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琴书的萌芽
山东琴书萌芽于清朝雍正年间的曹州一带,其出现与当时鲁西南地区盛行的俗曲小唱密切相关。《山东曲艺史》中指出:“山东地区的俗曲小唱,清代初叶,明显表现出明代小唱盛行的延续性,并有突出的发展。其分布情况是以贯通山东南北的大运河为经,东西两翼为纬,得到广泛流布发展。东面一翼,顺治康熙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说唱艺术形式—俚曲;西面一翼,则以曹州府的曹县、菏泽、郓城等县为重点,产生了新曲种‘小曲子’,后来演变为‘唱扬琴’,成为山东琴书的前身。”
“小曲子”为山东琴书的初成状态,最初是一种供民众自娱的俗曲联唱艺术。这种艺术的表演者起初多为精通音律的文士名流,其抚琴抓筝、连缀曲牌、自编词曲,所产生的艺术形式雅称“琴筝清曲”。山东琴书老艺人陈乃端保存的《儒门传清宗谱歌》中记载,雍正十三年(1735年),“琴筝清曲”已有头辈师爷王尚田出现。这则史料后来成为有关山东琴书的最早记录,从1735年推算至今山东琴书已有286年的历史。
“琴筝清曲”在文人雅士中出现后随即传授给当地乡民,很快成为乡民百姓闲余之时自娱性的“庄稼耍”,俗称“小曲子”,最早可追溯到乾隆年间。《曹县方志》有曹县为山东琴书主要发源地的记载。该县梁堤头村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曾出现小曲子名家梁启祥,便是有力证明。“小曲子”主要为地方乡民的娱乐形式,至咸同年间,已在鲁西南农村呈极盛状态,形成了当地百姓每逢冬闲,便挖地窨子传习、春节期间演出“小曲子”的乡风民俗,至清代末年,此项艺术已是名家辈出。自乾隆末年至清末,较著名的“小曲子”演唱家除梁启祥外,还有咸同年间曹县的袁卓然、郓城的刘道有,光绪年间曹县的苗金福、郓城的刘老继和陈怀教等人。当时民间自娱团体业已形成,有较大影响的如清末曹县的三里庙小曲子班,古营集的苗金福扬琴班等。
值得注意的是,“琴筝清曲”与“小曲子”虽同出一辙,但艺术形态上后者要更加成熟。如琴筝清曲偏雅,小曲子偏俗,在艺术风格上后者更加便于流传;“小曲子”后用扬琴(亦称蝴蝶琴)代替了琴筝清曲中的古琴,出现了山东琴书标志性的伴奏乐器。无论是在艺术风格还是在艺术形式上,“小曲子”都更接近后来的琴书艺术。但“小曲子”与“琴筝清曲”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例如:唱词重文采,强调音乐性和抒情性;表演讲排场,强调多人多角、分角演唱;音乐结构采用曲牌连缀体,加上所用曲牌众多,艺术表达欠缺灵活性。由于种种艺术“弊端”,“小曲子”代表性的书目并不丰富,著名的像长篇书《白蛇传》、中篇书《秋江》,以及短篇书《鞭扫洛阳》《溺桥挑袍》等。其虽比“琴筝清曲”更胜一筹,但只能算是山东琴书的萌芽状态。
(二)山东琴书的形成(www.xing528.com)
“小曲子”仅为地方乡民的自娱性演唱,清代末叶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其开始向职业性说唱转变,衍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唱扬琴”。光绪年间鲁西南灾荒连年,曹县的苗金福、郓城的刘老继、金乡的李凤兴等一批“小曲子”技艺较高者迫于生计,渐由业余玩局变为搭地说书的职业演出,开始出现“唱扬琴”“打扬琴”等称谓。“唱扬琴”是“小曲子”的进一步发展,其艺术功能由“业余玩局”变为“撂地说书”,从“娱己”转为“娱人”,促使“小曲子”的艺术形态发生根本变化。首先为了吸引观众,艺人们创编移植了大批适于表演的中篇书目,如《王天保下苏州》《空棺计》《绣鞋记》《皮记》《梁祝姻缘记》《草帽记》等,这些作品减弱了“小曲子”音乐原有的抒情性,增强了叙事性,突出了说唱的特点;其次为了便于说书唱曲,“小曲子”的音乐结构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以【凤阳歌】【垛子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同时运用穿插其他曲牌,奠定了山东琴书音乐综合体结构的基础;最后为了增加收入、减少开支,“小曲子”的演出形式发生变化。由多人“分角演唱”衍变为“一人多角”的单档或双档表演,主要演员自敲扬琴、拍板而唱,同时注重艺术表演,改变过去“闭目端坐”式的表演方式,出现了“站唱”和“表演唱”,因此得名“唱扬琴”。可以说,山东琴书由业余演唱的“小曲子”提升为职业说书的“唱扬琴”,其以唱为主,说、表、做并重的艺术特色才真正形成,由简单的俗曲联唱衍变成丰富的说唱艺术。“唱扬琴”的出现,标志着山东琴书的真正形成。其在流传发展中,又产生了“文明扬琴”“坐腔扬琴”“山东洋琴”“山东琴书”等多种称谓,并孕育出南、东、北三路唱腔流派。
南路琴书形成最早。清光绪二十年前后,“唱扬琴”由鲁西南农村,进入了水旱码头重镇济宁。一时间,贺金城、张建亭、殷田昌、茹兴礼、李凤兴等名家汇集于运河边土山杂把地。艺人们撂地说书,相互竞争,致使“唱扬琴”风靡一时,形成了以济宁为中心的“扬琴窝”,萌生出最早的“南路”琴书。其后来又辐射到整个鲁西南和中南地区,影响较大的艺术流派有李凤兴、李若光、李若亮父子三人创立的“李派”及茹兴礼创立的“茹派”。代表曲目为《水漫金山》《空棺记》《三上寿》《小寡妇上坟》《倒休》等。
东路琴书继南路之后出现。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青州府广饶县四平调艺人商秀岭在济宁、兖州先后结识了扬琴名家殷田昌、张鹤鸣,习唱【凤阳歌】【垛子板】及其他曲牌,同时得到一批中篇书目,回乡后改唱琴书。商秀岭为“东路”琴书的奠基人,其将南路琴书的主要曲牌与原唱【四平调】加以糅合创制新腔,并在故乡广饶广授弟子,形成了山东琴书“东路”一派。在商秀岭的众多弟子中以商业兴最为著名,其与妻子关云霞,开创了东路琴书著名的“商派”艺术,影响后来扩至鲁东北和胶东地区。代表曲目有《鸿弯禧》《小姑贤》《梁祝五更》《三打四劝》等。
北路琴书出现于民国时期,其创始人为邓九如。民国七年(1918年)南路琴书艺人邓九如来济南演出,为适应济南观众要求,其将南路琴书的鲁西南方言改为济南话演唱;并糅合“南路”“东路”【凤阳歌】的基本唱法,吸收京剧、西河大鼓等音乐元素独创新腔,形成北路琴书著名的“邓派”艺术。北路琴书的流行地区即其发源地—济南,其后来在天津、大连等地也形成一定的影响,代表曲目有《洞宾戏牡丹》《梁祝下山》《打黄狼》等。
至北路琴书的出现,山东琴书三大唱腔流派业已形成,奠定了其在现代发展、兴盛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