象、贴切的韵辙耐人寻味,几个字、几句话就能形成一串包袱儿,这些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处处洋溢着农民质朴、乐观的性格,雅俗共赏。此外,他还注重垛句、叠句和贯口的运用以增强艺术感染力。如《会计贾秀才》中循环往复的叠句渲染了强烈的感情效果,也证明了刘世福的幽默方式无论嫁接到哪种题材都能完美地展现出来。

3.寓教于乐,注重启发性

刘世福特别注重曲艺的教化作用,他主张艺术作品在让观众获得愉悦和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教化,一个故事讲完了并不只是为了博得观众哈哈一笑,最起码要有一个教育意义。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观众感悟生活,认知真、善、美,说笑中传递着为人处事的原则,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如《会计贾秀才》中,借贾秀怀造假一事,警示大家在工作中应当以身作则、遵守法律法规,不要知法犯法。在结尾中,刘世福还进一步强化主题,呼吁大家“要想发财走正道,决不要违反乱纪想歪财,做一个不做假账、不出假数的好财会”。

4.紧跟政策,彰显时代性

从“农民曲艺家”到“国家专业演员”,从集市、庙会到大剧场和大舞台,命运的转折让刘世福深深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也意识到了政府对文化艺术命运的主导作用,所以他认为紧跟党的政策也是山东琴书必然的生存法则之一。他的作品中无时无刻不反映着国家政策的改良、生活水平的提高、家乡环境的改善、公民素质的提升等诸多现实问题,积极宣扬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汶川地震、抗击非典、神舟七号成功升天、奥运会胜利召开等也都成为刘世福的创作素材。刘世福讲:“不跟着党的政策走根本不行,就像做生意一样,你光有货,卖不出去也白搭。”如,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醉酒驾驶规定为犯罪行为,刘世福就抓住时机创作了《忏悔》,通过活生生的故事来宣传酒后驾车的危害,呼吁大众遵守法律法规,宣传“喝酒不驾车,驾车不喝酒”的道理。再如《计划生育好处多》提倡优生优育、男女平等新思想,批判农村中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八荣八耻树新风,中区公安唱不完》歌颂了在“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影响下,济宁中区公安干警以身作则、廉洁自律,作品主题明确,发人深思。刘世福本人也在无意识中担当起了政府政策方针宣传员的角色。

(四)刘世福的琴书表演特征

山东琴书之所以会产生三个不同流派,除了地域因素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唱腔和表演风格的不同。相对北路来说,南路琴书更注重表演,无论是早期的“茹派”“李派”,还是当今备受全国曲艺界关注的文化名人刘世福,在表演上都反对正襟危坐,注重对人物的细致刻画与表现。通过不断的演出实践和探索,刘世福在继承传统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又向姊妹艺术汲取营养,根据不同的题材内容和人物性格,成功塑造了婆婆、公公、媳妇、农民、工人等各种人物形象。他的表演诙谐幽默、粗犷豪放,既富有浓厚的乡土味又具有浓重的喜剧色彩。

1.自然淳朴的乡音土语

闻声知地域,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最具有地方韵味,凝聚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方言,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虽然他如今已身为国家专业演员,但农民的本性在刘世福的骨子里依然根深蒂固,他的琴书表演也曾一度被人评为“土得掉渣”,而这种乡土气息则主要体现在他的语言上。根据语调的不同,山东省大致分为鲁西南、鲁北和胶东三个方言片,刘世福演唱的南路琴书则属于鲁西南方言片的范围。

2.半说半唱的唱腔艺术

不同于大鼓书的“白是骨头唱是肉”,山东琴书历来都是以唱为主、兼有说白,而刘世福的南路琴书胜人一筹的却是将说与唱有机融合,乐句开头等同于说,后面拐点腔弯儿,形成了一种“先说后唱,半说半唱”的唱腔风格,音乐与语言融为一体,听上去较为口语化。他咬字遒劲有力,节奏较快,还注重喷口音的运用,自然淳朴的声音中蕴含着粗犷豪放的特点。

3.夸张传神的表情动作

在山东琴书的表演中,刘世福讲究神似与形似的统一,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把书中各行各业“死”的角色赋予“活”的形象。不像戏剧和戏曲那样有固定的演员表演固定的角色,有一定的舞台布景和道具,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山东琴书“一人多角、动作虚拟”的表演特点对演员的要求是极高的。既要熟练掌握唱腔和乐器,又要生动表现书中各种人物角色,做到随时进入和跳出,一颦一笑打动人心,一言一语化虚为实。刘世福强调真正的表演应当与书中人物成为一体,要心中有戏,假戏真做。

在表演中,他善于从生活中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并精心设计到作品的表演中,运用生动夸张的面部表情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譬如,他在表现老年妇女的“哭”上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表演笑时,刘世福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如《吃年糕》中,在唱到“新媳妇光看锅里的热年糕”时,双眼眯成一条缝,嘴角微微上扬偷笑,下颚微收,还时不时地斜眼偷瞄上几眼,充分表现了儿媳妇内心紧张、矛盾的滑稽神情。唱到热年糕把老头的胡子给粘掉了时,他右手捂住腮部,眼睛瞪大,极为夸张风趣的动作和滑稽的神态惹得观众哈哈大笑,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刘世福的琴书表演既夸张生动又形象逼真,把原本闭目端庄的山东琴书表演得诙谐幽默、趣味丛生,粗犷豪放但不失韵味。

4.呼应对比的乐器伴奏

与大多数曲艺一样,山东琴书是演员自操乐器、边唱边奏的艺术形式,伴奏乐器因此成为演员协助表演的重要工具。当人物情绪变化时可以借伴奏节奏的快慢和音调的高低来调节气氛,增加音乐的感染力。在乐器伴奏上,以刘世福为代表的南路琴书主要采用“接腔伴奏”的方法,即由前奏引出唱腔,演员演唱时除了扬琴有时伴随打节奏之外,其他乐器均不伴奏,在唱完一句或句读时乐器接腔走过门,也有人称为“接尾伴奏”,讲究乐器演奏与演员演唱的呼应对比。历代琴书艺人在提到伴奏乐器的功能时都会说到“接腔送韵”,在言已尽而意未穷时,伴奏乐器则将演唱的情绪和韵味延续下去,同时为下一句唱腔的情绪、节奏或曲牌的转换起到过渡和铺垫作用。

演员演唱时乐器不伴奏,每句唱腔之后乐器接腔伴奏紧密相随,交相呼应,情绪饱满。有时句读之后的接腔还能起到帮腔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