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1 模式
“模式”一词涉及面较广,“模式”原本源于“模型”一词,本来的意思是用实物做模的方法,在我国的《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事物的标准样式”。《说文解字》:“模法也”,即指“方法”。《辞源》对“模”有3种解释:一是模型、规范,二是模范、范式,三是模仿、效仿;《辞海》对“模”的解释为:一是制造器物的模型,二是模范、榜样,三是仿效、效法;从字面上看,“式”有样式、形式的意思,所以,“模式”即是包含了事物的内容和形式。《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则把“模式”解释为是变量或假设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系统阐述。现在大多数人认为:“模式”即是解决一类问题方法论的总称,把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到理论的高度,即成了模式。
学者查有梁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对“模式”发表了他的看法:“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操作与科学思维方法。它是为解决特定的问题,在一定的抽象、简化、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的某种本质特性。它是作为中介,从而更好地认识和改造原型、构建型客体的一种科学方法。从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可以提出各种模式,模式一经被证实,即有可能形成理论;也可以从理论出发,经类比、演绎、分析,提出各种模式,从而促进实践发展。模式是客观实物的相似模拟(实物模型),是真实世界的抽象描写(数学模式),是思想观念的形象显示(图像模式和语义模式)。在他的解释中,“模式”不仅是模型、模范等的意思,更有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法论,不仅是一种规范,让别人效仿,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当前,对“模式”的研究越来越多,各个领域和各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分别以自己的研究对象为背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模式”,对“模式”的原理、范围,如何建立“模式”、选择“模式”、应用“模式”都有一系列系统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了“模式论”研究,而站在“模式论”的高度,正好吻合查有梁先生对“模式”的解读,人类在解决某一问题的过程中,首先是通过分析研究从而提出问题,再利用系列理论基础,总结概括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通过对实例的论证,得出解决问题的一套系统方法,形成稳定的结构模式。
4.3.1.2 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的含义
国外专家乔伊斯等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教学,选择合理教材,让教学者有步骤完成教学活动的模型和计划。并进一步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习者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因为在此,他们不仅获取了知识,更掌握了整个学习的过程。国内学者何克抗等人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其实,还有很多教学模式的定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总之,教学模式就是教学者在一定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采取各种方法和策略将教学的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使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享受到知识的理论教学框架结构,并且其他教学者也可运用此教学结构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教学目标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学经验的系统性概括,它既可以是教学者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到的,也可以是进行理论探究之后提出假设,并经过教学实践的多次验证后得到的。
(2)教学模式的结构
作为现代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长期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每一位其实都有一套属于自我风格的教学方式,这可以说是他们自己个人的教学模式。一旦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就可以推广这种教学方式。
一般情况下,一个教学模式的形成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方案、实现条件、教学组织策略、教学效果评估等环节。
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思想即是教学者要具备教育教学的基本素养,能够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讲解并掌握学习者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整个模式都是围绕目标的实现而创建的。因此,准确把握并定位教学目标是形成合理教学模式的基本准则,是检测教学模式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什么结果最根本的要求。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准确而有意义,它的设定直接导致教学模式的操作和整个教学模式结构的定位。教学过程方案是为了使教学者更好地把握整个教学模式的开展,它是教学者教学和学习者学习的具体步骤,是整个教学的具体规定和说明。实现条件是指教学模式要产生作用,达到预定目的的各种条件之和。教学组织策略是指整个教学活动中,所有教学手段、方法、措施等的总和。教学效果的评估是指对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评判的标准和方法,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教学模式都应该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3)基于思维的教学模式的特性
对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有的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去分析,有的根据教学目标去研究,有的把重点放在教学手段上,有的根据教学组织策略,有的从课程的性质去把握,有的根据时代意义去设计和研究,在教学模式的研究上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多样化,但是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www.xing528.com)
一是独立性。思维是属于人类特有的活动。以思维的方式创建教学模式,具有独立的特性。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产生的,由人以思维的特性创建出的教学模式具备思维的特性,当然这里的独立不是指整个教学模式是独立的,而是指该教学模式是在人类思维的控制下建立的,因此,它会根据人们自身的调节呈现出它自己区别于其他教学模式的独立特点。
二是逻辑性。思维是具有逻辑的。人们在思考问题时是根据一定的规律来进行判断的。所以,该教学模式从提出问题到推理整个教学的过程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
三是灵活性。思维本身是灵活的。因此,以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根据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变化,及时地变换原来的模式结构,但又不会对整个结构的效果进行改变。它能使教学者和学习者根据自身的情况灵活地调节方案,但却又有方向上的指向性。
四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为教学者和学习者提供参考的。因此,在教学模式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策划人是能够理解、把握和使用的,并且还需要有一个相对稳定、明确的操作步骤,这也是思维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区别于教学理论的特性。
五是整体性。整个教学模式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理论和结构机制,而不是集中教学理论的杂合体,在使用时,必须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模式的框架结构,不能仅仅是模仿,如果使用者不仔细地揣摩和领会其中的精髓,那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能从形式上描摹罢了。
六是开放性。教学模式是由经验到总结,由总结到形成理论,由理论到运用,由不成熟到成熟逐渐完善和形成的。虽然教学模式是一种稳定的教学结构形式,但这并不表示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一成不变。时代在发展,教学模式也会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理念进行改变和发展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学者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新的方法,去丰富和完善教学结构模式。
(4)教学模式的功能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教学模式以简单明了的形式为我们表达出科学的思想和理论,以思维为核心培养的教学模式具备如下功能:
第一,掌握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功能。由于整个模式的构建是基于思维为中心建立的,因而在教学者实施该教学模式时,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过程已经将科学的思维方法传授给学习者了,学习者在其中不但接受了来自教学者的知识,同时还亲身领会了整个过程,享受了思维过程。
第二,推广优化作用。一旦整个教学框架变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那么该教学模式就是多个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切优秀教学成果的浓缩。当其他教学者使用该教学模式时又会添加进自己对教学模式的领悟成果,不断改进和推广教学模式的展开和延伸。
第三,诊断预测作用。当教学者在实施教学活动时,打算和将要采取某种教学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先预定教学目标是否能实现。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策略,教学者会预先对整个教学情况进行诊断:“譬如,这样教学的结果能否实现教学目标,这样实施的教学过程是否恰当,等等”。例如,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学模式是:“感知、记忆、理解、判断”,赫尔巴赫的教学模式是:“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等。其实在教学者开展教学活动时都已经明确了整个教学过程要实现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大致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第四,系统进化功能。教学模式除了要求教学者完成对学习者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传递之外,还有一点是教学者自身检测的功能。教学模式是从“实践—经验—实践—理论”或者“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这其中前者是经验工作者在具备一定实践的基础上拥有了某种经验,再推广到实践中运用,再形成方法论的理论模式供其他人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后者是教学工作者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先摸索方法形成框架,再用于实践中论证,发现结果和预期一样再形成理论框架供其他人学习的过程。所以当教学者在使用或者借鉴他人的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是在改进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系统优化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